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中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的影响分析

2022-06-17刘冬洁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电解质肝功能重度

刘冬洁

(临淄区金岭卫生院 山东 淄博 255410)

医院实验室在检查工作开展中,会遇到标本溶血的情况。不少研究表明,在送检过程中若未能结合依据、规定送检,或者是操作不合理将会导致标本溶血[1]。出现溶血的标本,理化因素会转变,使得标本内的检验指标波动,导致检验精准度下降。疾病诊断内,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属于关键判断标准,作为临床常见检验指标,若血液样本已经溶血,将会使得指标数值产生波动,为医生疾病诊断增加难度。标本溶血现象产生原因在于,检验操作错误、采血不当等,一旦溶血发生之后,其红细胞会被损坏,使得血细胞内的物质,在血清样品内呈现特殊红色[2]。这也是生化检验内的常见干扰因素,溶血会对检验精准性产生影响,在血小板、白细胞与红细胞被破坏后,细胞内的成分会释放,若成分与细胞内浓度不一致,则会影响血浆内的成分浓度,使得监测结果改变。针对此,本文主要分析生化检验内,溶血是否会对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产生影响,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时间段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均为健康生化检验人员,总计300例,男性160例、女性140例,年龄为18-45岁,平均(34.69±2.79)岁。

纳入标准:①送检期间未见明显溶血现象;②未见凝血块;③外周血样本未见污染。

排除标准:①患者机体存在严重疾病;②毒血症合并患者。

本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同意,获得批准文书,合法;患者及家属知晓,自愿参加,研究合理。

1.2方法

朝送检标本内,加入2mL抗凝剂,离心半径为10cm,离心速度为1000r/min,电解质、肝功能、血脂指标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择罗氏公司检测试剂盒,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器由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提供。ELISA法检测前体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和肌钙蛋白l(CTnl),试剂由罗氏检测公司提供,相关配套设施由南京凯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溶血操作:搅动血块,促使标本产生溶血反应,在3000r/min速度下,持续离心10min,肉眼观察发现血清为淡红色。使用血球分析仪,检测血红蛋白(HGB)浓度。依照血红蛋白(HGB)浓度分组,轻中度组血红蛋白(HGB)浓度≤4g/L,重度组血红蛋白(HGB)浓度>4g/L。

1.3评价指标

对比分析溶血前后,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

电解质:钾(K)、钠(Na)、氯(CL)、钙(Ca)浓度

心肌酶:肌钙蛋白(cTnI)、前体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肝功能:总蛋白(T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指标水平变化的具体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统计学软件为SPSS22.00,计量资料为溶血前后电解质,心肌酶,肝功能,血脂指标检验数值,T检验。以<0.05作为统计学界定,判断指标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溶血前后电解质水平

溶血前与溶血后,电解质水平K、Ca、CL水平增高,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P<0.05;Na水平溶血前后对比,未见差异,P>0.05,见下表1。

表1 对比溶血前后电解质水平

2.2 对比溶血前后心肌酶水平

溶血前后对比,心肌酶水平CK、CK-MB、NT-proBNP、CTnl指标增高明显,重度增高最为显著,P<0.05,见下表2。

表2 对比溶血前后心肌酶水平

2.3 对比溶血前后血脂水平

溶血前后对比,血脂水平TC、TG明显增高,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P<0.05;血脂HDL-C、LDL-C指标水平未见差异,P>0.05,见下表3。

表3 对比溶血前后血脂水平

2.4 对比溶血前后肝功能水平

溶血前后对比,ALT、TP、AST指标水平明显提升,重度组高于轻中度组,P<0.05,见下表4。

表4 对比溶血前后肝功能水平

3 讨论

医学上将溶血现象划分为体内溶血、体外溶血两种,体内溶血与配型不合输血、药物、手术指标关系密切,体外溶血与冻疮、遗传、活化剂污染等有关。溶血现象会对生化检验造成负面影响,对不同指标的影响机制各不相同。

血液标本存放时间、采血管类型差异,均会对标本采集内血细胞溶解产生影响,导致总血红蛋白浓度增加。血细胞溶解阶段,可见明显的理化因素变化,细胞内的不同离子会释放,并进入到血液内,使得细胞肌钙蛋白,线粒体代谢产物大分子结合物质上升。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送往检验样本1135份,溶血样本139例,样本溶血率为25.0%以上。深究发现,采血之后环境温度并不稳定,运转过程内若运转时间较长等因素,将会导致溶血发生率增加[3]。长期随访研究表明,随着溶血样本检测值数值的上下波动,指标精准度也会变化,检测可靠性较差。

电解质K、CL和Ca指标可反应患者是否存在衰竭代谢、电解质紊乱等,在血细胞溶解内,其指标会大量释放,血浆内磷酸盐、碳酸盐(不同浓度)会对系统产生缓冲作用,会对电解质波动进行中和。进而,就不同电解质检测指标变化,学术界有着较大的争议。本研究结果表明,溶血之后,样本内电解质指标对比,K、CL、Ca与溶血前对比数值增加,重度溶血组K、CL、Ca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数据表明,溶血样本会对电解质K、CL、Ca指标产生影响,但并未发现会对Na指标产生影响。究其原因,认为细胞外Na水平较高,细胞内的少量Na外流之后,不会对Nas数级量产生影响,数级量不会发生任何改变,表明Na水平稳定性较强。K、CL、Ca指标改变考虑与细胞 分解之后细胞质内、细胞内质网内离子释放有一定的关系。

CK、CK-MB、NT-proBNP、CTnl指标是反映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检测意义显著。本研究表明,标本溶血之后,心肌酶变化十分明显。

杜永光,李伶俐[6]学者搜集235分溶血标本检测结果,最终发现溶血之后,CK上升25.0%,CK-MB上升30.0%,可见随着时间的延长,溶血程度也不断增加,CK-MB、与CK指标变化最为明显。本文研究也表明,溶血后与溶血前对比,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前体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和肌钙蛋白l(CTnl)水平指标升高,重度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可见两者结论基本相似。基于此可得知,长时间同学会导致血浆内的心肌酶谱出现异常,溶血之后,随着血浆的结合,会促进心肌谱酶的释放。

本研究表明,溶血前后对比,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蛋白(TP)水平增高,重度组高于轻度组、中度组,P<0.05。从机制上分析,ALT、AST和TP相关因素包括:①在学细胞内,ALT、AST和TP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为相关程度表达,在溶血发生之后,随着线粒体膜通透性增加,使得三项指标加速释放[7];②溶血阶段,继发性血浆细胞处于不同的富集状态,会促进内质网、线粒体的应激,导致指标数值波动。

本研究发现,溶血前与溶血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增高,重度组高于轻度组与中度组,P<0.05;溶血前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比未见差异,P>0.05。可见,HDL-C、LDL-C检测稳定性,可为溶血过程提供可靠的参考数值。

综上所述,在生化检验阶段,标本溶血对样本电解质、肝功能、血脂与心肌酶等指标检测会产生影响,对患者血清内HDL-C、LDL-C指标影响不大,详细机制需要进一步探寻,并加大临床研究力度。

猜你喜欢

电解质肝功能重度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Sn掺杂石榴石型Li7La3Zr2O12固态电解质的制备
NASICON型微晶玻璃电解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判断强弱电解质的四种经典模式
宫斗剧重度中毒
2016年贵州高考电解质溶液试题赏析
重度垂直系列之一
有壹手快修:钣金领域的重度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