APP下载

提升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效能的策略

2022-06-18和兆书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三年级效能小学

和兆书

摘要:对于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题的教学效能,前人已经做出了非常多的研究,也也提出了很多非常有意义的教育意见。此时,针对小学三年级这一数学教育阶段,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做出数学课堂之中的课程导入、情境设计以及合作互动方面的探究,由此总结出一条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之路。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数学;效能

前言

就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而言,依然存在教育过程不够活跃、情境不够生动以及互动不够充分,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些诱因,因而如何促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之中寻找到自我、提升自我的良好学习能力,都是教师应该思考到的问题。此时,针对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提升数学课堂内的教学效能,将做出如下的分析与探究。

一、懂得把握课堂导入的时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的课前导入工作十分重要,只有一开始就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让他们迅速知道自己要学习什么内容、开展怎样的数学课程知识研究,都有利于促使学生真正寻找到合适的数学学习道路。其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做好相关的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前导入工作,教师需要针对数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声音及动画影像等教学素材,而后则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直观地呈现上述素材,并逐渐导入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初步感知课程内容。在做好这些教学导入准备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趣味的数学知识问答,向学生抛出学习问题,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从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初,尽可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以小学三年级数学之中的“分米的认识”内容为例,开展课程教学之前,就要把握好教育内容的导入时机,学会利用生动形象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使其可以尽快集中到数学课堂之内。此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去展现1分米的长度概念。比如,向学生展现各种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实物,好比桌子、黑板、课本等,并结合文具尺子,引导学生看一看其中的刻度,并指出从0刻度到10这一区间之内的长度就是1分米的长度概念,由此让学生认清1分米到底有多长,进而知道多媒体教学设备之中展现出来的实物应该如何用分米进行表示,最终构建起知识之间的联系。此时,学生就可以根据形象生动的图片以及尺子这一实物,展开关于1分米的探究,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数学课堂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1分米的长度概念,并由不同的实物来锻炼学生对分米这一长度概念的利用[1]。

二、以有趣的问题来营造数学学习与探索情境氛围

一个针对性的数学课程问题都是指导学生更好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且也要注意问题之中的一个趣味性,使得学生根据这一趣味问题,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不断展开学习和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此时,教师依然可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数学问题,并营造相关的教学情境来引出问题,使得学生学会从生活之中寻找到数学知识的联系。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水平等方面,去合理设计探讨的问题,使得学生在一个适合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知识探究之中掌握数学知识原理。

以小学三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图形内容为例,教师先引入一张日常生活之中的图片,并要求学生寻找到图片之中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好比正方形、长方形,并由这些图形来探讨其结构特征。如正方形是四条边都一样长的图形,由图形的理解与认知的过程中,进一步引入关于平行四边形的结构认知问题,如出示一幅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并询问学生这一图片之中的图形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此时,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回答之后教师接着问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书本之内的平行四边形定义,向学生解释平行四边形的结构意义与特点,由此打开学生的图形结构认知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准备好一些实物素材内容,让学生拿着老师给出来的素材,如一些硬纸条,去模拟剪出一个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将各个边相交的点订起来,并拉一拉,去感受其中的变化。可见,在这样一个互动以及实践的教育情境之内,学生都是处于一个比较开放的学习情境氛围之中,有利于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热情,且他们的学习意识也是开放的,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引导学生之间展开数学课堂合作学习

学生之间开展合作,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互动能力的一次有效尝试,且适当的合作也能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学习想法,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此时,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的合作学习活动,以此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及水平,按照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的层次确定不同层次的合作学习目标。然后,将同一层次的学生归为一组,共同完成同一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给予学生充足自由的学习时间展开学习,并要求学生们记录合作学习的过程及心得体会。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展开组内的合作互评,互相分析组内成员的学习情况,以在相互分析之中,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继续以“平行四边形”结构特征探索为例,比如,基本目标是面向学习成绩一般、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将这部分学生归为一个层次,并展开分组合作学习,学习目标包括:让学生感受大量空间实物及模型,然后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征。中层目标主要对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理解能力尚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不仅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征,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特征判断现实生活之中的哪些物体属于这种图形。发展目标主要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为目标,引入课外的探讨案例,来强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结构特征的认知。在分好组和确定好分層目标之后,教师可以例举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物体,引导学生展开结构特征的学习,以此来打开学生的合作学习思路[2]。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就要懂得开发学生的智慧,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与探索时间,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学课堂之内,享受学习的乐趣,这样的数学课程才意义,因而文章也从这些方面来展开数学课程知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李雪.浅析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度的提升策略[J].读天下,2021,3(21):105-105.

[2]张玺元,冯瑰.提高小学三年级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2,5(47):35-35.A21E8D57-E478-4B4B-937C-2AF7B5912879

猜你喜欢

三年级效能小学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三年级英语对话课错例分析及评价作业探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