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2-06-17王利华

健康之友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疾病

王利华

(山东省新泰市宫里镇卫生院 山东 泰安 271214)

高血压在我国十分常见,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慢性疾病,与多种因素相关,饮食、年龄、遗传等因素被认为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是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常会导致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并且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主要通过用药治疗进行病情干预,科学的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和身体的健康状态至关重要[2]。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疾病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每个患者的护理问题不同,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身心需要,因此,护理学科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强调护理工作需要注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整体干预的护理模式,以护理程序为指导,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开始,针对患者的护理问题进行综合评估,进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身心一体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干预主张护理工作需要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在生物-心理-社会的护理背景下,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更加能够突出人文关怀。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我院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情况进行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全部样本,随机数字表法将两组患者随机平均分配,经分析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均为(P>0.05)。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年龄在50-85岁之间。纳入标准:患者神志清楚,能够配合护理工作,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患者本人对研究情况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者存在其他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器质性疾病,例如:肾脏疾病患者存在的肾性高血压等;患有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者精神心理疾病等无法配合护理工作等。本次研究资料已经上报医院,获得书面批准。两组患者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配,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见下表:

表1 研究患者的基础资料

1.2方法

对照组5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按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常规进行,主要包括:入院宣教、医嘱执行、用药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文书书写等内容。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首先组建综合护理干预小组,由护士长、责任护士以及辅责护士组成,人数在3-4之间,首先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相关理论知识培训,所有人员考核合格以后开始工作。首先根据每名患者的病历资料梳理患者的护理问题,针对患者的实际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根据护理措施实施后的效果针对性的调整护理内容。心理疏导:心理状态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先通过护患之间的一对一沟通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患者的舒适度以及社会角色、家庭角色、治疗情况、对疾病的看法等多方面的信息,了解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疏导。对于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而言,主要的心理问题有焦虑、恐惧甚至抑郁,护理人员多以治疗效果良好的案例激励患者或者组织座谈会,让患者通过疾病治疗和护理经验分享的方式交流心得以及配合护理工作的技巧。针对存在抑郁的患者,首先引导患者找到自己的价值,包括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的承担等,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和家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引导患者调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帮助患者融入到家庭和社会当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制定业余活动计划和工作计划等。对于焦虑的患者,首先找到患者的焦虑来源,给予患者疾病知识宣教,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以及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方法,介绍治疗效果理想的案例等,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学的技巧,对抗焦虑,例如:想象放松疗法、轻音乐疗法等。健康教育:开展疾病相关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对疾病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患者自我检测和科学的饮食控制,特别是钠盐的限制,运用视频、动画片等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的方式让患者充分掌握疾病相关知识,特别是让患者意识到疾病治疗和科学护理、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纠正患者的误区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让患者在注重疾病治疗的同时,也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自己的身体状况。饮食干预:对患者日常饮食习惯、病情进行评估,告知患者要以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以及低钠盐的食物为主,杜绝烟酒,切记暴饮暴食,保持大便通畅,多摄取蔬菜和水果等富含蛋白质和粗纤维的食物。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慢跑、打太极、八段锦等运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患者的运动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例如:慢走俱乐部等,在适度运动的基础上,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用药指导:冠心病患者的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控制至关重要,告知患者用药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各种药物的主要特点以及不良反应,指导科学、正确的用药,教会患者用药期间的自我监测,特别是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需要告知患者正确的应对措施,避免患者运用错误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综合护理干预期间,加强对患者的巡视,针对患者不同时期的护理问题进行护理措施的科学调整,做好护理评估和护理效果评价工作,每周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总结。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SDS、SAS评分,所有患者的血压值均由手动血压计测得严格按照四定原则进行测量。SDS、SAS评分50分以上为阳性,SDS分值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SAS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SDS、SAS分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值,两组患者的评分得分比较.P<0.05。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AS、SDS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比较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血压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逐渐发展,人们的健康成为了人们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以及人们饮食习惯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使得临床上就诊的高血压患者逐步增加。高血压患者的主要表现是头晕、头痛等,高血压主要通过口服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用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患者的依从性不高,可能会引发诸多并发症,心脑血管并发症最为常见,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在临床上尤为常见[3]。患者多伴有疲乏、心绞痛和心悸等症状,患者因对疾病认知存在不足,可能在用药依从性方面不够理想,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不了解以及身体的不适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过度的焦虑容易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和休息质量,还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的疾病控制尤为不利[4]。对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科学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疾病控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本病属于慢性病,不仅需要有效的用药治疗,科学的护理以及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于维持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至关重要[5]。

综合护理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从患者的入院护理到出院护理,均这针对患者的实际护理问题制定系统化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的护理质量控制方面,均以系统化的理论为基本框架,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规范的护理干预[6]。在患者的整个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均环环相扣,护理人员之间分工明确,进行密切的配合,是一种将小组制护理和责任制护理相结合的护理模式[7]。综合护理当中,能够充分考虑到患者的身心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部分患者一旦血压控制不理想,就会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加之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了解不到位,容易在治疗期间出现情绪波动,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而导致患者的疾病控制质量不理想的问题[8]。

综合护理干预当中,坚持身心整体护理的理念,心理护理对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而言,在护理工作中始终进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不仅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健康得到促进,还能够直接影响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依从性[9]。老年患者多数存在不合理信念,这些不合理信念容易影响到患者的依从性以及生活幸福感,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够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基础。同时,科学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措施的不断调整也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过程。本次研究发现,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比较而言,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心理健康水平而言,具有显著优势,本次研究结论与娄小妹等学者的研究结论存在一致性[10],均认为综合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后血压水平,同时,对于减轻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冠心病高血压疾病
《全国高血压日》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