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研究
2022-06-17张艳凤
张艳凤
(香河县人民医院儿科 河北 香河 065400)
新生儿黄疸是新出生28天的婴儿,其身体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使得胆红素提升,新生儿的皮肤、巩膜、黏膜以及粪便等变黄的一种疾病[1]。新生儿黄疸有很高的发病率,其病因是比较复杂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的病情轻,一段时间后可以自愈,但是病理性黄疸的时间长,发展速度快,容易反复,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新生儿出现智力障碍、中枢神经损伤等,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死亡。当前临床中主要通过药物、照射蓝光的方法治疗新生儿黄疸,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哭闹、抗拒等反应,影响治疗的开展,若不能有效的护理,容易出现眼罩脱落、皮肤受到损伤等情况,不仅会影响治疗,也会威胁患儿的安全。所以必须要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科学的护理干预,使黄疸可以快速的消退,并保证新生儿的健康。为此本次研究选取2019年8月到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对不同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8月到2021年8月我院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所有患儿经过诊断满足新生儿黄疸的标准,同时患儿家属知情本次研究。排除光疗照射禁忌者、先天性缺陷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以及严重感染者等[2]。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1例,女19例,日龄2-7d,平均日龄(4.4±0.2)d。体重3.1-4.2kg,平均体重(3.5±0.3)kg。实验中,男20例,女20例,日龄3-7d,平均日龄(4.3±0.4)d。体重3.0-4.4kg,平均体重(3.6±0.4)kg。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儿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对患儿进行补液治疗、保暖以及抗感染治疗等。并且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科学的进行用药。对患儿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儿则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科学评估病情。要认真接待患儿及其家属,由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对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评估,对患儿的胎龄、有无合并疾病等进行全面的把握。(2)营造良好病房环境。护理人员要为患儿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并对病房进行及时的通风、消毒,确保室内的温湿度合适。对患儿的精神情况要密切关注,如果患儿出现嗜睡、对拥抱反应迟钝等情况要及时的检查患儿,确认患者是否出现胆红素脑病,避免患儿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3)改变喂养方式。如果患儿是母乳性黄疸,需要暂停母乳喂养,通过人工喂养的方式缓解患儿的黄疸症状。如果患儿不是母乳性黄疸,可以适当的进行母乳喂养,但是患儿的母亲需要减少食用含有黄色色素的食物,比如胡萝卜、橘子等[3]。(4)科学进行皮肤护理。黄疸还会出现批复瘙痒的情况,为避免患儿出现抓挠的情况,护理人员和家属要在患儿床旁进行陪护照顾。对患儿的皮肤进行全面的清洁,保证患儿皮肤干燥,定期更换尿布、被单等,避免患儿出现感染、红疹等,应穿着纯棉衣物,减少衣物给患儿皮肤造成刺激感。(5)蓝光照射。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患儿,蓝光照射是最为安全、直接和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蓝光照射就是将患儿体内的脂溶性胆红素转变为水溶性胆红素,为体内堆积的胆红素找到出口,通过患儿的尿液、胆汁以及胎便等排出,以便改善患儿的黄疸症状。患儿在进行蓝光照射时,会出现明显的不显性失水,所以要额外的为患儿多补充一些水分。此外还需要保护好患儿的眼睛、肛门以及会阴等部位,避免由于照射而出现皮疹等情况。(6)排便护理。要注意对患儿的胎便时间、数量、颜色等进行观察[4],如果患儿24小时内无排便,需要对患儿的肛门进行按摩,以促进排便。(7)抚触护理。每日对患者进行抚触护理,抚触时间要控制在15min左右。抚触一般是在患儿沐浴或游泳之后进行。具体操作为,将新生儿放在抚触台上,由专业的护理人员进行抚触,利用温和专业的抚触油作为润滑剂。先抚触患儿的头部,然后在前胸通过画圈的方式进行抚触按摩,重点抚触按摩患儿的腹部,按照顺时针的方向轻轻的柔腹部,时间在3-5min[5],促进患儿的肠道蠕动。轻轻捋一捋患儿的手指,通过画圈的方式轻推患儿的手心,握住双手,按照关节旋转的方向轻轻的推动、旋转,对患儿的手腕、手臂、手肘、肩膀等部位进行活动,然后轻轻的从患儿的手臂缓慢的推向手心。抚触按摩患儿的脚底脚背,轻捋脚指头,握住患儿的脚掌以及脚踝,向腹部推进,当患儿的腿和身体呈现出蜷缩状时轻轻将患儿双腿向外打开,让患儿呈平躺的状态,反复进行5到10次。让患儿翻身,使其头部侧向一侧,30s后将头部侧向另一侧,防止患儿出现不适,通过画圈的方式轻轻的抚触按摩患儿的背部,最后轻轻的从肩膀推至脚底结束抚触,并为患儿穿戴好衣物。(8)游泳干预。每天保证患儿游泳一次,游泳前,护理人员要对患儿的肚脐做好防水保护,戴好游泳圈,将患儿缓慢轻柔的放入到37℃的温水中,让患儿自己在水中玩耍,护理人员做好监护,12min后将患儿抱起。
1.3 观察标准 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判断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儿的吃奶、睡眠全部正常,黄染情况消失,同时体内血清胆红素低于119.75μmol/L。有效:患儿的吃奶、睡眠基本上恢复正常,黄染情况大部分消失,体内血清胆红素为136μmol/L-171μmol/L[6]。无效:患儿的黄染情况无变化甚至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205μmol/L。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同时,对两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胆红素水平等进行观察记录。此外,对护理过程中不良情况出现的几率进行比较,不良情况主要包括眼罩脱落、溢奶、发热、皮肤损伤等。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比较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23.0,以χ2检验,P<0.05表明统计学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通过护理干预,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7.5%,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5.0%,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2.2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情况 在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胆红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情况
2.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实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新生儿中,新生儿黄疸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也被叫做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一般在新生儿出现7天内出现。若治疗不够及时,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就会严重升高,会让没有结合的胆红素通过血脑屏障,出现胆红素脑病,出现永久性的精神系统损伤,严重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尽管有些新生儿黄疸患儿不需要治疗就可以紫玉,但是依旧有很多患儿需要通过必要、及时的治疗才可以恢复健康。由于新生儿身体原因,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适,产生不良反应。对于生理性的黄疸,是新生儿身体血清胆红素的指标比较高,有研究表明,新生儿肠道胎便血清胆红素会达到80 mg/100 ml[7],若这一指标出现异常就会使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指标提高,从而出现黄疸症状。同时,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发育并不完善,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和粪胆原。特别是在新生儿感到饥饿时,胆汁分泌量就会降低,出现黄疸。通过对黄疸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要保证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能量,使其形成正常的均匀,并减少胆红素的吸收。临床中常通过药物或蓝光照射的方法治疗黄疸,蓝光照射的方法可以降低患儿的血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患儿的Y蛋白含量,使游离胆红素的结合得以增多,减少黄疸出现的几率,减少肠肝的循环,实现利胆的效果。
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时,还应给予必要的早期护理,使护理效果得到提升,减少疾病的病发率,并有效的控制疾病发展。有研究表明,将早期护理应用到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中,能够帮助新生儿恢复健康。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早期护理能够促进患儿血液循环,使患儿的肠胃蠕动得以改善,提高胰岛素的分泌量,释放患儿的胃肠道激素,让患儿的新陈代谢得以提高。早期护理中的抚触治疗能够激活患儿的感觉神经,让患儿的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活性得到激发,将胎便、多余的血清胆红素排出体外,防止小肠再次吸收血清胆红素。促排护理能够是胆红素通过胆汁、尿液等方式排出,减少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患儿的护理有效率为95.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的首次排便时间、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后总胆红素水平等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50.%、2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新生儿黄疸的症状,让新生儿恢复健康。
总而言之,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对其进行全面的护理,可以让患儿的黄疸快速消退,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使患儿恢复健康,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