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觉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塑造

2022-06-18罗兰王艺腾季璐

理论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视觉文化思维品质网络空间

罗兰 王艺腾 季璐

摘要:在视觉化语境下重新审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图景,可以发现视觉文化虽然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交需求,但也影响了大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与塑造。在媒介、技术与资本三者之间的合作、共谋与博弈下,视觉文化的“碎片叙事”“图像狂欢”“虚拟影像”“视觉孤岛”等特性造成了大学生思维品质的诸多困境:思维断裂、娱乐泛化、情感空洞、认知受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视觉文化为视角,贴近、参与、融入大学生视觉化的真实生活,坚持理性嵌入、精神感召、价值引领、文化滋养,不断培养、塑造大学生具备与时代精神相匹配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视觉文化;思维品质;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22)06-0122-07

基金项目: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视觉时代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培育研究”(KYCX21_0381)阶段性成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制供给‘碎片化’研究”(18BSH108)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兰(1994-),女,四川自贡人,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理工大学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青年文化与网络治理;

王艺腾(1995-),男,安徽太和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季璐(1978-),女,江苏盐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网络治理。

思维品质是指思维能力的特点及其表现。人们在思维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方面的特点及其差异,就构成其思维品质。杜威认为,思维就是探究、调查、深思、探索和钻研,以求发展新事物或对已知事物有新的理解,总之,思维就是疑问[1]。人们思维品质的特征、标准、要求等隨着时代环境的不同而变化,视觉时代的到来在对大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塑造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视觉文化是通过图片、短视频、图文、视频等视觉表现形式所展现出的独特思想理念、行为习惯、社交方式等生活要素的文化总和[2]。近年来,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觉文化得到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短视频的流行让大家的目光集中到视觉文化上,视觉形态成为人们表达输出的主要形式。视觉文化不仅是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而且是一种思维范式[3]。视觉媒体也成为日常生活信息的主要传播者。大学生作为视觉文化的消费主体,视觉信息培育了他们的思考习惯,视觉媒介拓宽了他们的消费空间,视觉图像塑造了他们的审美偏好……一定程度上导致其思维品质也呈现出碎片化、戏谑化、情绪化、群体极化的视觉特征。可见,视觉文化正在逐渐消解大学生思维品质的严肃性、科学性、理智性、逻辑性,使得他们沉浸在视觉化的表意景观之中,为其健康成长与未来人生发展埋下隐患。因此,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与塑造大学生思维品质时,不应拘泥于传统教育方式,应当主动了解大学生视觉化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不断创新、拓展、优化思维品质的培养方式与教育理念。

一、大学生思维品质培塑的困境

(一)“碎片叙事”逐渐导致思维断裂

媒介发展与信息传播经历了从完整叙事到碎片叙事的历史变迁,新媒体技术的普及、融合和优化加速了整个互联网的信息形态发展,呈现出“去中心化”和“分裂”的特征。“碎片化”不仅是视觉图像作为单独信息文本呈现的重要方式,也是视觉图像之间彼此勾连互嵌组成庞大信息群的重要基础。以短视频为代表的视觉文化以“图像碎片”的形式构建了自我的文化形态,促进视觉艺术与信息技术的相互碰撞与深度融合,实现了信息传播中的视觉流动,但也割裂了文本与语境的强关联。究其实质,是以碎片化形式聚集信息,通过微小时空的信息传递,达到完整的叙事目的。大学生日常通过虚拟影像传达信息,沉浸在碎片化的视觉社交中,在不知不觉中对这种碎片化视觉叙事产生依赖,视觉媒体逐渐占领了大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空间。碎片化的信息形态逐渐导致思维的碎片化,知识的碎片化是思维碎片化、条块化、支离的反映,思维的碎片化投射出知识的碎片化。

此外,随着当下视觉文化消费的极大丰富,广告、动漫、网游、视频等充斥着大学生的信息视野范围,这导致其对视觉信息与视觉图像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大学生长期沉浸在视觉化环境之中,并在这种环境里思考、行动,逐渐形成统一的视觉审美偏好和思维认知方式。大学生作为视觉文化的消费主体,在文化参与的过程中,以自我赋权的思维方式从视觉层面寻求信息、意义、乐趣。在模式化、一致化的视觉环境规训下,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依赖于接收“碎片化”的图像信息,并参与、生产、传播这些信息,但这些“碎片图像”脱离了原本的语境,大多是一种“无实在意义”的视觉文本,却以碎片化的信息姿态散落在网络空间之中。然而,尽管这些被支离的图像以各种形式伪装再次获得大学生的青睐,但实则难以耦合的碎片化信息无法帮助大学生形成有逻辑条理的系统性思维,也无法赋予他们掌握真正有意义信息的能力。故此,长期依赖视觉刺激捕获信息、知识的大学生思维品质呈现出“条块”“跳脱”的非逻辑倾向,进而逐渐发展为碎片化的断裂思维。

(二)“图像狂欢”过度消解主流价值

表情包、动图、短视频、智能换脸图像等网络视觉文化完成了短小精悍的话语构建与微小时空的意义表达,实现了真正的视觉话语革新。雅克·德里达作为解构主义的创始人,指出“解构”即拆解、消解传统的理解模式、习惯、结构[4]。一方面,短视频以消解与重构的创作技法在微小时空中以图像形式勾勒信息图谱,打破文字、声音与图像的意义流动壁垒,促进话语与符号的双向流动,构建视觉话语内容生产与信息传播新体系。另一方面,短视频凭借强大的科技功能以拼贴、挪用、戏谑、自嘲等方式赋予“旧词新义”,蕴含着个体对传统语境与现实生活的另类视觉解读。这些图像凭借娱乐性、新奇性、趣味性在网络空间很快俘获了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的“芳心”,引起了热烈的追捧与讨论。置身于狂欢的图像景观之中,人们很可能形成与现实不符的价值认知与价值序列。而大学生心智尚处于发展期,极易受到隐匿在图像欢愉背后的意识形态的控制与操纵,无法意识到自己已经深陷于图像狂欢消解与对抗主流价值观念的阴谋之中。

大学生长期沉浸在这样“图像狂欢”的愉悦之中,容易滋生不正确的价值观,甚至主动参与这样的图像生产与传播,追逐无意义、无内涵的虚妄快感。视觉信息的感官冲击力具有强煽动性,在点赞、转发、评论之后,随着流量的不断推送,视觉图像会进入不断再生产和再传播的模式,在此过程中,情绪化、娱乐性、趣味性、新奇性成为致胜法宝。当前网络空间的治理体系尚不够完善,图像的生产与传播得不到充分有效的监管,因此有不少过度戏谑、消解主流价值观的图像为博眼球铤而走险。一方面,新媒介视觉化功能的实现让大学生拥有了自我表达的高效窗口,在对应的视觉交流社区中可以用点赞、评论、模仿图像、主题讨论等形式与社区成员交流,给予大学生强烈的主体能动感、参与仪式感与互动满足感,这可以转移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与焦虑,带给他们强烈的视觉刺激与心理快感。另一方面,基于娱乐休闲的视觉文化消费往往是随心所欲的,视觉消费不仅不会要求大学生以正式的姿态进行文化消费,还以快捷方便的技术手段帮助大学生在虚拟空间中以各种姿态与形式延展进行自我呈现。在商业资本的疯狂“收割”下,这种过度“消解与重构”的图像狂欢也在逐渐销蚀“青年”的本质意涵,使视觉文化彻底沦为商业资本圈钱的工具和手段。

(三)“虚拟影像”构筑群体情感荒地

随着数字网络的不断推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与智能手机,以短视频为主的视觉类APP的发展为视觉化社交提供了能够自我构建的拟态空间,是体现个体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体系、生活技能的重要载体。“青年文化在本质上是非语言的,其因丰富的情感内容而具有感染性。”[5]视觉文化比文字语言更具有情感传递、交流的生动性与形象性,通过视频、图片等短视频图像所构建的“虚拟影像”成为视觉社区中个体多元化情感交流的媒介。视觉文化所构筑的“虚拟影像”映射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而虚拟影像是大学生对照与反抗现实世界所创造的图像狂欢空间。大学生选择自我放弃、割裂現实认知,转向视觉空间的社区交流与信息获取根本上是逃离现实重压的一种体现。短视频等视觉文化消费为大学生建立起了逃离传统、严肃、刻板的虚拟视觉,用有趣、轻松、幽默、即时的图像符号装饰虚拟空间的“视觉乌托邦”。大学生将虚拟视觉空间的情感、理念、关系与现实世界相勾连,容易滋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这种幻想看似承载了大学生的情感理念,但作为情感载体,视觉图像是脆弱而不堪的,容易变异、转化、切割形态,造成真正意义的改变与流失。

实际上,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并不能完全融合,目前两者仍践行着不同的规则,因此依托于网络中虚拟影像所形成的关系是异常脆弱的,社群、社区、网友都处在随时随地消失的风险之中。图像虽然使得人物、情感、理念等实现可观化、形象化、生动化,但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改变人们的社交困境。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以虚拟影像参与社区内的“集体情感”仪式,貌似在这场视觉狂欢盛宴中得到了情感宣泄,但实际上这仍旧无法替代他们在线下真实生活中的情感交流与情感关怀。拟态对实物的取代无法遮蔽真实存在的现实性与本真性,视觉景观以及视觉体验的传递和占领逐渐消解了现实存在本身的价值与意义,喧嚣的短视频视觉文化构筑了大学生们孤独、迷惘、彷徨、无助的情感荒地,并以“丰富”“多元”“自由”“合理”等假象欺骗眼睛的注视,以有意义的存在形态填充大学生们的思维世界,带给他们意义丰盈与精神丰富的妄想。

(四)“视觉孤岛”限制个体自我认知

较之于文字理性,视觉文化更容易因为过度追求视觉快感而走向偏执、狭隘、极端。图像以“眼见为实”的方式刺激人们的眼球,降低大脑处理文本的难度,大大缩减了人们读取信息的时间,但同质化、浅表化、直观化甚至是低俗化的图像信息容易使人们持续沉溺于视觉快感中,逐渐放弃对各种信息的主动探索与获取,而主体的自我呈现、自我塑造与所处环境的信息视野密不可分[6]。视觉图像呈现在个体主动选择与平台智能排异后具有很强的圈层认同性。例如,短视频强大的个性化推荐虽然实现了精准投放与内容推送,满足了大学生的审美偏好,但长期在不全面、不完整的视觉信息环境的影响下,大学生们容易坠入追逐新鲜炫目视觉图像同质化和表层化的信息深渊,逐渐形成层级化、内卷化、板结化的自我圈层——视觉孤岛和信息茧房,阻隔圈层外的其他信息接收。为了适应现代消费者的日常使用习惯,短视频视觉化的传播方式持续优化,因而大学生的文化参与、信息交流、自我表达也持续受到视觉文化所带来的看似丰富却始终单一的沉浸式快感体验。

相关数据显示,大学生是短视频用户的核心群体[7]。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是生理年龄的成熟期,更是不断摘掉身份标签、准备走向社会、建立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的重要时期。如果大学生长时间沉溺于视觉孤岛的虚拟环境中,就很容易将不对称信息当作完整信息,出现不自知的认知偏差和判断困境。视觉孤岛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阻碍,具体表现为:一是各视觉孤岛之间信息难以互通共享,各自都以自我圈层信息为核心,力排非本圈层的信息,并形成了群体公约与规范准则,要求成员必须忠于本圈层的文化理念、行为表征等,以准入资格、言语攻击甚至是拉帮结派等强制形式限制成员对其他圈层信息的获取,或以圈层话语、资源倾斜、反讽戏谑等形式寻找、筛选成员,排除、剥离非本圈层成员。二是各视觉孤岛的内容往往自成派系,彼此之间难以理解、交流、融合。大学生逐渐习惯、依赖本圈层的话语形式、文化理念等,难以实现与圈外的有效沟通,在圈层的舒适感使其逐渐放弃通过主动思考走出视觉孤岛,而是沉溺于视觉文本之中,转向内部获取信息文本来构筑十分受限的自我认知。

二、大学生思维品质培塑困境的成因

(一)商业资本渗透媒介生态格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10.11亿,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8亿,占整体网民规模的87.8%,可见视觉时代已然到来[7]。当下中国网络平台主导的内容业态呈现出以下三种趋势:一是媒体视觉化、视频专业化的数字传媒新业态;二是视觉情感化、视频社交化的视觉生活新发展;三是传播技术智能化驱动下的沉浸式体验效果。短视频作为一种内容信息载体,成为大学生日常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孕育网络视觉文化的主要场所。伴随5G网络的普及与不断推进,短视频用户规模势必进一步增长,庞大且有活力的短视频市场无疑会刺激资本加速渗透,可以预见的是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艾媒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短视频市场规模达到1408.3亿元,2021年预计接近2000亿元[8]。其中,我们无法忽视资本对网络社交平台话语权重塑发挥的关键作用,一是资本支持促进了短视频的迅猛发展,无论是从用户规模、使用频率、累计时长,还是商业变现等来看,都威胁着以微信、微博等为主的老牌社交媒介的地位,可见新一轮的媒介格局重构已不可阻挡。当前新的媒介格局已初具雏形,视觉化媒介在市场中有令人惊喜的表现,媒介话语也逐渐从“文字转向”迈入“图像转向”。二是大量资本注入短视频行业,并逐渐渗透进媒介话语生态重构之中。为了不断谋求进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资本从平台布局、内容呈现、传播形式、用户流量等方面全方位地影响着其他各类媒介进行调整升级。哔哩哔哩、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不断涌现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短视频也从最初视觉化互动的网络社交模式發展为一种自我快速更新、迭代呈现的模式。

(二)信息重构形成隐蔽时间消费

当前大量网络信息从文字转化为图像,图像的构成也更为多元。信息重构不仅为图像的再生产与重构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依靠图像传播的信息也有了更多形态。与文字相比,图像形态的信息形式隐蔽地改变了时空的常规感知方式,以高强度的视觉刺激代替了冗长、单一、枯燥的文字阅读体验。图像信息的输出更为生动直观,影像景观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与享受,也满足了人们快速获取信息的愿望。在密集的、延续的视觉快感与短暂的心理满足下,人们逐渐模糊了时间概念,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在视觉图像的欢愉之中。大学生作为视觉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感官欢愉填补了其休闲时间,满足了他们视觉上的舒适感,释放了现实中的学业、毕业、就业等压力。

德波认为,闲暇时间是出于商品消费的目的被创造出来的,此时的人们不是自由支配时间,而是被迫消费时间[9]。正如短视频通过切割文本、重构视觉信息形态,创造了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闲暇时间”,但这种所谓的闲暇时间其实是故意误导与隐蔽流失所生产出来的。短视频以视觉景观形式,隐蔽地实现时间与参照物的“分离”。首先,短视频在时间设置上以秒为单位,大多数短视频仅持续二十秒至一分钟左右,给人“短、少、小”的时间印象,诱导大学生产生“花不了多少时间”“玩一会儿就可以停下来”的视觉错觉。其次,视觉消费体验满足来源于大量短视频叠加,而在此过程中累计消费的时间并不短,即使是一次短暂的视觉欢愉也不可能几十秒就能达成,这必然需要更多的时间消费。最后,短视频的智能推送并不能完全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要,大学生为了满足自我需要主动花费更多的时间在海量的短视频中去搜索与寻觅自己想要的信息,甚至通过短视频创作实现目的,而这无疑又是另一种被隐蔽支配的时间消费。

(三)媒介技术改变个体情感体验

当前,媒介高度发展且无孔不入,对于现代人而言,它不仅介入了人们的生活,更隐蔽地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情感源于人们对外界的感知,而媒介却是感知的渠道。媒介不仅串联起了个体,还激活了个体的想象力与行动力,通过彼此分享、互动,建构以事件为单位的生活叙事,进而重塑个体对世界的感知。网络视觉文化所构筑的虚拟影像映射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现象,视觉空间也是大学生对照与反抗现实世界所创造的图像空间。大学生选择自我放弃、割裂现实认知,转向视觉空间的社区交流与信息获取,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逃离现实重压的体现。越热闹,越寂寞;越放肆,越迷惘;越狂欢,越孤独,成为当今大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作为视觉文化的代表,短视频以动态图像建立起了新的认知规范与感知方式,放大了视觉的情绪影响,促使人们在视觉空间交流的情感规则也被重新制定。各种形式的“虚拟影像”逐渐成为单一形式的“狂欢影像”,青少年们通过网络视觉文化的参与、生产、传播“集体狂欢”来诉说现实世界中无法被理解、被认同、被关怀的成长伤痛,喧嚣的文化表象背后实则是大学生孤独、迷惘的精神世界与成长迷茫。一方面,短视频并非直接制造情感体验,而是通过视觉化的使用规则与应用功能限制图像的展示方式和规训大学生的具体体验,颠覆人们非可视化的日常感知经验,从而实现情感体验的全新塑造。另一方面,短视频媒介所构建的视觉景观因其可视化的特征能给大学生提供直观感受,既能缩短人们理解与接收内容的反应时间,又能打造区隔线下的视觉空间,在有声有形之中感染大学生的情绪。

(四)审美异化重构大众审美认知

审美是人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进而改变世界的基础认知形式。而审美异化则指人们作为审美认知和审美风向的缔造者却陷入被自己所审美的作品控制和奴役的状态。近年来,在视觉化影响下图像成为媒介传播的主要呈现方式,并逐渐形成了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独特的审美景观。正如周宪所说:“视觉因素一跃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要素,成为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重要手段。”[10]可以说,当前整个社会的生产与实践已逐渐围绕视觉而展开,短视频审美实践也不例外。短视频将图像创作精致化、科技化、便捷化,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迷恋,并以此迅速扩张图像版图,侵蚀、挟裹人们的日常生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考方式,从深层肌理引起革命性的审美变革,重构大众的审美认知,培育图像化的审美风向,消解其他符号的审美意蕴,挤占其他符号的审美空间。在短视频长时间的图像挟裹下,整个社会的审美结构也发生异化,大家争先恐后地追逐这种短时高频的图像快感,逐渐放弃了深度思考,沉浸于表层审美之中。

丹尼尔·贝尔曾指出:“当代文化正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视觉为人们看见和希望看见的事物的欲望提供了许多方便,视觉是我们的生活方式”[11]。较之于传统的文字理性,视觉感性更加注重浅层次的形式革新。由此,消解、重构传统话语概念与话语形式成为视觉文化的重要内容,并以此构建出动图、短视频、表情包等轻松的戏谑话语来俘获的大学生。这些图像消解文字的严肃性、传统性,以幽默生动的图画、视频等形式重构,或是通过对传统图像挪用、拼贴、临摹等艺术技法进行艺术祛魅,实现以大众娱乐为导向的符号解构与文化消费,如YUYA美妆博主,在短视频平台推出以名人画像等为素材的仿妆视频,受到大量青少年的关注和追捧,生产出大量戏谑名人的鬼畜视频、表情包,如恶搞李白、恶搞杜甫等名人图像恶搞层出不穷。图像的泛滥使得日常生活审美的真正意蕴被逐渐消弭,整体审美呈现出普遍与平庸。

三、大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塑造策略

(一)以理性嵌入引导大学生客观判断,增强前提反思能力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特别针对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培育具有理性、包容、自制、深度辨识能力的公民提出具体要求 [12]。相对于人的自然主观意愿和朴素情感需要的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形成的普遍交换、广泛交往,特别是网络媒体媒介的快速发展将人们的生产消费、生活需要和生活沟通带入一个新的公共空间领域,这势必要求人们在思维结构中形成与之相匹配的理性品格、客观精神、自律气质,用以裁决如何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陈列前、庞大的数据信息之流中、创意搞笑戏谑的图文视频表达下,过一种有韵律、有节奏、有韧性、整体上的幸福生活,并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智判断何为浅层的感官刺激,何為内心的深层诉求和真实需要。

首先,视觉文化兼具文化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体现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如何平衡这两种属性,发挥出其对大学生思维品质塑造与培育的正面效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鉴于视觉文化在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的广泛兴起和普遍应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主动介入,认真分析,占领阵地,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缓解和矫正其给大学生思维品质形塑带来的困境,同时也应发挥视觉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其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意识到视觉图像作为一种表达和认知方式,要以其扩散与传播意识形态的形式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思想体系与价值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视觉文化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和体现自我个性表达方式的前提下,自觉引导大学生认识视觉文化产生的历史合理性和作用,增强对视觉文化等新媒体时代大众文化产品的前提反思能力。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可以通过核心主干课程如马克思哲学原理等,将理性批判意识嵌入大学生的思维结构中,使其认识到人的生存智能化、体验多样化以及视觉文化的叙事碎片化、阅读加速化、信息爆炸化极易导致自身的感情贫困化、想象衰竭化、价值虚无化和道德冷漠化,不断提高理性判断的能力和水准。

(二)以精神感召重建大学生话语秩序,强化社会道德观念

长时间浸淫在网络媒介、虚拟交往和视觉文化的阅读中,青少年可能会自顾自乐、自我陶醉、自我满足于一己的狭小天地,利用高歌猛进的新科技实现对感官刺激的“不懈追求”。大学生在校期间有较多的自由时间,在缺少家长的陪伴和监督下,在他人的鼓动和引诱下很容易沉迷于网络时空。时常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短视频成瘾,青少年为购买和更新换代高端数码电子产品铤而走险、违法犯罪,不惜践踏法律的红线和道德的底线等事件层出不穷。这显然与青年大学生一贯表现出来的朝气蓬勃、渴望进取、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相去甚远,也与党和政府对青少年勤于学习、勇于担当、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的要求及期待有较大差距。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把新思想、新理论和时代精神融入大学生视觉化的日常生活中,将新的价值理念与时代精神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不仅要感召大学生,实现平等对话、深入交流,更要引导其自觉发现自身问题、主动思考问题成因、合理解决问题,进而以大学生愿意接受的视觉方式重塑他们的认知体系、知识体系、话语体系,潜移默化地强化他们的伦理意识、道德意识、法治意识。其次,思政课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直观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主动将中华传统美德、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融入教学和课堂,促进当代大学生话语体系的健康发展,使大学生在自我构建的话语秩序下培育充沛的道德责任感、义务感和健全的道德观念,进而在课堂之外的社会生活中也能主动抵御网络短视频成瘾。最后,大学生应当主动承担自身的责任使命,正视自身的主体价值,激发自身的潜在力量,不可将大部分宝贵的休闲时间用于资本和技术所构建的虚拟狂欢之中。在追求青春梦想的同时,也应当发挥传播优良视觉信息的主力军作用,主动传播蕴含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图像和文字,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网络环境正风气,促进积极文化风尚的形成、先进精神价值的传递以及自我道德水平的提升。

(三)以价值引领优化大学生社交生态,促进个体独立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一个国家、民族或社会在历史发展中,如果缺少进步的思想观念指引,就会无所依归,失去发展方向,丢掉前行的动力 [13]。同样,如果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没有接受先进价值理念的洗礼,那么在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就会缺少立身行事的“根”和“魂”,难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会失去主心骨,陷入享受视觉文化刺激的泥沼不能自拔,一无所成,碌碌终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集中体现,是具有中华文明风格和特质的现代价值形态。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自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引导大学生学深、悟透、做实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网络空间道德,培育网络社交新风尚,养成独立思考、自主辨别、笃实践行的精神。其次,学习经典作品是防止沉溺视觉文化产品的最好方式,也是涵养价值、陶冶情操、弘扬精神、坚定理想的最好途径。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大学生阅读人文经典文献,自觉学习人类历史上一切经过淘洗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引导学生体悟经典作品中作者对前人知识、经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作总结考察时所体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自由精神。最后,大学生要从经典阅读中启发个人思考,感悟作者对生民大众的同情悲悯,对人类命运前途的忧思关怀,对社会正义的不懈追求,以及对道与德、知与行、古与今、为学与做人等普遍道理的睿智思索,进而丰富自己的认知。大学生应当规划好学习生活与网络社交的时间,主动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图书馆,广泛阅读经典文献。中外传世经典如《论语》《共产党宣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矛盾论》《实践论》等都是学生汲取丰富精神资源以指导立身、求学、创业,摆脱虚拟社交依赖症,缓解心灵危机、意义危机的最佳读本。人文作品的魅力是恒久的,视觉时代应更突显他们的价值。

(四)以文化滋养培育大学生深层审美,提升主体思想境界

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14]青年大学生作为个体存在,既是一种社会存在,更是一种追求高级文化艺术修养、渴望在文化艺术如交响乐、诗歌、舞蹈、话剧的审美活动中达到超越性的存在。这种存在是人与生俱来的客观需求和本能,也是人之为人的最高体现,在富有激情、活力和理想主义的青年人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努力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重视大学生的文化艺术需求。实际上,部分大学生对图文、表情包、短视频等视觉文化投入过多时间进而沉迷、无法自拔的现象,也是个人文化艺术需要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有效满足的表征。高校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但先进的价值观念如果有丰富的载体和文化艺术产品来进行自觉地表达和呈现,将会起到更好、更直接的育人作用。这就要求高校相关部门和教师将蕴含抽象、复杂、深奥价值观念的经典艺术作品直观化、可视化,使大学生群体更加容易接受、理解和认同。其次,高校要明确大学生个体文化需要,对于个体不同的文化诉求,要进行合理引导;对于不同个体的文化艺术特长和天赋,也要营造气氛、搭建平台、提供资源予以鼓励和支持。同时,还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保障不同个体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文化艺术才能,以此带动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培育深层审美的能力。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持续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多样的文艺内容和文艺形式特别是积极利用新媒体、新媒介等网络社交平台将民族精神、家国精神、城市精神、校园精神、校训校风和校园传统等结合在一起,生产出更多、更优秀的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感同身受、备受鼓舞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大学生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以此将深陷虚拟视觉文化的部分学生拉回到对实体视觉文化的欣赏和创造上来,接续提升大学生主体的思想道德境界,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00-119.

[2]孫婷婷.论视觉文化“化人”[J].思想教育研究,2018(2):117.

[3]罗红杰.“看”的意识形态性:视觉文化意识形态的隐喻逻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5):155.

[4]SMITH-LAING T. Jacques Derridas structure, sign, and play in the discourse of human science[M]. Macat Library, 2018:45-72.

[5]HALL S, WHANNEL P. The popular art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64:55-67.

[6]罗兰.戏精文化:城市视域下当代青年短视频社交表达[J].湖北社会科学,2020(12):162-168.

[7][JP3]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2109/t20210915_71543.htm.

[8]2020-2021年中国短视频头部市场竞争状况专题研究报告[R/OL].https://www.iimedia.cn/c460/76765.html.

[9]居伊·恩斯特·德波.景观社会[M].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

[10]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

[11]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78.

[1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21.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47.

猜你喜欢

视觉文化思维品质网络空间
共建诚实守信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并非“乌托邦”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艺术策展研究
图像叙事:MV的视觉文本解读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论当下电影艺术在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表现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探讨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