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山东潍坊风筝的审美功能与多元传播模式
2022-06-17李剑锋广西艺术学院
李剑锋 广西艺术学院
一、潍坊风筝的起源与发展
山东潍坊是著名的“世界风筝之都”,又有“鸢都”之称。潍坊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自古以来其手工业便十分发达,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有“南苏州、北潍县”之称。潍坊是中国风筝最早的发祥地区之一,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潍坊风筝早已变成极具地域性的文化符号,与京式和津式风筝鼎足而立、珠璧交辉,现已成为潍坊地区一张标志性的地域名片。
风筝被称为中国十大民间艺术之一,具有“求福”“长寿”“喜庆”“吉祥”的寓意,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关于潍坊风筝的起源,历史资料中没有准确记载,但潍坊地区有关风筝起源的传说中认为其最早发源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东周哲人墨翟所制作。文献中记载,“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后在《墨子·鲁问》中记载,“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鲁班采用竹木改良风筝的制作工艺,使其成功飞翔上天。至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民间逐渐弃用昂贵丝帛,开始大量采用纸做风筝,因此风筝也被称作“纸鸢”。史料中也记录,风筝最早在宋代时期出现于潍坊民间,经过明清两代的发展,潍坊的风筝在民间广泛流传。特别是清代,潍坊风筝经过手艺人技艺上的改进,逐渐得到民间市场的青睐,创作出的风筝造型各式各样。民间开始出现大量专制风筝的商铺,风筝集市也应运而生。
二、潍坊风筝的审美价值
潍坊风筝历经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承,其造型与装饰与大众的审美观念深度融合,是潍坊民间艺术的结晶。潍坊风筝在岁月的沉淀下,创造出千姿百态的造型。
(一)琳琅满目的种类
潍坊风筝现存的主要板式可分为五大类,包括板子、软翅、硬翅、筒子和串式。其中板子样式最为经典,属于平面造型风筝,采用竹条编制平板框架,裱糊纹饰丝绢。板子风筝具有制作工艺简单、飞升能力强的特点,因此深受大众喜欢,也是销量最好的风筝之一。其主要表现内容有《许仙游湖》《昭君出塞》及《嫦娥》等,因风筝竹架硬度高、稳固的特点,手艺人可重点绘制裱糊纸张,所绘内容十分精美。软翅与硬翅风筝的主要区别在于翅膀两端是否添加竹条固定,常见的形象包括鹞、鸢、鹤、燕、蝶等。软翅风筝不糊边沿,因此在缺失木板的固定下,风筝放飞时状态似鸟类飞翔,翅膀随风扇动,典型作品包括《雷震子》《雄鹰》。硬翅风筝在翅膀两端及上下方皆添加竹条,因此会形成一个固定的“风兜”状通风口,易于气流透风而过起飞。此类硬翅风筝因有竹条的加固,制作工艺上较软翅风筝难度更大,但也为手艺人增加了创作空间,常在此类风筝上表现绘画技巧,在选题上以人物画为主,而鱼鸟次之,经典风筝形象包括《孙悟空》《和合二仙》《水漫金山》。此外还有筒子和串式风筝,筒子风筝又被称为立体式风筝,内部包含多个受风片,整体结构上由一个或多个筒式或其他立体形状风筝组成,代表作是《宫灯》。串式风筝以《龙头蜈蚣》闻名遐迩,由多个相同或不同的风筝在一根或多根线的串联下放飞,形成一个统一体。除以上五大主要类型外,潍坊风筝手艺人也跟随时代的迭代,研发出多种特殊类型风筝,例如注重技巧性的“风筝碰”及室内放飞的微型风筝等。
(二)精雕细刻的技艺
潍坊风筝制作工艺上可划分为四大流程,包含数十道细致工艺。四大技艺可具体概括为扎制、裱糊、绘画与放飞,每一道工序都承载着历史岁月的打磨印迹,任何一环的缺失都无法做出真正具有工艺美的潍坊风筝。即便是从业三十余年的老手艺人,也需要花费至少两个月时间细心制作一只传统风筝。风筝制作的第一环节是选料,潍坊风筝竹条首选两年以上三年以下的南方毛竹,其不易热胀冷缩,后期加工稳定。历经三个月的自然风干、晾晒后即可进入扎制环节,扎制被称为潍坊风筝的基本功,细分为劈削、绑扎等多个精细步骤。用刀片将两指宽的竹片削制成粗细均匀的竹条是每个风筝学员的第一门课。土话讲:“竹条劈不好,料就废了。”前辈手艺人在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经验,甚至编成口诀代代相传,例如:“七段等分论条架,两膀对扎半圆形”“托纸中间方四块,两膀各四必相亭”等。裱糊的介质多采用纸张或薄透的矾绢和绸。手法上,一种可称为“包边儿”,将纸包在竹条的四面,另一种则是纸包贴于竹条的两面,等糨糊晾干后再进行剪裁,此被称为“裁边儿”。绘画上与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如出一辙,但两个流派有区分,一个是民俗工艺派,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色彩选择多以鲜艳暖色为主,对比强烈,视觉冲击力强。另一个是文人国画派,与中国工笔画相类似,线条流畅,画面清晰,色调雅致。在最后的放飞程序上也有众多规矩。以风筝线为例,不同种类的风筝要采用不同样式的线,多有三股棉、真丝线、麻线之分,线轴搭配不合,风筝在放飞时也会深受影响。
(三)百花齐放的艺术流派
图1 第38 届潍坊国际风筝会
潍坊风筝在千年的传承中,受到手艺人的技艺习惯、生活阅历与文化层次的影响,产生出众多不同的艺术流派。首先是传统民间派,该流派代表传统潍坊风筝的风格,其特点是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绘画上多采用艳丽色彩,整体风格粗犷,其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福之愿。在创作过程中,由于手艺人大都未受到专业的技艺训练,多是结合前辈经验开展传承教学。其次是传统艺匠派,也可被称为老潍县城派,与民间派相反,其制作特点以名贵典雅为核心,在制作工艺上精雕细琢,多采用文人工笔画。艺匠派从古时就得到上层达官贵人的喜爱,风筝发展至今虽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依然保持原有的精美与高贵,受到众多人的青睐。潍坊谚语中也说道:“七分主人三分匠。”艺匠派将风筝从游玩竞技玩具提升至美学工艺品。现代创新派的主要艺术特点重在“新”字,该派别在风筝造型、题材选取、颜色搭配等多方面进行颠覆性设计,将科技与工艺创造性结合,开辟了更具自由性的方式。
三、潍坊风筝的多元传播发展模式
文化和旅游部最近发布的非遗传播活力报道榜单中,潍坊风筝表现优异,排名第二位。虽然潍坊风筝的非遗传承还存在诸多问题,但其多元化的传播发展模式为中国的非遗传承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以下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际风筝节(会)的助力
截至2021年,潍坊国际风筝节已成功举办38届(如图1),2022 年的第39 届国际风筝节延迟开展。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际风筝节已成为潍坊风筝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潍坊地区多元传播发展中的核心一环。潍坊国际风筝节最早可追溯至1982 年的上海淀山湖国际风筝交流活动,也是通过此次交流,山东旅游局与潍坊市政府下定决心开办国际风筝节。1984 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在潍坊正式开展,在当时社会环境下其也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影响,是潍坊市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上的重要尝试。潍坊风筝借节庆之力,迅速在国内外积累了影响力和知名度,也通过市场化的运营发展为潍坊非遗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以会养会,以会强会”的全新发展模式。潍坊国际风筝节成为潍坊向全世界展示当地独特文化的名片,潍坊风筝获得了极高的社会认可度,大部分受访者在提及风筝时的第一选择便是山东潍坊。国际风筝会也带动潍坊风筝相关产业的发展,当地节会集群已具有一定规模,延伸出鲁台会、寿光蔬菜博览会等特色地方节庆,进一步吸引外地游客。在节庆的支持推动下,潍坊非遗风筝不再束之高阁,乘着东风飘入千万百姓家。
图2 “中国空间站”主题风筝
(二)数字新媒体媒介的传播运用
潍坊风筝在得到国际风筝节助推的同时,也积极开展与数字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以潍坊风筝博物馆为例,该馆拉近了观众与展品之间的距离,采用新媒体交互屏技术,为博物馆增添新的活力。游客通过LED屏幕可清楚了解风筝的制作流程与发展历史,也可点击交互屏幕体验虚拟风筝游戏,利用交互式概念,增加游客新鲜感。在技艺传承方面,以郭洪利为首的非遗传承人也主动通过新媒体形式为非遗宣传出力。2020 年,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洪利为《王者荣耀》手游打造“李元芳”英雄限定皮肤就将潍坊风筝技艺与数字游戏相结合,突出“鸢绘传承,意寄东风”之意。其专题打造的十几只限定风筝与“轻风戏纸鸢”互动游戏一经上线就收获超一亿人次的点击率,超过八百万人次参与。潍坊风筝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讲述和诠释非遗的独特魅力与文化内涵。其他手艺人也尝试利用线上直播等方式,为潍坊风筝的传承保护做出积极贡献,用创意进一步拓展风筝的表现形式,展现当代的国韵新风。
(三)创新研发
潍坊风筝传播发展模式中的另一重点环节是自身不断的创新研发,这也是其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潍坊风筝从题材选择、技术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发展,2022 年4 月17 日上午,潍坊传统风筝传承人刘志江在滨海国际放飞场放飞名为“中国空间站”的巨型风筝(如图2)。此风筝为庆祝神舟十三号宇航员顺利返航,以串式风筝为载体,由20 余位手艺人历时两个月才创作完成。其中主空间站采用与《龙头蜈蚣》相似的制作手法,全部由竹条扎制而成,高度和宽度均达到惊人的3.5 米。这也是潍坊风筝在题材上的创新,还原了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的场景,表达了潍坊百姓为祖国的强大感到无比自豪。风筝手艺人坚持守正创新,大胆将机械动力原理、数字技术与传统风筝技艺相结合。非遗传承人张效东擅长动态风筝制作,用齿轮与铁架代替传统竹条,集声、光、电等多种科技元素于一体。这也是潍坊风筝的现代创新派所关注的重点,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工艺助力传统风筝创新升级。潍坊风筝积极开展跨界融合,其与网络游戏《浮生为卿歌》、运动品牌匹克等都有成功合作案例。“跨界合作,让风筝这种传统文化焕发了更加年轻、更加国家化的魅力”,郭洪利说道。当下的手艺人越来越注重创意的重要性。如何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也能博采众长、推陈出新是潍坊风筝未来发展的关键点。
四、总结
习俗因传承而深入人心,文化因赓续而繁荣兴盛。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精湛的手工技巧,形成了潍坊风筝的乡土艺术风采。潍坊风筝承载着多样且浓厚的传统文化,虽其在传承过程中依然存在众多诟病,但其与现代技艺和新媒体的结合,可以助力非遗现代化传承创新与发展。传统手工风筝正不断承受现代机械化与商业的冲击,因此更需要推动优秀民间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水平,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让传统文化在时代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特色魅力,真正使得风筝非遗文化集聚百家之长得以延续,技艺得以传承,跟得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让潍坊风筝在蓝天白云下奋飞横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