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

2022-06-17马婷婷丁喜珍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卧床出院康复

马婷婷 丁喜珍

(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 江苏 扬州 225200)

受我国人口年龄分布特点的转变,老年人数量明显增多,进而导致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对于脑卒中患者多数医院建议患者在疾病稳定后回家进行康复治疗,但是其中包含大量生活不能自理甚至是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进而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对患者院外机体康复造成不良影响[2]。因此对于脑卒中患者,特别是需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院外延续护理非常重要,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完善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促进患者功能康复[3]。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分析其在出院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评估患者心理以及生理方面的生存质量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7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62-78岁,平均年龄(73.1±,1.5)岁,其中脑梗死患者29例,脑出血患者18例。研究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9例,年龄66-79岁,平均年龄(73.6±2.2)岁,其中脑梗死患者30例,脑出血患者17例,在年龄、性别以及患者损伤类型方面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一般资料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入组患者均为脑卒中患者;(2)患者损伤类型主要为脑梗死或脑出血;(3)患者年龄高于65岁;(4)患者需长期卧床或大部分时间卧床;(5)出院时评估患者压力性损伤Waterlow评分高于15分;(6)患者或其家属对于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1)患者出院时已存在压力性损伤;(2)患者存在精神障碍或沟通障碍;(3)患者伴有恶性肿瘤;(4)患者预计生存期在3个月以内;(5)患者体质较弱无法配合本次研究。本次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在患者出院前为患者进行长期卧床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措施宣教,发放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宣传手册,并在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知道措施。

1.2.2 研究组患者接受延续护理干预,具体如下:出院前相应干预措施与对照组一致,然后为患者进行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①在患者出院1周以内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对患者家庭支持情况以及家居环境进行评估,对患者家属、照护者以及患者进行香瓜并发症语法宣教,是其对于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增加患者对于压力型伤害预防目的、预防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了解,指导患者对自身能力进行判断,给予患者改变现状的决心[4]。结合评估情况与患者以及其家属进行动机性访谈,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疾病康复训练。②为患者制定院外康复计划,进而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对陪护热暖进行培训,知道陪护人员如何正确区分压迫皮肤与周围皮肤的差异,为患者进行翻身,确保每两小时进行1次,以免局部压迫早曾压疮,告知家属可以使用橄榄油、茶油或润肤油等介质为患者进行关节压迫部位按摩,按摩时间为10分钟左右,早晚各进行1次[5]。在患者每次大小便后,应当立即对患者皮肤进行清洁,采取一定防护措施,避免皮肤接触大小便。在受压部位严重区域为患者放置软垫,降低组织压迫[6]。对于发生压力性损伤患者应当对其伤口进行清洗,为患者外敷促进伤口恢复的药物。每月至少进行两次随访,评估患者压力型损伤预防措施了解情况,并根据患者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改正[7]。为患者制定营养补给方案,对患者每日进食量以及排泄量进行测量,并为照护者发放食物水分换算表,知道照护者如何准确进行饮食日记记录,进食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可以少食多餐,降低患者卧床期间肠胃压力。对于使用鼻饲管进食患者,应当保证患者出入量平衡,控制患者十五中盐的摄入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多进食新鲜蔬菜,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8]。为患者制定运动康复方案,为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并进行动作示范,告知患者运动康复训练对于其摆脱长期卧床的重要性,并在患者运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进行按摩,在每次随访时对患者运动训练情况进行评估,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训练轻度,由最初的床上运动,逐渐过渡到下地,走路以及上下楼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可以根据患者家庭情况建议其购置摇床,方便患者坐起,每日卧床时间在8小时左右,其中包含7小时为夜间,在对患者进行训练时,针对患者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时疏导患者情绪,鼓励患者坚持锻炼[9]。告知患者每2小时为患者进行一次体位调整,可以通过了解患者喜好为患者制定适合的娱乐活动,是患者接受康复治疗的积极性提高。③可以组织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群组活动,邀请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分享,互相分型预防压力性损伤心得,提高患者康复信心以及预防措施掌握。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其损伤情况进行评级划分。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进行评估,本次研究所用量表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共包含条目29个,分为1-5及,分别赋值1-5分,得分越高证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好,本次研究选取其中生理领域以及心理领域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疑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会中分析,对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行为能力进行评估,采用肢体FMA评分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估,运动恢复情况与患者得分呈成比例关系,对患者日常行为能力采用改良Barthea指数进行评估,患者日常行为能力与患者得分呈成比例关系。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分析

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比(例,%)

2.2 生理领域生活质量分析

研究组生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 生理领域生活质量对比

2.3 心理领域生活质量分析

研究组心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3。

表3 心理领域生活质量对比

2.4 FMA评分以及Barthe指数分析

研究组FMA评分、Barthe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4。

表4 FMA评分、Barthe指数对比(分,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为实施延续护理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38.3%,这一数据结果说明,在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中,压力性损伤具有非常高的发生。在对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干预后,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概率为10.6%,这一结果说明,对长期脑卒中患者实施院外延续护理可以降低患者在卧床期间所发生的压力性损伤概率,促进患者机体康复。在实施延续护理期间,对卧床脑卒中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的全面指导,帮助患者以及配合着进行预防压力性损伤计划,对陪护者的日常错误护理行为进行纠正,对患者以及其照护者的潜能进行激发,提高其在预防压力性损伤时的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院方通过延续护理使患者在出院后依然可以接受来自于院方的护理干预,进而保证患者出院后可以接受更加专业、优质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疾病康复。结合患者自身家庭条件、身体情况等为患者制定更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通过设立交流活动以及开通咨询途径等方式,使患者可以及时向院方反应疾病康复情况以及压力性损伤预防情况,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微信等方式获取患者相关疑问,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指导,进而达到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目的。因本次研究纳入对象为长期卧床患者,因此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时,将重点放于患者生理领域以及心理领域,患者因外出较少,特别是居住楼层较高又缺乏电梯的患者,因此并未对患者社会关系以及环境领域等方面的生存质量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对两组患者肢体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FMA评分、Barthe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说明,在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预防时会为患者进行肢体活动以及功能锻炼,进而促进患者肢体康复,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促进患者早日摆脱长期卧床的困扰。

综上所述,对于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对其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院外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使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可以再临床中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卧床出院康复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