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的临床疗效

2022-06-17王忠清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脑梗塞针灸康复

王忠清 吕 艳 李 杨 高 波

(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中医老年病科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椎基底动脉或者分支产生闭塞现象,就会造成人体的后循环脑梗塞。后循环脑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一种,该疾病有着非常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由于该疾病史椎基底发病,而椎基底位于患者丘脑、内囊、脑干等地方,所以当患者出现后循环脑梗塞现象之后会产生眩晕、眼球震颤、饮水呛咳、肢体运动障碍等临床反应,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1]。在后循环脑梗塞发病之后需要尽快接受治疗,该疾病发病急、快,如果发病时没有采取及时的治疗,很有可能会危及生命。在临床上后循环脑梗塞有三种治疗方法,即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但是无论哪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都无法证实能够改善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自然病史[2]。在我国中医学临床研究中则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特别是针灸治疗。近些年脑反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也较为广泛,该方法是一种生物反馈治疗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将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法来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并且分析那种方法治疗效果显著,其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后循环脑梗塞患者40例进行观察治疗,将40例患者使用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针灸康复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针灸康复治疗法的基础上加之脑反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2~70岁,平均年龄为(62.57±5.63)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约42~64岁,平均年龄为(57.24±4.02)岁。参与本次观察的患者均签署同意书,且本次治疗观察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重大疾病或慢性疾病患者;③严重精神病患者;④非首次发病者;⑤合并感染患者;⑥脑瘤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即抗感染、颅内压控制、营养神经、纠正电解质失衡等常规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使用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针灸康复治疗。患者在病情急性期的时候,对患者采用针灸进行治疗,选穴在百会、曲池、神庭、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上,先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采用50毫米的针进行针刺,注意针要与皮肤呈15度角的方向刺入,深度大约在1寸到1.5寸之间,捻转进入,进行一分钟捻转,十分钟后再进行捻转,留针25分钟到30分钟。每日进行一次治疗,一周为一个疗程,共进行三个疗程[3]。

1.2.2观察组患者使用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其针灸诊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脑反射洗治疗时设置参数设置为:刺激:180~290V;强度80~110V,每日进行一次治疗,连续治疗三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运动性能、不良反应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其中,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治疗前后运动性能采用我院自拟量表,每项满分50分,得分越高表示治疗效果越好;整体治疗效果越高表示效果越好;不良反应率越低表示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n代表例数;生活质量、治疗前后运动性能评分使用t和“ˉx±s”表示计量资料,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整体治疗效果使用x2和%表示计数资料,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运动性能评分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与运动性能评分均有提高,但是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5.79±3.14)分,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40.72±3.06),观察组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性能评分为(40.94±3.64)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运动性能评分为(35.22±2.71)分,观察组患者运动性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运动性能评分对比

2.2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1例患者皮肤红肿,对照组3例患者皮肤红肿;观察组无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对照组5例患者出现消化道反应;观察组1例患者皮肤干裂,对照组2例患者皮肤干裂;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2.3观察组和对照组整体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8例患者改善明显,12例基本治愈,没有无效患者,总治疗率为100%;对照组患者6例明显改善,9例基本治愈,5例无效,总治疗率为75%。观察组患者的总治疗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对比[n(%)]

3 讨论

在临床观察中,后循环脑梗塞一般起病比较快、急,患者的病情通常比较严重。现在临床治疗阶段,经常会采用接入动脉取栓货真静脉溶栓的方式对患者经行治疗[4]。但是使用以上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话,在之后恢复治疗中会给患者留下或多或少的功能性障碍,这些副作用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非常大的不便,还会给其家庭带来经济负担。后循环脑梗塞是患者的椎基底动脉闭塞所引起的疾病。该病会导致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性坏死。病程延长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5]。后循环脑梗塞在药物治疗上,效果不明显也不理想,手术会给患者之后带来很大的运动障碍,所以在临床上需要一种既安全又可靠的方法进行治疗。针灸是我国中医学上最传统的治疗方法,脑梗塞在中医学上被称为“中风”,是由于患者脑内气血不畅产生淤堵、气血瘀滞等原因造成的。中医学上讲究不通则痛。该病具有骤发、间狭的特点,所以要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疏通患者经络。针灸康复疗法是通过用针刺患者部分穴位,刺激经络,改善患者体内淤堵的情况,将经络通畅,血气流通性变好,疏通受阻的部位,通则不痛。在临床试验中,针灸可以将患者后循环脑梗塞发病之后的脑细胞进行唤醒作用,使脑细胞恢复之前的活性[6]。

近些年来很多临床试验证明我国中医针灸康复疗法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比较令人满意,而脑反射治疗是一种脑功能反射治疗,在临床工作原理是次生物学和生理学以及临床脑病为基础的治疗方法,作用于对脑细胞产生刺激。在现在阶段中,我国国内已经有专家使用脑反射治疗后循环脑梗塞患者,其效果令人满意。为了进一步证明脑反射治疗和中医康复针灸治疗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治愈效果,我院在本次研究中将进行深入的探讨。在本次观察实验中,观察组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整体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说明脑反射联合中医针灸康复疗法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果确实比单一治疗的效果好,这也说明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使用脑反射联合中医针灸康复治疗更加有效安全。其原因可能是后循环脑梗塞患者因为脑部缺血缺氧造成部分脑组织因为缺血而部分性坏死,并且对相应的神经系统和机体体征造成影响,在发病初期最受影响的是能量代谢,但是随着病程延长,最后结果可能变为神经元软化,造成患者的死亡。有专家研究表示,在人体正常生活中,有一些脑细胞是处于休眠状态的,当因为病理因素使中枢神经受到伤害时,可以适当性的调动这些细胞进行替补作用,取代被破坏的中枢神经组织,使已经收到损坏的组织重组。除此之外在患者发病之后,周围的病灶还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如果恢复脑细胞的血氧供应,造成损坏的细胞是具有可逆性的。脑反射治疗仪是国内首创的先进治疗仪器,可以直接作用于人体颅腔的病变部位,利用脑部能量的反射改善颅腔中的脑部微循环,加快休眠细胞重新建立神经通路,加快侧支循环建立,从而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智力障碍、语言功能的恢复[7]。后循环脑梗塞在中国古代医学中有相关性的记载,该病的主病在于心肝肾等脏腑功能的失调和正气亏损,气血虚,外邪在此种情况下趁虚而入,导致人经脉中产生淤堵,肌肤失养,肝阳上扰。该病的主要病机就是气滞血瘀、血气受阻,该病具有骤发、火热、酷烈、间挟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善变的特性。该病不容易治愈,治疗则是要以顺行血气和活血化瘀为目标原则。在针灸中腧穴最为重要,是人体气血汇聚的主要穴位,通过使用针刺的方法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能够发挥疏通经络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相关研究报道中,说明了针灸是一种良性的刺激,能够使皮下脑循环改善,进而达到改善脑部的血氧供应。通过针刺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头部穴位,能够压迫病灶,使原本在脑部休眠的细胞产生兴奋作用,从而达到恢复活性,重新建立组织[8]。脑反射治疗联合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使用可以相互作用,内外并施发挥作用机制,从而使患者的脑细胞恢复,促进患者的脑神经恢复,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脑反射治疗联合中医针灸康复疗法比单一治疗方法更能加快后循环脑梗塞患者的恢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而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脑梗塞针灸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后吞咽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
针灸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