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探析

2022-06-17赵文君赵文蕾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优良率全程入院

赵文君 赵文蕾 冯 怡

(1 莱州市人民医院 山东 烟台 261400 2 莱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261400)

糖尿病属于常见病、多发病范畴,现今,在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不断变化的前提下,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快速增加,且患病年龄越来越年轻,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多由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导致,遗传因素虽然能够提高患病率,但并不代表只要存在遗传因素便一定会患病,大多数情况下,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糖尿病[2]。其中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为不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如营养过剩、缺少运动、暴饮暴食等[3]。加上目前糖尿病无法治愈,只有通过各种药物良好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非常重要,可将血糖维持在一定范围内,避免因为高血糖诱发血管、神经病变,出现各种并发症[4]。促使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前提为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当足够了解糖尿病以及其危害性,才会有意识在生活中养成良好习惯,做到规律饮食[5]。基于此,探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患者视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6例。参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34-69岁,平均(48.04±4.13)岁,病程1-8年,平均(3.79±0.75)年;实验组中男性24例,女性22例,年龄34-68岁,平均(48.01±4.09)岁,病程2-8年,平均(3.83±0.76)年。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属于糖尿病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此次研究;③医学伦理委员会对研究表示允许;④均为1型或是2型糖尿病患者,无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排除标准:①不属于糖尿病诊断标准;②不愿意参与此次研究;③认知障碍患者;④重大器官功能障碍患者;⑤缺少临床资料。

1.2方法

参照组仅进行一般护理,未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在一般护理中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1)一般护理:①病情监测;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病情监测,观察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以判断药物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监测期间出现任何异常,如血糖过度升高,应该立刻告知医生,同时积极找寻导致异常的原因,展开处理。除监测血糖外,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行动等,因为尽管均为糖尿病患者,但由于血糖水平不同,临床症状存在差异,对病程较长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监测,提高重视。②用药护理;当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口服和注射制剂两种,根据不同的用药方式,护理人员需要详细告诉患者具体的用药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如口服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等,注射制剂的操作方法、用药时间等,防止出现不良反应。③环境管理;对病房进行一般管理,定期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提供各种生活用品,每日对病房、病床整理,保持地面干净整洁。对年龄稍大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可贴警示标语,避免摔倒。调整室内温度与湿度,让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治疗。④心理干预;许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后,心情多郁闷,容易出现负性情绪,加之为控制血糖水平,需要长期用药,进一步加重负性情绪。护理过程中应该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情况,主动交谈,适当鼓励、支持,引导逐渐树立治疗信心,保持良好心态。

(2)全程健康教育模式:①入院前健康教育;入院前健康教育主要指就诊时的健康教育,不少患者虽然病程不短,却对糖尿病没有过多了解。另外,糖尿病前期症状不明显,没有严重的不适症状和临床表现,当出现不适症状后,病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因此,大部分患者在就诊前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低,为帮助正确认识糖尿病,在后期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入院前健康教育具有关键作用。护理人员需耐心对患者讲解糖尿病病理知识,如不同进程的临床症状、发病原因、血糖过高的危害、治疗方式等,使患者对糖尿病和自身病情有一定了解。②入院后健康教育;入院后及时为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同时结合手册再次讲解糖尿病有关知识,讲解时语速不要过快过慢,声音洪亮,尽量用贴近患者生活的话语,且引导提出疑惑,正确解答,让其对糖尿病有更加全面的认识。由于患者不是专业的医护人员,讲解后如果不进行巩固很容易遗忘,可提醒随时翻阅健康宣传手册。重点讲述健康生活饮食的重要性,禁止抽烟喝酒,以清淡饮食为主,最好不要食用硬质食物,为增强体质,可适当展开运动锻炼,避免激烈运动,以散步、慢跑等为主。③出院健康教育;出院前再次对患者和家属强调健康生活饮食的重要性,集中展开健康教育,提醒定期复查,严格按照规定用药,不要更改药量或是因无明显症状而停药。与患者保持联系,进行电话随访,或者是通过添加微信、QQ建立健康教育群组,在群内定期推送关于糖尿病的文章或视频,在线解答疑惑。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指数和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用自制的健康知识问卷表调查,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60-89分为良好,59分及以下为较差,优良率为优秀率与良好率之和;护理满意指数用自制的问卷表调查,满分为10分,8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4-7分为一般满意,3分及以下为不满意,满意指数为非常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之和;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分别在护理前后采集静脉血检测。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5.65%高于参照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84.78%,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比较[n,(%)]

2.2两组护理满意指数比较

实验组护理满意指数97.83%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指数86.96%,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指数比较[n,(%)]

2.3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实验组与参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与参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下降,其中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上升,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果不有效控制血糖,当病情发展到出现并发症时,将造成对应器官受损,如糖尿病足、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等[6]。此外,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无法良好对抗升糖激素,十分容易引起血糖升高[7]。所以,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正确的护理方式也非常重要。

此次研究将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与一般护理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干预后,实验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95.65%高于参照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84.78%,实验组护理满意指数97.83%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指数86.96%,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参照组。说明在一般护理中采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护理满意指数和控制血糖水平有明显优势。这是由于一般护理只是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实施监测病情、用药护理、环境管理和心理干预,没有认识到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如今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两种糖尿病尚不能完全治愈,只能借助药物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病情愈加严重[8]。在长期治疗中,患者极易出现烦躁等负性情绪,很难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出现停药、随意更改药量等现象,且由于缺乏糖尿病相关知识,没有形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造成血糖控制效果不佳[9]。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自身病情和糖尿病更加了解,进而促使按照医嘱用药以及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分别从入院前、入院后和出院三个阶段实施,每个阶段的教育内容虽有所不同,却紧密联系,环环相扣。陈珺[10]在研究中也表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形成良好的血糖控制习惯,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此次研究结果吻合。

总而言之,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明显,不仅能够让患者掌握更多关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提高护理满意指数,而且血糖控制效果佳。

猜你喜欢

优良率全程入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入院教育指南(2021年版)》解读
全膝置换术后再入院可以预防吗?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