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2022-06-17刘玉芹时春玲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肝炎专科人性化

刘玉芹 时春玲

(日照市人民医院 山东 日照 276800)

在患有急慢性重型肝炎后,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外,还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尤其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负面情绪,继而对患者的治疗极为不利[1],因此,选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以保证疾病治疗的效果,是非常有必要的。现本案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所接诊的31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予以人性化护理,并对另外31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并且进行组间比较,以探析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实践价值。现将研究情况说明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到2021年12月所接诊的62例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作为观察主体。按入院前后顺序,将上述观察主体分成两个小组,分别为常规组、观察组。常规组31例,男22例,女9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为(39.57±5.05)岁。观察组31例,男23例,女8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28岁,平均年龄为(40.28±4.97)岁。比较上述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展开组间比较研究。

纳入标准:均符合临床急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意识清醒,可正常交流。

排除标准:肿瘤患者;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异常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常规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没有固定的专科护士,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宣教,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及症状加以监测;叮嘱其在治疗期间需注意的事项。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固定一位专科护士,该护士对该组患者采取连续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如:(1)人性化心理护理:固定的专科护士每天与患者交流、互动,了解其是否存在心理问题;若发现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应及时予以心理疏导。专科护士针对患者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对其进行相应的疏导,如对青年人可能会担心患有重型肝炎会影响升学、就业,针对这一问题,可向患者说明现今社会支持系统完善,不会影响升学与就业;同时,还能采取疫苗接种的方式阻断传播,因此也不会对婚恋造成影响。针对一些老年患者,可鼓励家属多关心、多陪伴患者,使其切实感受到来自亲人的陪伴及支持,同时,对患者所提出的一些要求,尽可能满足。除上述方式外,还引导患者多观看一些轻松愉悦的视频、倾听音乐等,以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2)人性化饮食护理:重型肝炎患者在饮食上需选择容易消化,且含有丰富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多食用含有较高热量且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以满足身体所需。肝功能受损严重者,其肝脏代谢可能出现异常,因此需叮嘱其此阶段不可摄取过量蛋白质,在其病情改善后,才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若出现肝功能衰竭,应叮嘱患者保持低脂饮食,且不可食用含短链脂肪酸的食物,以防肝性脑病的发生。重型肝炎患者要严格戒酒,治愈后也要长期戒酒。专科护士每天观察病人的饮食量、质、饮食搭配,出现饮食偏差及时给与指导,每日观察病人饮水和大小便情况,防止出现便秘、腹泻,少尿等情况。(3)人性化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舒适的病房环境,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扫,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室内有异味;在病房内摆放一些绿植、花卉,放置一些书籍,以便患者消遣娱乐,使其保持舒畅的心情。按时对病房及相关物品进行消毒杀菌处理。(4)人性化用药护理:专科护士在每次用药前都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用药期间需要忌口的食品,简单的药物配伍禁忌;向其说明遵照医嘱用药的意义,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用药的目的和用药注意事项,知晓用药的重药性,并能够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专科护士将用药方法、用药时间等信息,制作成表格,张贴在病床醒目处,以提醒患者定时定量用药。有时还要向患者说明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使其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避免在发生不良反应时过于惊慌;同时,向其说明正确处理不良反应的应急方法,护士每天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发现误服,漏服药等情况及时处理,护士随时检测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及时反馈给主管医师。

1.3观察指标

选用焦虑自评量表[2-3](SAS评分),判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症状变化情况。此评分分界值为50分,高于此分界值,则表明患者存在焦虑症状,且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另外,选取抑郁自评量表[2-3](SDS评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症状变化情况。此评分分界值为53分,高于此分界值,则表明患者存在抑郁症状,且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分析,两组护理前SAS、SDS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自身干预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比常规组干预后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对照分)

3 讨论

重型肝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严重的肝脏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大量肝细胞坏死;一旦患有重型肝炎,将出现腹水、厌食以及重度乏力等症状,且极易引起肝衰竭,最终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影响[4-6]。一般建议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尽量减少肝脏的负担,也应该要尽量减少体能的消耗。通常患者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检测,从而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平时应该要注意营养的补给,适当补充维生素,从而维持机体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临床上可将此病分成不同类型,如急性重型肝炎、慢型急性肝炎等。在患有重型肝炎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继而影响其疾病治疗的积极性与配合度,最终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加强对急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是不容忽视的[7]。人性化护理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护理模式,其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所需,为其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8]。如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可依据其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又如为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较好的休息,并且消除其陌生感,可为患者准备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为保证患者营养所需,可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

在此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优于本组护理前及常规组护理后,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对急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肝炎专科人性化
《世界肝炎日》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基于人性化的养老建筑设计分析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