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2-06-17赵然
赵然
(福州市晋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福建 福州 350013)
德育是教育之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2019 年3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每一门课程都具有一定的育人功能。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中学数学教师有责任把育人工作渗透到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德才兼备、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是当前中学数学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中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课程思政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基本形式,是具有学科性、专业性的“思政教育触点”的集合。
课程思政的实行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是“思政课程”向全课程覆盖的创新,也顺应了思政教育要求和课程改革的大方向。课程思政的内涵应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注点应包含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等,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人格健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
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教育氛围,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将学生所认可、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思想认识和政治观念有机融入教学过程,并最终传递给学生,使之成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中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课程思政内容挖掘不充分
将思政知识和数学知识进行融合教学,无疑对数学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思政理论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数学知识,也要深入了解思政内容,将其巧妙融入数学教学,使二者相辅相成,提高数学和思政的教学质量。然而,一些学校对思政教育的不够重视,数学教师对思政内容不够了解,在备课时,没有找到良好的切入点将数学教学和思政教育进行融合,导致思政教育和数学教学相互孤立,难以发挥作用。虽然国家要求进行素质教育,但学校、学生仍然需要面临升学考试压力,部分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依然注重强化知识的掌握和习题练习,忽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课程思政的内容。
(二)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较单一
有些数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时,教学方式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一般。思政教育和数学教育差别很大,数学是工具型学科,在进行教学时,注重理解和运用。思政是思辨类学科,注重思想的塑造和观念的确立。教师在数学课堂上,采用“贴标签”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生硬的思政教育,不会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难以体会数学家终日坐在书桌前的苦心,也难以体会数学发展至今的艰辛和数学的魅力。如果无法融入情感,数学的学习和运用停留在课上和书本上,数学教学和课程思政都未充分发挥自身价值,难以实现数学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
三、巧用思政点,优化中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要符合数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数学方法的建构,还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引导与渗透数学思想,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因此寻找到两者兼备的“思政点”尤为重要。下文将列举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的若干案例加以说明。
(一)渗透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如《勾股定理》这节课,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介绍它的历史,将古巴比伦至今的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相呼应(见图1),让学生了解到勾股定理在中国又称“商高定理”,其年代比希腊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提出早600 年。教师还可以利用2002 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徽来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图1 中外《勾股定理》历史
思政点: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既贴近时事,具有生活性;又有利于学生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该定理产生初步的了解,通过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历史的璀璨成果激发学生好奇、探究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情境设计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探索活动中去,使学生接受起来自然、贴切,既能开阔学生的思维和眼界,又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巧设教学素材,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长久以来,数学学科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占了三维目标的重比,在实际课堂中真正去实现情感与价值目标的比重较少。课程思政的提出,要求数学学科需提升到立德树人的层次,深度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可以是数学符号的故事,或者是数学模型的构建,让思政元素在常态化课堂中“行走”起来,发挥数学学科育人价值。以一次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例,用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为背景,设计变式问题串讲,凸显学科的育人价值。
背景:在神奇的动物王国,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运动盛宴”,乌龟与兔子都不服对方,它们都声称自己比对方跑得快。于是,它们决定通过比赛来决一胜负。(假设兔子和乌龟在跑的过程中都是匀速前进)
场景一:哨声一响,兔子反应敏捷,率先冲到了前面,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乌龟远远地甩在后面,眼见胜负已分,兔子就想偷懒一会儿,于是,它在树下睡着了。可是没想到,乌龟虽然速度慢,但是它没有放弃比赛,稳步前进,渐渐地超过了兔子,率先到达了终点(见图2)。
图2
思政点:要想获得成功,持之以恒很重要。
场景二:兔子输掉了比赛,难过了几天,但它并没有气馁。它分析自己失败原因,决定再次向乌龟提出挑战。乌龟在获胜后,洋洋得意,于是欣然同意了。在这一次比赛中,兔子没有停歇,全力前行,没有悬念,无论乌龟再怎么奋力,兔子还是胜利了(见图3)。
图3
思政点:向成功前行没有捷径,敢于面对失败,总结失败的原因,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站起来。
场景三:如果我们将时间倒流到赛道的起点处,让故事继续。这一次,乌龟也学着分析失败的原因。它意识到,以兔子和乌龟的速度和现有的比赛赛道,它自己肯定无法获胜。于是,它想了一个“妙计”,将赛道设置为陆地和水域两部分。比赛开始了,当来到水域赛道的时候,兔子坐了下来,思考着怎么进行到下一步;这时,乌龟赶了上来,它滑进了河里,游到了对岸,并继续向前迈进,最终达到了终点,乌龟获胜了(见图4)。
图4
思政点:“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乌龟没有什么特别,只是善于借助自己的特长罢了。做事情要学会扬长避短。
场景四:经过几次较量后,兔子和乌龟之间惺惺相惜,成了很要好的朋友,为了挑战更快的速度,它们决定再比试一次。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它们比赛的形式为“接力赛”。它们出发了,兔子先驮上乌龟跑到了岸边,接下来,它们互换了一下,乌龟驮着兔子游到了对岸。到了对岸之后,兔子又把乌龟驮了起来,最终两人同时冲过了终点线。这次比赛用时最短(见图5)。
图5
思政点: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三)重视推理论证,培养学生质疑辩证能力
数学公式看似很简单,枯燥无味,但发现数学规律却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教师应寻找到激趣点,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通过严谨的推理和探求的神奇去客观地认识数学知识,去推理论证。当理性的知识与感性的思维相碰撞时,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出学生勇于发现、敢于质疑和善于提问的行动,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
如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教学中,对于“两边及其一边所对的角相等”是否可以推断三角形全等的讨论,学生在学习并掌握了SSS 和SAS 两种判定之后,很容易产生惯性思维,或者在尝试验证的时候,进入误区。此时教师就应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充分讨论、大胆质疑,通过反例来加深“两边及其一边所对的角相等”不能作为判定依据的印象。
案例:如图6,把一长一短的两根木棍的一端固定在一起,摆出ΔABC,固定住长木棍,转动短木棍,得到ΔABD。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图6
思政点:通过这个案例让学生明确对事物的认知,要追求严谨也要勇于质疑,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四)精心选编例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已知从A 地前往C 地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乘坐地铁3 号线从A 地到C 地;另一种方式是自驾沿1号公路从A 地到B 地(全程4km),再沿2 号公路从B地到达C 地(全程3km),如图7 所示。问:从A 地到C地的距离是多少km?你会选择哪条路线出行?
图7
思政点:将环保和绿色出行的思政教育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别计算乘坐不同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然后提供相应的碳排放数据,让学生计算出不同的出行计划的碳排放量,使学生通过具体数据直观地感受绿色出行的重要性,真正理解绿色出行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
四、结语
在教学实践中,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无疑是重要的突破口和抓手,是“三全育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理念在教学层面的具体实践。[2]中学数学融合课程思政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它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扎实讲授,还必须有思政元素的充分参与。中学数学教师要提升对思政教育的重视,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政教育水平,深入挖掘数学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找准思政内容的切入点,联系生活实际,将生活中的数学带入课堂,完善数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使数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目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