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2022-06-17门秀珍

健康之友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维度血管满意度

门秀珍

(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 东营 257335)

近年来,随着我国先进医疗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口平均寿命持续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剧。周围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口中的发病率增长更为明显。介入治疗,作为针对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一些患者可能由于护理质量的影响,引发了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延缓了手术进度,对手术预期治疗效果不良影响,并极大地影响了患者预后情况。故需通过围术期的优质护理,对上述情况进行改善[1-3]。综上,为探讨临床中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介入手术治疗中的不同影响,进行本次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于2019年10月~2021年10月随机入选东营市第二人民医院,共58例拟择期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

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62~71(66.58±7.44)岁;包括主髂动脉狭窄、闭塞(8例),股胴动脉狭窄、闭塞(9例),深静脉血栓(12例)。试验组,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63~74(68.53±7.61)岁;其中主髂动脉狭窄、闭塞(8例),股胴动脉狭窄、闭塞(10例),深静脉血栓(11例)。

1.1.1纳入标准:

患者年龄≥60岁;符合周围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拟行介入治疗。

1.1.2 排除标准:

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存在介入治疗绝对禁忌症的患者;碘剂过敏的患者;确诊糖尿病的患者;严重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2方法

1.2.1 分组

根据计算机随机生成的数字随机抽选20年10月前入院的2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年10月后入院的29例患者设为试验组。患者入选分组及临床资料数据的收集由指定研究人员负责。所有患者均被告知并知悉研究内容,获得家属同意后自愿签署《同意知情书》。根据国内外介入治疗指南,并结合患者自身病情决定手术治疗方案。

1.2.2 干预措施

对照组:介入治疗术前给予患者基本的引导,辅助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实时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术后予以常规护理。所有护理流程均严格遵循我院制定的护理实施标准。

试验组:除对照组的围术期常规护理外予以优质护理:(1)术前:开展病情相关,尤其介入治疗相关的知识宣传教育,评估患者心理状况,疏导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在进行健康知识普及教育时,要求家属进行陪同参与,配合进行手术说明,增进患者对手术方法及可能存在风险理解,其后由家属配合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心理引导,疏导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治疗及预后的信心。而在引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时,应根据患者手术方式选取适宜手术穿刺区域进行备皮消毒、导尿管内置,清肠、灌肠等术前准备,并于术前予以患者血小板抗凝治疗,以期提升手术效果[4-6]。(2)术中:因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局部麻醉,术中意识处于清醒状态,除使用专业设备(心电监护、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仪)持续监测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外,同时就术中体感进行详细询问、记录,结合生命体征变化进一步明确患者综合生理变化情况。若患者体感及基本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改变,应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进行治疗。术中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并进行安抚,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避免疼痛或不良情绪诱发应激反应[7]。(3)术后:在术后12小时的高风险期内,每间隔30分钟,监测并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脉搏、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确保及时发现术后肺栓塞及造影剂不良反应并积极对症处理,以保证术后护理的安全性。术后药物治疗期间,根据患者应用的药物类型,对用药穿刺点及全身性的出血情况进行监测,预防血管栓塞或严重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除上述护理措施外,还需加强对患者术后休养体位的调整,避免介入治疗肢体受压,或适当垫高肢体高度,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并对患者每日凝血指标进行监测,若凝血指标存在异常,则需要立即联系主治医师,实施抗凝或促凝治疗,进一步提升患者术后安全性[8-9]。

1.3观察指标

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类型;监测并记录术中的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对围术期护理的满意度及护理前后情绪质量、生活质量的评分变化。

使用我院制定的问卷评价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同步测评。由患者及家属共同打分,该评价表包含以下评分项:护理效果、护理实施情况、服务态度等。评价表共记20题,总分为80分。得分>60分为满意,40~60分为基本满意,<40分为不满意。

生活质量评估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护理前后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力(VT)及情感职能(RE)各维度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各维度总分均为100,且得分越高,则表明患者该维度生活质量越高,取各组评分均数进行组间对比。

情绪质量评估采用HAMA量表及HAMD量表,是对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程度的评测,分别计14题和17题,每题0~4分,两表得分均与患者焦虑、抑郁的程度呈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组间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2.1术中不良反应比较

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术中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术中不良反应对比(n,%)

2.2护理满意度评价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护理满意度评价对比(n,%)

2.3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两两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各维度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2.4情绪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组间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情绪质量均有改善,但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情绪质量评分对比

3 讨论

在当前国内外周围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方案中,介入手术治疗已经成为一项主要治疗的方案。与外科手术相较,其微创入路损伤小,治疗效果佳,因此在临床对周围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介入治疗在老年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逐渐替代外科大手术治疗,实现手术微创化。周围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通常基础疾病较多;其突发性使患者在发病后产生较为严重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术中、术后均存在介入手术安全隐患,从而影响介入手术的实施质量、效果及预后情况,故需通过合理护理措施可降低手术风险[10]。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前,两组间各维度生活质量、焦虑、抑郁评分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及情绪质量均有一定改善,但试验组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焦虑、抑郁评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中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对照组,试验组护理后患者术中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较低(P<0.05)。考虑围术期优质护理在介入治疗中的优势存在以下原因:(1)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介入治疗的宣传教育,使得患者对介入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安全性及注意事项有了充分认知,以消除患者对介入手术的产生恐惧,焦虑、顾虑、紧张等情绪。进而降低术中相关应激反应产生的风险,保障了手术过程的顺利完成;(2)术中热情接待患者,做好沟通工作,减轻患者紧张心理。协助患者舒适卧位介入手术台。为患者做好放射防护。对患者体感变化进行询问,对患者精神状态、意识、呼吸、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倾听患者的主诉,保持有效沟通,及时处理患者不适。提升患者术中安全感,预防应激反应发生;(3)术后监测患者意识、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关注预后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病情选择体位调整、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等情况及远端血液循环情况,指导卧床时间,注意静脉补液嘱其多饮水等一系列护理措施的开展,进而降低患者并发症风险,确保介入手术效果可实现预期疗效。

综上,在围手术期,予老年周围血管疾病患者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在介入手术治疗中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强了治疗效果,改善了预后质量,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故极具临床护理意义。

猜你喜欢

维度血管满意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血管里的河流
少糖多酸护血管
最伤血管的六件事
你的血管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