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教育如何为“双减”赋能
2022-06-18于杏林王喜凤彭瑞敏
于杏林 王喜凤 彭瑞敏
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摆脱学校课程的边缘地位,被淡化、弱化的问题逐渐改善,课程活动不断增加,教学场地有所延伸,在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团结意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然而,学校劳动教育在课程创新、方式变革、专业师资、创新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同时,在科技发展、产业变革背景下,新的劳动形态不断涌现,劳动课程内容也必须做出相应变革。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劳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减负提质的重要内容再次引发关注。本次论坛邀请一线教育工作者、教育专家对“双减”之下的劳动教育进行深入探讨。
夏健君: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育才学校坚持“以体育人、以体促全”的办学理念,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探索出“劳动+思政”的劳动育人模式,推动劳动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创新。
完善课程体系,劳动精神入脑入心
学校立足劳动教育总目标,结合学校特色,建构了“一体、两阶、三維、四位、五融”校本特色课程体系,即确立劳动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研发兼顾劳动能力和思维进阶的劳动学科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推动课程分层设计、学科渗透与表现性评价机制三个维度的建设,将劳动课程作业贯穿于学校、家庭、社会、基地四种场景,打造“劳动+思政”“劳动+体育”“劳动+智育”“劳动+美育”“劳动+创新”五大课程融合体系。
拓宽实践场域,夯实劳动教育基础
学校充分提高每一寸园地的利用价值,把单一的实践功能室转化为多元的综合功能室,改造、新建校内劳动实践场所,扩大校内实践场地、深化劳动课程建设、形成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机制,开拓教育资源、拓宽育人场域、拓建实践基地、拓宽经费渠道、拓展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和人才引进。
细化教育目标,分层提高劳动素养
低年段学生主要学习基本劳动技能。中年段要培养劳动意识,并将劳动教育与多学科知识相结合。高年段学生是劳动课程的设计者与参与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劳动项目的策划、分工、实践、汇报等工作,成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
尤竹青:湖北省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晴川实验小学聚焦学生劳动素养,构建“一二三四五”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核”引领。学校以劳动素养为核心,明确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四维核心目标,即劳动素养的基础是劳动能力,重心是劳动观念,中心是劳动精神,关键是劳动习惯和品质。
“双向”连接。学校遵循育人规律,形成了低中高三个年段的纵向连接和全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横向连接。一二年级以感知劳动为主,三四年级以劳动体验为主,五六年级以理解劳动、掌握技能为主。
“三园”协作。学校形成了“家园基础、校园主导、依托社园”的劳动教育格局。包括制定家务劳动清单,让家庭成为开展劳动教育最灵活、最便捷、最持续的阵地;与企业、工厂、社区和社会团体保持互动与合作,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方式。
“四轮”驱动。一是劳动课程开发驱动,形成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三级劳动课程体系;二是劳动课题研究驱动,着力推动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子课题的研究;三是校园劳动节日驱动,学生们在校园劳动节展示劳动成果;四是劳动素养评价驱动,学校与武汉教育云平台合作,定制“五育融合”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管理系统,推动多元评价。
“五育”融合。学校着力在劳动中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学校带领学生开垦一片荒地,将党史教育、理想信念与劳动教育相融合,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在体育活动中增加劳动元素,提高学生体质水平;提倡学生记录、表达劳动的美。
李佳琰:《尚书》有云:“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只有体会过劳动的艰辛,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和价值。基于此,四川天府新区元音中学进行劳动课程的浸润式建设、项目化实施、系统性评价,助推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
紧扣育人目标,科学构建课程。元音中学以“养成劳动习惯、涵养工匠精神、感受美好生活、培育使命担当”为劳动教育目标,将课程任务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之中,构建了日常劳动、公益劳动和创新劳动三大内容体系。其中,日常劳动分为家庭劳动、校内劳动、校外基地体验型劳动,公益劳动聚焦环保型公益劳动和服务型公益劳动,创新劳动包括技术改进型劳动和成果创造型劳动。
立足学生日常,优化实施路径。学校将校园劳动场景的挖掘作为劳动课程建设的重要部分,开发了教室清洁维护、校园花草养护、音乐厅后台保障等68个项目式劳动项目,并聘请学校水电工、保健医生等后勤员工担任“劳动荣誉教师”,真正做到劳动教育常态化。学校还精选了8个主题进行深度开发,以课题研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打破学科边界,解决身边问题。学校还举办了“元音最美劳动者”摄影大赛、“维修小能手”劳动技能大赛,以活动助推劳动品格的养成。
完善评价机制,跟踪目标达成。元音中学从劳动能力、劳动品格和劳动人格三个维度进行课程评价。其中劳动能力包括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劳动品格包括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劳动人格则是对责任担当和创新精神的评价。
廖茂:新时代、新阶段,要站在课程体系建设的高度思考劳动教育,因地制宜地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人和学校统筹规划,建立了“柚香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并依托此基地,构建了“1354”进阶式特色“柚美”劳动教育课程,可谓是“四亩柚园一片天,劳动精神入心来”。
“1”是每班在校园认养一棵柚子树,每个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后的第一个春天在家种植一棵柚子树,负责浇水、培土、除草、捉虫,观察柚子的生长规律,见证柚子树的成长,在参与中培养劳动观念、增强劳动精神。
“3”是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为依托的三位一体育人格局,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让整个社会成为孩子们劳动的地方,让劳动精神入脑入心。05A1C1FE-55B5-42A8-B5FC-900015809421
“5”是指“柚美”课程群五大子课程。一是栽培教育与技术实践课程,旨在培养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二是学科融合课程,带领学生从科学、语文、数学、生物等角度观察柚子的成长状态;三是柚子茶的制作和柚子食品烹饪课程,挖掘劳动价值;四是“飞针走线,柚皮有画”课程,以柚子为载体,让学生在制作柚皮画等手工作品的过程中提升劳动素养;五是柚子采摘和柚子文化节课程,从文化营造的角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4”是指“柚美”课程评价体系中的劳动态度、劳动参与、劳动体验、劳动成果四个维度,和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四种评价方式,其中既有过程性评价,又有阶段性评价,多角度激发学生热爱劳动、参与劳动的精神。
魏守栋:劳动教育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大关初中拓展教学场地,创新教学内容, 让劳动精神入脑入心。
发挥实践基地综合功能,推动五育融合
学校利用校内的蔬菜基地,让学生进行蔬菜、花木栽培活动,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内涵,突出五育的和谐发展,让学生亲身体会劳动的艰辛。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把劳动课堂搬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参与种植、管理等农事活动,在劳动中学习相关植物知识,了解农具的用法,掌握农作物的管理常识,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升劳动素养,培养劳动习惯。
学校遵循“感自然节律而立,蕴人文精神而丰”的理念,在劳动基地墙壁绘制农耕、节气等图画,开展春耕文化节、夏季采摘节、秋收采摘节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作物生长的奇妙,感受节气的变化,磨炼意志,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收获和成果
一是在共同劳动中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感情,让更多学生融入劳动学习生活;二是增强师生的满足感,让师生在除杂草、护幼苗的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劳动的辛苦,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更加珍惜劳动成果;三是增强合作意识、安全意识;四是培养优良品德,比如,敬老院义务劳动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五是拓展了劳动教育的新课程,构建了更为科学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雷明贵:山东省临沂半程中学立足区域发展特色与学校发展现状,探索劳动教育发展路径,为农村学生的成长寻找方向。
扎根劳动实践,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建构了“3976”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即基础性、创生性、职业性三大课程群,家政服务、校内岗位体验、社区服务等九类课程主题,以及各主题之下的76门具体课程。
完善课程实施体系,实现多维融通。学校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实践基地、企业、社会六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新样态;通过兴趣社团、职业启蒙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通过自主选课、固定开课、兴趣约课及劳动实践周,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创新课程评价体系。学校构建了“一册一袋两评三关注”评价体系,实现多元评价。其中,“一册”即劳动实践记录手册,“一袋”即动态生成的劳动课程档案袋,“两评”即评选“劳动达人”和“技能达人”,“三关注”即关注学生日常劳动行为、阶段性劳动素养和未来發展。
资源整合,优化资源设置。一是配齐配优劳动教育师资力量,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融通的“劳动教育师资体系”。二是整合劳动教育空间资源,校内与职业院校合作建设“劳动教育中心”,开设梅园、兰园、竹园等九大实践园区;校外开设微型综合性现代劳动教育实验基地,并联合本地七家单位,为学生提供职业实践机会。
同时,学校还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如何进行深度融合,二是劳动教育评价如何平衡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三是各学段劳动课程如何有机衔接。
董妍玲:作为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自立自强、创新创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着力构建新时代劳动育人模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磨炼意志,提升综合素质。
创新理念,构建劳动育人模式。学校遵循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进行融合,打造五育融合的劳动育人模式。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分认定体系和“五好学生”评定指标,引导学生在技能劳动中弘扬工匠精神,在劳动中增强体质,树立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审美观。
创新路径,搭建劳动育人平台。学校积极整合资源,建成占地总面积约600亩的长河基地、智汇农场、长江生态农业科技园等生产劳动平台,生活艺术楼、晒秋田园广场等生活劳动平台,国家级长河筑梦众创空间、省级问天筑梦星创天地等双创平台。此外,学校还开办电器维修等工匠型人才培养教改实验班20余个,设立助管、助研、助教等勤工助学岗位800余个,构建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覆盖面广的大学生劳动实践平台体系。
创新形式,打造劳动实践品牌。学校依托劳动实践平台,开展电器维修、园林绿化、中草药种植、果酒酿造等专业技能劳动,以果蔬采摘、插秧割稻等农事体验为特色的生产劳动,以“春鱼宴”“金秋宴”等烹饪体验为特色的生活劳动,以“长河杯”系列双创大赛、沙龙、路演等双创实践为特色的创造性劳动等,打造劳动实践系列活动品牌。
潘春波: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秉持“让视野更宽,与世界更近”的办学理念,致力于“让每个孩子经历一百个世界”,形成了“全景式劳育”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模式。
场域打造: “S+H劳动周”家校社联动
学校利用城市的“金角银边”(边角土地),建设了包括农耕园、百草园、果园、茶园、花园五大园区的“榉园劳动场”(“榉园”是学校别称),并构建“劳动+X育”课程。课程主题与目标随年段逐级加深,并以项目化、活动化的形式推进,让学生感受劳动的魅力。
学校打造校园与家庭劳动场,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构建“生活+”劳动课程。学校将每月的第一周周末作为“家庭劳动日”,依托家务劳动,结合“宽”教育哲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同步开展九年一贯的家务劳动课程。05A1C1FE-55B5-42A8-B5FC-900015809421
课程创生:承载劳动印记的“瓯外实践”推进行动
“发现课”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抓手,学校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劳动发现圈”,具体表现为:一个理念引领,即“发现课”的教育变革;两个场域融合,即家园与校园的大融合;三个内容分层,即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劳动教育的三维分层;四条创新路径,即创设校本课程、融合学科教学、更新评价体系、展示劳动成果。学校以此为基础,创生了《榉园草木》《<诗经>里的蔬趣》等课程,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生活。
综合评价:指向劳动素养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始终坚持课程评价目标引领,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即时评价。学校制定了《瓯海区外国语学校“发现劳动”课程实施指南》《瓯海区外国语学校“榉园宽评”劳动教育评价制度》等,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劳动素养评价系统。
潘智敏: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从“好学力行,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出发,构建了“六园联动,五育融合”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成为手中有活、脚下有地、脸上有笑的时代新人。
构建“六园联动”课程
学校构建了家园、校园、田园、社园、创园、艺园“六园联动”课程群。其中,校园劳动课程以日常劳动为主,让学生形成校园认同;田园劳动课程以农耕活动为主,让学生体验成长;创园劳动课程以科技创造劳动为主,培养学生的智慧创新特质;艺园劳动课程以审美艺术劳动为主,激发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家园劳动课程以家庭生活劳动为主,培养学生“我爱我家”的特质;社园劳动课程以社会公益劳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奉献意识。
打造劳动教育空间
学校将环境和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了“园”“带”“坊”“地”“馆”等21处校内劳动空间。“园”是指中草药种植园,“带”是指以二十四节气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景观带,“坊”是指创客学坊和行知科坊,“地”是指学生校内种植基地和科普研究基地,“馆”是指以参观和体验为主的劳动特色场馆。
设计多维劳动评价
一是将劳动教育评价与原有的学生评价制度整合,进行过程性评价。二是对“六園”劳动课程进行日常管理评价,将劳动课程的课堂表现、成果展示等计入学期评价。三是为劳动教育专设的价值认同评价,为学生量身制定“家庭小帮手”“田园小农夫”“作坊小工匠”等八个评价范畴,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05A1C1FE-55B5-42A8-B5FC-900015809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