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分析

2022-06-17陈伯乐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慢性病依从性

陈伯乐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河南 安阳 455000)

在我国卫生工作开展过程中,慢性病防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糖尿病、脑卒中、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在社区中非常多见。慢性疾病的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所以需要高度重视慢性病的健康管理工作[2]。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社区收治的140名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人。观察组男3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24±7.36)岁;对照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18±7.26)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常规管理对照组。加强对观察组的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1)将健康档案建立起来。由于患者人数比较多,所以在进行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之前,需要划分小组。对患者的疾病史、病程、慢性病类型等基本资料进行充分了解,以便将健康档案建立起来,对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风险评估。(2)健康宣教。为促进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效提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知识宣教,社区护理管理可以利用播放视频、发放健康手册、组织讲座等形式向患者详细讲解各类慢性病的相关知识,主要内容有自我防护措施、疾病预防措施、运动锻炼、膳食结构等。同时,也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健康知识竞赛等方式,让患者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使其更加深入地了解慢性病,并对健康管理的重要作用具有充分的认识。(3)针对性指导。全面整理患者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对其自我管理工作的实施状况仔细调查,准确评估影响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从患者的具体情况出现,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医学咨询服务。

1.3观察指标

(1)治疗依从性;(2)管理满意度;(3)对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得分越高认知程度越强;(4)运用QOL评分量表[3]评价生存质量。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治疗依从性: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依从性【n(%)】

2.2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健康知识认知程度评分分)

2.4生存质量:观察组干预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存质量分)

3 讨论

在国家公共卫生规范中,糖尿病、高血压是重点防控的两类慢性病,在老年人群中,这两种疾病也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具有不同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其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存在一定的差异。老年人在社区中属于一个特殊群体,所以需要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教育模式[4]。

慢性病的防治具有长期性的特点,且任务艰巨,为了将此项工程做好,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和变革。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依旧有诸多的困难存在。为了防治和改善人们机体受慢性病的侵害,需有效结合社区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使社区居民控制和防治慢性疾病的意识有效提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融入健康管理,不仅能够有效转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模式,还能够转变其服务内容,进而在保障社区居民身体健康中发挥显著的作用。除此之外,健康管理还能够优化临床决策,可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状况,纠正其不良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进而获得理想的防治疾病的效果。利用健康管理可充分地利用和融合诸多的医疗资源,使人们能够对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充分了解并准确识别,进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保障生命健康[5]。本文结果显示,在治疗依从性、健康认知及生存质量改善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慢性病防治中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能够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管理满意度,提升其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慢性病依从性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防、养结合”服务模式的探索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应再上层楼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