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路径研究

2022-06-18王晓兰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非遗传承融合路径

王晓兰

摘要:高职教育是“非遗”传承主要途径之一,将“非遗”引入高职领域,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非遗”活态传承的重要方法。在分析“非遗”传承与高职人才培养融合发展背景基础上,以“政、校、企、传”为核心利益相关者,探究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机制,厘清八个融合路径,推动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

关键词:非遗传承;高职人才培养;融合机制;融合路径

前言: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的一件大事,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1]。我国是一个有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文化大国,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的传承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高职院校肩负着传承历史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重任,因此,非遗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相融合是非遗文化传承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背景分析

(一)利好政策持续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得到充分重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国家到地方,高度重视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高度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发展。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3]。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一部分写入报告[4]。2021年,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也是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这些宝贵财富,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是人类文明震续和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助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融合,促使年轻人加入非遗传承与创新的代续发展队伍,使优秀传统文化、古技艺得以更好地流传延续,彰显年轻一代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历史担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正当其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人类文明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提出来的,一方面显示出人类对文化传承的有意延续,另一方面也表露出人类已然意识到古文明处于衰退中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在人类长期生产生活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活态文化,有较高的可变性,加上当代文化对前续文化的部分不认同,价值观念变迁,年轻一代新生活方式的选择等诸多因素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在时代变化中面临挑战。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支柱,作为留存民族文化特色的重要传承载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提升,更多群体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守护民族精神血脉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融合机制

(一)逐步完善基础保障机制

在非遗传承与高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融合过程中,政府部门、高职院校、相关企业与非遗文化传承人要明确划分各自的定位与职责,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保障融合工作顺利开展。

1、政府部门的调控引领。虽然政府部門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直接参与者,但却对非遗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融合起着重要的调控和引领作用。尤其是教育局、地方文化局等相关政府部门,应在国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高职院校的宏观背景下,顺势推出一系列具体政策,制定合理方针。

2、高职院校的传承使命。作为既肩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使命,又承载非遗文化保护传承职责的高职院校,应主动推进二者融合。高职院校应集合全校人才、项目等优质资源,专门创设非遗传承研究中心,打造多个高水平、高质量、高影响力的非遗传承创新创业项目。

3、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积极参与。非遗传承人应结合自身优秀传承技艺和相关优势资源,积极响应政府部门政策要求,主动参与到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传播、课程体系建设等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各个环节中。

4、相关企业的必要帮助。社会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有较敏锐感知。因此,第一,社会企业应发挥自身对市场具有敏锐感知的优势,为高职院校建设平台、申报非遗相关创新创业项目等工作提供必要帮助。第二,社会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导向及发展情况将高职院校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与社会服务进行对接。第三,社会相关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和非遗文化传承人提供项目实施资金和优质技术资源。第四,社会相关企业可与学校进行师资共享,为高职院校培养更多“双师型”非遗文化传承教师。

(二)积极建立监督考评机制

非遗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在具体融合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原因之一是缺乏一套完善的督导考核机制。因此,各参与方和利益相关方可共同成立专门的监督考评小组,在非遗文化传承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融合过程中,对利益分配、政策把握和落实、资金支撑、技术路径等方面进行具体监督,并及时反馈相关问题,解决各类纠纷,确保融合工作顺利开展。

另外,融合发展需要进行实时动态考评。一是考评应遵循公益性为主、利益性为辅的原则,明确非遗文化保护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二者融合发展的主要目的。二是要明确划分考评范围、项目、主要内容和发展成效,多层次、多维度地细化重点指标,以求制定二者融合发展的合理化考评指标体系。三是通过考评小组定期开展考评活动,真正落实考评工作,在各阶段形成“XX阶段发展质量报告”,根据结果对参与方进行奖励或处罚,通过外部施压,确保二者融合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路径

(一)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

1、强化学校与非遗传承双向资源共享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亟需有钻研精神、有承担意识的新传承人,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职责,双方目标高度契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是拓展非遗传承路径的重要方法。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相融合,需构建学校与非遗传承双方资源共享的融合模式,依托双向资源的共享共建推进融合。336DCAED-2B68-4515-AF58-6499ED040508

构建学校与非遗传承双向资源共享共建,需根据双方融合进度按阶段推进,可分为探索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首先是探索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的初始阶段[5],双方处于浅层次合作层面,地方高职院校根据国家政策引导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让学生近距离观察、走近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增进对非遗项目了解的同时,学生自觉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兴趣和意识,主动参与到非遗传承活动中。其次是成长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的相互影响阶段。最后是成熟期,双方进行深度合作,融合形式多元灵活,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融合成果显著,并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创新合作领域,在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生三方参与主体基础上,融合政府、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多方加入,形成学校与非遗传承双向资源共享共建融合体,拓展多层面融合路径。

2、依托科技化场景技术,打造资源共享融合平台。科技化、场景化已成为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技术方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的推进[6],可通过打造既利于高职学生研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查找资源,又利于非遗传承的共享数据库、可视化数据平台,实现二者的共享共融。此外,还要充分吸引和调动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学生、政府、企业5个参与主体,将多方资源共享,共建非遗传承数据化平台,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加快非遗数字化进程,实现非遗项目的可视化、场景化、零距离化,丰富非遗数据库功能,促进多方主体深度合作,从而转化成非遗活化利用和产业化开发。

资源共享融合平台的打造,可最大程度实现形式多样、内容多源、动态更新且智能化、标准化的非遗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互动交流[7],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融合路径[8]。同时,通过对具体非遗项目在大数据平台上人气指数及其变化情况的分析,还能动态把握该项目传承和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便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9]。

(二)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内容

河南省目前已公布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项目万余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上万名。可以说,在全省众多市县,甚至很多村庄都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由此可见,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丰富[10],承载了人类文明进程中众多民族记忆、文化符号和精神元素,是生动的文化教育素材,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将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纳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可增加师生真切感受地域文化自信的体验,也可激发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兴趣。但在传承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年轻人觉得枯燥都不愿意做”等客观问题,因而在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中[11],应灵活和丰富非遗传承形式,如在文博会、文化遗产日等大型民俗节庆日、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举办各具特色的非遗展示展演活动[12],将非遗项目演绎创作成大众喜闻乐见的剧目、综艺节目,不断扩大非遗影响力,将非遗项目转变为年轻人关注的热点,以新形式、新内容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深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一个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需要5~7年基本技艺修习过程,具有较长的周期性。从目前非遗传承状况来看,传承人培养主要有传承大师自主培养、家庭教育式传承、企业组织培养、学校参与式培养等形式,其中学校参与培养多以中职学校或部分高职院校开设初级工艺传承课程形式进行。在非遗传承人培养中,存在非遗技艺传承观念保守、缺乏灵活创新等问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是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

高职教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非遗传承相融合的方式相较于大师个人式、家庭式、企业组织式具备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技术、师资优势。高职院校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灵活,具备一定思考创新意识和系统的知识体系。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人培养中,可以依据传承特点,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体系化专业课程。在借鉴中职教育开设的技艺实践类和技艺基础理论课基础上,更加注重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艺术性和发展性,以艺术设计类课程和艺术素养类课程为主要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内涵的增加,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高职教育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中,通过重点提升非遗传承人才的艺术素养和设计水平,进而为非遗在未来传承中预留创新空间,在无形中培育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走稳大国工匠第一步。

(四)提升高职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素养

高职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中,依据地方非遗特色,结合学生潜力与兴趣,开设非遗传承相关专业,紧密结合时代诉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在系统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重视提高新一代年轻传承人的艺术和文化素养。高职教育以系统培养的形式,提升年轻传承人的文化底蕴和专业技能素养,为非遗传承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可能性。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了年轻传承人的核心竞争力,为他们成长为新一代非遗传承大师、延续非遗项目在当代的生命力提供有力支撑。

(五)提高高职学生对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

以责任意识延续代际传承,创造非遗新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活态性,在传承中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其代际传承问题关系到非遗生命力的延续。特别是近年来,受工业文明冲击及社会城镇化进程加快影响,传统手工艺等一些不帶来直接经济利益的非遗项目,不受追求快消生活方式的年轻人关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际传承人才短缺困局下,以艺术类、文化产业专业为代表的高职院校以多元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合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让学生能够从初步了解非遗传承,到深度参与非遗传承和再创作,再到通过非遗传承进行自主创业就业。作为当代大学生,特别是以技能型、专业技术创新突破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学生,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旺盛生命力。随着对非遗项目深入感知,高职学生的非遗传承责任意识与日俱增,并在传承中参与开展形式多元的非遗特色活动,例如,成立非遗技艺传承个人工作室等,推进非遗传承事业可持续发展。336DCAED-2B68-4515-AF58-6499ED040508

(六)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载体模式

1、新一代传承人多元创作,持续创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人是关键核心,因为非遗的活变性,其传承载体首先为传承人。应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融合的连接纽带[13]。高职院校与非遗传承人共建大师工作室或传承所[14],高职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特点选择有经验的非遗传承人做引路人,从研习传统工艺,到对非遗传承进行二次创作,逐渐强化新传承人的技艺和创新理念,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专业化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科学化、创新化[15]。同时,高校和非遗传承人联合政府、社会组织,为选择学习非遗传承的学生创造校外实训场域,将非遗技艺传承转化为再生产创造过程,激励年轻学生在参与非遗传承过程中探寻职业发展空间,把非特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职业规划当中。

2、突破传统限制,传承场景创新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中面临着非遗原真性保护与当代化再利用的矛盾,但因为文化是向前发展的,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需要结合现代元素,在保护的前提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场景转化,创新应用场景,丰富传承载体,进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下更具适应性,生命力更加旺盛。如,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教育游戏、功能游戏相结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元素提取后进行再创作,融入游戏开发与场景设计,衍生非遗游戏这一新应用场景,带动更广泛受众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并自发组成非遗传承兴趣小组,进行元素研发、产品设计、品牌创设、非遗宣传等非遗传承应用工作,突破固有非遗传承载体空间,同时吸引行业相关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再利用的关注。2018年,腾讯和网易宣布布局“非遗元素游戏”,发布多款以非遗为题材的游戏,如《尼山萨满》《绘真·妙笔千山》《子曰诗云》等[16],创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科技应用载体模式。

(七)推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以河南省为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涉及面广,且价值高影响大。全省众多市县,甚至很多村庄都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致力于非遗保护和弘扬的代表性传承人群体。据统计,全省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达22 万多条,对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有着广泛影响和重要价值[17],如少林功夫、太极拳、木版年画、传统戏曲等非遗项目,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地方积极引导及自觉传承密不可分。河南省近年来致力于依托中原大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文旅强省。在积极政策引导下,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正当其时,为各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提供了走出去的良好机会。如,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部的神垕古镇,始建于宋代,其擅制的钧窑位居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先后被评为“中国钧瓷之都”“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然而禹州并没有坐吃过往名气停滞不前,而是紧跟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潮流,积极传承地方钧窑技艺,以非遗技艺传承带动,形成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非遗特色小镇,吸引游客游神垕、买钧瓷,反向促进当地钧窑非遗技艺快速发展与传承,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八)加强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能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地方经济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能够有效带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高职教育与非遗传承结合,在于以专业化、规范化、产业化的形式,在传承中创建地方非遗品牌和产业,产生对地方经济的正向效应。

1、孵化地方非遗产业化项目。高职教育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注重非遗产业孵化与地方经济相结合,引入政府资金、校外大师工作室、社会企业等资源到非遗传承教育,进而将资源扩展到地方非遗传承中,带动地方非遗产业化发展,搭建供产销一体化的地方非遗产业链。

2、树立地方非遗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已有较好代表,如禹州的钧瓷、汝州的汝瓷已发展成地方文旅产业品牌,实现了规模化产业经济效应。高职院校在非遗传承人才培养中,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及非遗研发能力的全方面培养,高职学生在与地方非遗传承人合作研习中,带动地方传统工艺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更利于地方非遗品牌形成,扩大地方非遗影响力。

3、创新地方非遗产品。在非遗产业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单一的线下产业和传统产品形式带动作用有限。高职院校积极运用大数据平台,创新非遗产品形式,开发融合地方非遗元素的线上产品,依靠互联网时代的流量效应,吸引更为广泛的消费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积极创新。如今高职院校学生多为00后群体,他们更懂得当下年轻群体的偏好与诉求,在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转化为经济效益过程中,能更准确把握市场动态,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对地方经济的正向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圣姨,布乃峰.基于广府传统文化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研究[J].明日风尚,2018(08):87-88.

[2]杜蕾.高校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7.

[3]龚春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4):86-89+92.

[4]陆小林.地方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路径的实证研究——以云南Y学院传习馆为例叫四川泗川师范大学,2018.

[5][7]张秉福.论大数据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口.中原文化研究,2020,8(05):58-65.

[6][8][11][13]荆爱珍,张寿明,王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职人才培养融合探究[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03):23-25.

[9]甘子成.基于马克思主義精神生产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9.

[10][12]朱晓波.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与传播策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9.

[14][16]赵素磊,王乐,张毣,等.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严肃游戏设计研究——以土族盘绣为例[J].决策探索(下),2020(09):24-25.

[15]文冬妮,王媛.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模式[J].河池学院学报,2020,40(02):84-89.

[17]“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使用”[N]河南日2019-07-09(13).336DCAED-2B68-4515-AF58-6499ED040508

猜你喜欢

非遗传承融合路径
浅谈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的传承与创新
“三维协同”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关于尕妹子回族剪纸生产性方式保护的具体实施与成果
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川东竹琴在非遗传承中的创新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在破局与建构中迎接融媒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