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涉案财物岂能成为贪官的“唐僧肉”

2022-06-18曾那迦

新传奇 2022年19期
关键词:盗窃罪财物陈某

曾那迦

涉案财物被非法查封、冻结、扣押,甚至被处置掉的现象屡见不鲜。涉案财物在个别地方似乎成了“唐僧肉”,谁都想咬上一口。而涉案财物管理是反腐工作的重要环节,对其进行闭环管理,才能避免其沦为“唐僧肉”。

一名县级法院书记员为了个人资金周转需要,将涉案财物中的两块名表拿去典当,资金周转后又将其赎回。他发现整个腾挪过程中没人察觉,随后竟将其售卖获利。近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发布的《卢某某盗窃罪刑事一审刑事判决书》披露了这一案件。近年来,类似的案件也不少,暴露了基层司法机关涉案财物保管存在的漏洞。

办案顺手牵羊

涉案财物被非法查封、冻结、扣押,甚至被处置掉的现象屡见不鲜。涉案财物在个别地方似乎成了“唐僧肉”,谁都想咬上一口。

办案过程中存在对涉案财物查扣、保管衔接不畅的情况,个别警务人员借机侵吞截留涉案财物。

一名刑事律师讲述了他代理过的一起案件:某地派出所一名辅警利用职务之便,将一名行政拘留人员留在派出所保管的手机、钱包、身份证、银行卡拿出去,与他人合谋套取48万余元,之后又将这些物品放回派出所。该辅警因犯盗窃罪,获刑10年2个月。“目前曝出来的类似案件多集中在基层办案人员之中。”该律师说。

2019年8月,江西省奉新县公安局将涉嫌涉黑人员罗某刑事拘留,扣押其随身携带的两部手机等。专案组成员、奉新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陈某却以数据恢复、研判案情为由使用这两部手机。陈某通过试出手机支付密码、重置支付密码等方式消费或套现。2020年6月,陈某将手机归还专案组,共盗窃9万余元,其中已支出3万余元。陈某最终因盗窃罪被判刑3年3个月。

2020年7月,山西太原市公安局小店分局龙城派出所多名民警配合山西省平遥县公安局民警来到郝女士家,要求她丈夫任某协助案件调查。在任某接受询问时,民警开始在屋内搜寻。民警离开后,夫妻俩发现家里两个翡翠挂件、一枚翡翠戒指、一枚8.37克拉的钻戒、一块名表不翼而飞,总价值约700万元。警方调查发现,小偷是龙城派出所民警李某。他当时关闭了执法记录仪,盗走了这些物品。2021年12月,李某因犯盗窃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

办管不分滋生腐败

一些问题干部经不起考验和诱惑,违规处置涉案财物。比如,安徽宁国市城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洪科在担任该市公安局西津派出所所长时,截留、私吞涉案钱财数十万元。2012年7月,西津派出所在宁国市国际大酒店查获童某等人赌博。洪科决定按15至35万元不等的标准通知赌博人员缴纳罚款。次日,一名赌博人员家属将10万元交给洪科,被洪科截留。几天后,另有赌博人员家属将20万元罚款交给洪科,洪科截留了10万元。洪科并不只满足于截留罚没款,还涉嫌受贿、滥用职权、职务侵占罪等。2020年9月,洪科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

执行是诉讼的最后环节,个别法院工作人员却打起了执行款物的主意。比如,西藏自治区察雅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金明旺堆利用保管执行款的便利,挪用执行款642万余元用于网络赌博和个人消费,还通过向案件当事人收取执行款不入账、从基本账户及执行账户转款等方式占用公共财物25万余元。2020年5月,金明旺堆因犯挪用公款罪、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6个月。

弄虚作假也是一些贪腐分子窃取涉案财物的常用手段。比如,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法院执行局聘任制书记员张帅通过伪造案件承办法官签名、冒用相关领导内网账号、篡改案件领款审批手续、欺骗财务人员等手段挪用案件执行款、执行费153万余元。2020年3月,他因挪用公款罪被判有期徒刑5年6个月。

探索闭环管理

涉案财物管理也是反腐工作的重要环节。涉案财物处置涉及不同部门和执法环节,其中移送不畅等问题是造成涉案财物管理乱象的重要原因。所以,对涉案财物应该进行闭环管理。

近年来,中央多家单位相继出台了涉案财物管理的规范性制度措施。

2018年出台的监察法规定,对调取、查封、扣押的财物和文件,监察机关应当设立专用账户、专门场所,确定专门人员妥善保管,严格履行交接、調取手续,定期对账核实。2021年12月,中纪委印发了《纪检监察机关涉案财物管理规定》,明确查扣与保管相分离的原则,规定查扣的涉案财物应当移交财务保管部门,同时对特殊情况下需要承办部门自行保管、委托保管涉案财物等也做了相应规定。

近年来,全国政法系统先后探索建立了涉案财物集中管理平台。四川省先试先行。2015年11月,四川省委政法委确立成都市等三地作为规范刑事诉讼涉案财物管理处置的试点。

一些地方近年来以专项行动的形式推动涉案财物规范化管理。贵州去年开展了全省检察机关刑事诉讼涉案财物专项清理处置行动,退还了多家受害单位或受害人的涉案财物。

对涉案财物的处置不仅关乎被追诉人责任的确定、刑罚的轻重,也关系到一些案外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尽管各地已经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规范涉案财物处置的任务尚未终结。

(《廉政瞭望》2022年第4期 )

猜你喜欢

盗窃罪财物陈某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治安案件办理中涉案财物处置应注意的问题
论盗窃罪的秘密性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赔近9万元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奶酪之争
盗窃与诈骗
从“占有关系”重新界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
他人损坏多少财物可以报案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