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厨房:七年级写作微课程探索与研究

2022-06-18滕雁

教育家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课程目标美食学会

滕雁

生活实践是写作的源头活水。“下厨房”这一实践方式内容丰富,易于操作,家长是实践指导师,劳动成果会给人带来满满的成就感,深受学生的喜欢。将其转换成课程资源,可以在帮助学生习得劳动技能的同时积累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夯实写作能力的基础。“下厨房”写作微课程的建构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学会做饭,更重要的是为写作提供一个载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也就是说课程肩负着辅助教材写作教学、解决学生写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这一重任。因此,课程的构建应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课程目标——解决什么写作问题;内容——借助什么材料来解决问题;策略——如何解决问题;评价——怎样判断问题是否已解决。

确定微课程目标

基于教材写作序列和学生实际需要

“下厨房”写作微课程是学校课堂教学的补充,所以课程目标的确定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了解课标及初中语文教材的写作要求,整体把握初中写作要求的同时了解每个单元写作要素之间的承接关系;二是了解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照教材写作目标,分析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补充、深化。

推敲教材,明确课程目标。《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指出,第四学段写作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为写作奠定基础。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可见,学会观察、写清事情、写出感受是写作教学的基础。

纵观统编教材七年级单元写作目标,笔者认为以“下厨房”为素材来达成写作训练的目标是合适的。“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学会记事”“思路要清晰”“如何突出中心”“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这些写作单元,目标指向: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家庭生活和校园生活,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追求条理清楚,培养关注、发现生活细节的习惯,在叙事中抓住细节,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能围绕中心选材,学会详略安排,注意材料真实、新颖。语言表达清楚、明白、准确,避免产生歧义,让学生通过写作实践、点评、修改,学会文从字顺地表达。

“下厨房”写作微课程就是以“下厨房”为抓手,让学生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学会认真、仔细、连续地观察,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把劳动的过程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体验,实现表达情感的总目标,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在合作交流中修改习作,提高写作水平。

调研学情,寻找课程起点。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就是建构微课程的起点。七年级学生的写作主要存在叙事表达无序、细节描述不清、缺乏真情实感等问题,其根源就是缺少真实生活体验。杜威提倡“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使知识的获得与生活中的活动联系起来,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学习,得到成长和发展。建构主义认为,只有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过程结合起来,学习效率才会更高。俗语说得好:“看一百遍,不如自己实实在在地做一遍。”写作也一样,只有让学习和生活实践有机融合,在体验中深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学会观察,学会写作。

构建微课程内容

基于日常下厨内容和学生能力特点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从日常下厨内容入手,并结合学生的能力特点,设计体系化、项目化课程。

导图征集,择优形成菜品资源库。课程实施主体是学生,因此要让学生亲自参与,接受家长指导,借助网络资源,学习做菜。要求每人选出三道自己最想做也有可能做好的菜,用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写出菜名、味道及所需食材,配上简图。笔者从中选择一些上榜率高的菜肴,进行汇总,形成课程内容资源库。

共性融入,有序建构写作微课程。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可以有梯度地融入下厨房活动,并结合写作目标设计项目活动和主题活动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写作微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分三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依托支架学观察”,重在观察练习,引导学生在学习烧菜的过程中依托支架有序观察、关注变化、关注细节,并在观察中及时记录所见所闻所感。课程内容为“学做虾仁炒二丁”和自选菜肴,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学生在习得观察方法的基础上开展项目化活动,通过小组合作制作“美食宝典”。第二个板块是“布局谋篇习方法”,是在前期下厨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记叙事情,在叙述中把自己印象深刻的部分写具体、生动,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学生要完成“精彩瞬间”片段练习和“记一次下厨”的写作,并在小组中交流、评价、修改。第三个板块“综合运用展风采”借助“美食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美食制作和写作大比拼。分小组讨论出荤素搭配的食谱,进行美食大比拼,同时每位学生还要从“准备食材”“制作美食”“分享美食”等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先后写两篇作文,以组为单位进行评比。最后撰写脚本,拍摄“美食节”纪录片微视频,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厨艺和迁移写作方法的平台,让“美食节”德育活动走向项目化,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制定实施策略

基于问题分层驱动和真实情境体验

转换策略。下厨房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写作。教师应把写作目标转化为与“下厨房”相关的生活问题。如学习红烧菜品时,就如何把握糖色的老嫩这一环节,出示煎糖时间短、適中、过长这三种状态下的菜品及火候,让学生分别观察后分享自己的发现。在具体问题的驱动下,学生有意识地去发现、思考,从而学会关注细节、捕捉变化。

思维可视化策略。在学生下厨房的过程中提供学习支架,让学生把思维的过程展示出来,教师把需要达成的目标融入支架,利用流程图、鱼骨图等形式引领学生学习的思维路径、结构、方法及策略,让学生沿着可视的思维过程逐步向目标挺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抓住关键,有目的地观察、记录,让写作探究与劳动技能的习得并驾齐驱。学生在体验中边做边学边记录,提取关键词句。教师则为学生自己查漏补缺、梳理观察方法、选材构思、布局谋篇提供帮助,同时,教师也可以明晰学生学习中的思维过程,掌握学情,从而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活动迁移策略。课程将写作目标融入“下厨房”项目化活动,引导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展开探究,习得观察、叙事的方法。如引领学生开展“制作美食宝典”的项目化学习,利用支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实践、有序观察、清晰记录、交流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成果:以海报的形式制作一份美食宝典,展示美食的制作食材、过程及成品等。利用项目撬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知识的迁移也就水到渠成了。

实现激励评价

依托活动展示和专题积分竞赛

“下厨房”写作的创作情境氛围浓厚,在家庭中,孩子能得到多人的关注和鼓励,从而保障课程的实施效果。此外,教师可采取活动展示和专题积分竞赛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形成性评价,促进写作目标的落实,保障课程目标的全面实现。

融入活动,秀厨艺展文采。这一微课程的评价分两个部分,一是对厨艺的评价,二是对写作目标达成度的评价。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秀场”,让学生晒出制作菜肴的视频和作文图片,并进行点评。从作品及学生的点评中,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写作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在后期活动中进行相应的改进。

开展竞赛,赚积分做达人。微课程开展以来的每一篇作文,教师都对其进行多元评价,每一项评价结果都可折算为具体分值,如对写作的整体评价、对精彩语句及创意的评价、对书写的评价,同时还要结合每一次具体的写作要求进行评价,以“赚得的积分”评出各项达人,以此促进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黄硕

猜你喜欢

课程目标美食学会
《计算方法》课程的“面向产出”评价改革实践
一种将课程目标关联到毕业要求的评估方法
学会分享
美食
高中数学《统计》浅析
美食都被玩坏了
学会分享
美食的诱惑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