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数学建模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6-18黄华王飞宋艳萍徐刚刚

高教学刊 2022年17期
关键词:以赛促学项目驱动数学建模

黄华 王飞 宋艳萍 徐刚刚

DOI:10.19980/j.CN23-1593/G4.2022.17.027

摘  要:针对数学建模课程教育教学,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创新课程教学理念,全要素改革课程教学,打造“高阶学习”课堂,探索构建以“项目驱动”为教法,以“以赛促学”为手段的“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最后,从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竞赛指导能力、学生数学应用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学科竞赛的成效等方面,分析“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效果。

关键词:数学建模;教学模式;项目驱动;以赛促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7-0108-04

Abstract: This paper aims at mathematical model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dhering to the "student-centered" talent training concept and the problem-oriented,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goal. At the same time, the study tak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follows the "Two Properties and one Degree " standard, innovates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cept, reforms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in all elements, and creates the " higher-order learning " classroom. The research finally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driven + competition promoting learning" teaching mode, which takes "project-driven" as teaching method and "competition promoting learning" as means. Final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project-driven + competition-promoting learning" teaching mode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the teaching and research level of the teaching team, the guidance ability of the competition,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application, and the effect of the discipline competition.

Keywords: mathematical modeling; teaching model; project-driven; competition-promoting learning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无处不在,无处不用数学。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数学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经济金融、人口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学应用技术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各学科、各领域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日益精确化、定量化和数字化,数学建模几乎覆盖了所有学科分支,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解决众多领域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数学建模是通过数学的方法和工具,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依据其内在规律,作出一些必要的简化假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框架和结构。它既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重要桥梁,也是连接学习与研究的重要桥梁,而数学建模在应用数学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最为关键,也最具挑战。

20世纪80年代初,数学建模进入学校课堂,经过多年的发展,伴随着数学建模竞赛这项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对教育教学改革、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带来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毫无疑问,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基本科学素养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也是科技创新教育主题应有之义。

现今,数学建模教育已然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与此同时,中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正召唤我国的数学建模教育必须有进一步的蓬勃發展。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向“四新”建设,从数学建模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出发,围绕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分析数学建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痛点”,提出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路,并探索和实践以“项目驱动”为教法、以“以赛促学”为手段的“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切实加强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数学建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痛点”

(一)数学建模课程教学目标

数学建模课程是集经典数学、现代数学和实际问题于一体,是21世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面向理工科专业开设的一门选修课。

通过数学建模课程学习,学生了解从现实世界到数学模型,了解数学模型的特点,掌握数学建模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和基本类型,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步骤,并且能熟练运用现代数学软件编程实现模型的求解和分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现代数学软件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洞察力、逻辑推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修养和素质,引导及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增强团结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二)数学建模课程教学面临的“痛点”

多年来,在数学建模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一些“痛点”问题。

第一,如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高校数学类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定义多,理论抽象,逻辑严密,系统复杂,学生往往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缺乏系统的数学思维、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坚实的创新精神,比较难以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偏弱。

第二,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迁移能力。教学过程中,完全依托经典教材,以教师为主导、重知识、轻应用的传统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缺少交互式学习,缺乏思维自由度,并且采用单一的考试方式,导致学生“读死书”,成为“考试型学霸”,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却较差。

基于上述“痛点”,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围绕本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与探索,逐步推进课程建设。诸如,组建数学建模教学团队,尝试模块化教学,由教学团队分模块承担教学任务;成立数学建模协会,并立足协会构建培训体系,组织校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选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融合在线优质教学资源,开展课堂翻转教学,并将学科竞赛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逐步探索以“项目驱动”为教法,以“以赛促学”为手段的“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二、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一)创新理念与思路

我们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新教育,全面发展。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数学建模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创新教学理念,实施“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全要素教学改革,打造“高阶学习”课堂。

在教学模式方面,从传统课堂教学重“知识”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混合式教学、“知识+思维+能力”并重的“以学为中心”;在教学方式方面,从“灌输式”转变为探究式、分组讨论式、问题驱动式、个性化培养;在课程考核评价方面,从“期末考核评价”向“全过程评价”转变;在教师角色方面,从“知识传播者”向“激发引导者”转变;在学生行为方面,从被动学习、“考试型学霸”向主动学习、“应用创新型学霸”转变。

(二)创新方法与途径

对数学建模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理念,创新课程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全要素教学改革,打造“高阶学习”课堂。

一是改革教学模式。以强化课程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指引,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遵循“两性一度”标准,实施“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考核评价”全要素教学改革,以“项目驱动”为教法,以“以赛促学”为手段,打造“高阶学习”课堂,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思路,构建“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

二是改革课程内容。紧扣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新时代需要“新”人才的要求,重构教学体系,重塑教学内容,以教材的经典模型和范例为主线,增加实验教学、数学建模竞赛真题和学科前沿案例,打造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课程内容。

三是改革教學方法。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现代数学软件,将教学方式从“灌输式”向探究式、研究性转变,多轨并行教学,以班为单元,采用启发式、问题驱动式、案例式教学实施课堂讲授,依托清华大学“数学模型”国家精品课程等在线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在线自主学习案例精讲、拓展阅读资源和竞赛真题讲评,以小组为单元,以项目、学科竞赛为载体,开展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完成项目并交流汇报,实施以讲代学、实践中学、竞争中学、竞赛促学。

四是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程学业评价方式,以项目实践论文形式考核学习效果。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平时考勤和基础项目建模作业构成,基础项目建模作业由学生个人独立完成,主要考查学生的建模基础能力;期末成绩由综合项目实践论文、小组汇报和组间互评构成,期末考核主要以项目、学科竞赛为载体,分组完成项目实践论文,并进行小组汇报和组间互评,主要考查学生的建模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为了鼓励和吸纳更多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可将课程评价与学科竞赛相结合,若学生参赛获校赛一等奖者,成绩可直接按优秀认定,并遴选组队参加全国赛。

三、基于“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随着数学建模课程建设的深入推进,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本课程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和同行评价满意度高

近几年来,学生通过学校教务管理系统进行课程评价,从总体来看,学生对数学建模课程反馈较好,教学满意度高,教学团队的学生评教加权平均分在92以上(满分100分)。从学校同行专家和教学督导评教评学结果看,一致认为,本课程的教学手段比较丰富,学生教学互动参与度高,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从教学团队的自我评价看,普遍认为,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综合能力提高了。

(二)数学建模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水平、竞赛指导水平明显提升

依托数学建模课程教学和学科竞赛,培养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精干的教学团队和竞赛指导团队,且教科研水平和竞赛指导水平得以明显提升。2019年以来,主持和参与教研教改项目近10项,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数十余篇,国家级、自治区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数十篇,3人次获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管理者、优秀组织工作者、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三)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人数逐年上升,竞赛成绩提高明显

2019年以来,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学科竞赛的校赛和国赛人数相比以前大幅增长,仅数学专业学生3年累计参加国赛200余人,且竞赛成绩明显提高,共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自治区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校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3项。

(四)学生的数学应用实践与创新能力、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2019年以来,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在校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积极性明显提高,主持和参与大学生创新项目20余项,累计发表30余篇科研论文,运用相关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实践能力、自主探索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2019年以来,420余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生论文中应用研究型选题占90%以上,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五)教学创新理念和方法推广应用于大学数学教

学,成效显著

在大学数学课程中,推广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创新理念和方法,积极改变“重知识、轻应用”的观念,注重培养核心素养,并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采用探究式、案例式、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大学数学的兴趣,积极推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新疆农业大学的大学数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2019年以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人数400余人,获全国一等奖8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18人。2020年,新疆农业大学非数学组1人首次进入全国决赛并取得决赛三等奖。

四、结束语

面向高校数学建模课程,结合其教学实际,深入剖析教学改革过程中的“痛点”,并紧紧围绕“痛点”,紧扣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对标“两性一度”标准,创新课程教学理念,探索和实践以“项目驱动”为教法,以“以赛促学”为手段的“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最后,结合本校近几年的实践情况,总结基于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及推广应用效果。教育教学,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教学团队将立足数学建模课程,持续构建课程资源库,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实践,优化评价模式,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上持续用力。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谢金星.数学建模课程三十年:回顾与思考[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12,1(1):48-52.

[3]李大潜.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数学类主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6(1):9-11.

[4]李大潜.数学建模是开启数学大门的金钥匙[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20,9(1):1-8.

[5]姬梁飞.数学建模素养的内蕴隐喻、建构策略及研究展望[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20,9(4):116-122.

[6]花强,董春茹,张峰.数学建模——科学培养数学思维的关键[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18,7(2):55-58+84.

[7]张平文.数学建模进入课堂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潮流[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6):6-7.

[8]王振波,谢金星.数学建模竞赛的发展与数学建模教师的作用[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16,5(4):8-13.

[9]张桦.探析数学建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14):116-117.

[10]洪宝剑.数学建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8(12):35-37.

[11]李大潜.从数学建模到问题驱动的应用数学[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14,3(3):1-9.

[12]夏琰.高职“项目驱动+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12):100-101.

[13]杨国栋.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1):146-147.

[14]黄培鸿.大学生数学建模教学策略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7):53-54.

[15]宋苏罗,王国欣.基于数学建模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8,29(12):110-113.

[16]李宏,韓邦合,杨有龙.智能教育背景下工科院校数学建模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20,9(3):47-52.

[17]颜世瑜.对高校数学建模教学模式的分析与解读[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28(6):134-136.

[18]郑兰,肖文平.基于问题驱动的数学建模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101-104.

[19]周优军.参与式教学在高职高专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柳州师专学报,2014,29(2):101-103+93.

[20]彭临平.基于数学建模活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J].高教学刊,2015(18):69-70.

[21]邓寿年.工科院校数学建模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技纵横,2015(2):201-201.

[22]高秀娟,王晓敏.高校转型背景下数学建模课程的教与学[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7,26(1):87-88+114.

[23]王范,李波,徐章韬.数学建模视角下的教育量化研究[J].数学建模及其应用,2020,9(1):72-78.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双万计划’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研究与实践”(PT-2021012);新疆农业大学教研教改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大学数学‘金课’建设路径研究与探索”(2021ZHGG07)

作者简介:黄华(1981-),男,土家族,重庆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模糊数学与智能计算。

猜你喜欢

以赛促学项目驱动数学建模
敢拼才会赢
依托工作室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基于物联网项目驱动的嵌入式系统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红色之旅”项目驱动的《调酒与咖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机制探讨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树立建模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最小二乘法基本思想及其应用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试论基于项目驱动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高职学生对“双证融通”和“以赛促学”认知度与参与度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