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浆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价值
2022-06-17曹晨亮
曹晨亮, 王 磬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2位[1]。多数胃癌患者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已至中晚期。尽管手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型靶向药物的应用使胃癌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总体预后仍较差[2]。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但因其具有有创性,患者依从性较差。因此,发展诊断效能高且无创的检查方式对于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的研究表明,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3-4]。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由肝脏合成,近年来被证明与肿瘤的发生、肿瘤血管的生成以及肿瘤的转移有着密切联系[5-6]。鉴此,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健康体检人群与胃癌患者的NLR、FIB水平,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16例(胃癌组),其中男67例,女49例,年龄31~88(68.71±9.69)岁;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UICC)及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的TNM分期标准[7],Ⅰ期31例,Ⅱ期20例,Ⅲ期58例,Ⅳ期7例。淋巴结转移78例,无淋巴结转移38例;病理类型:腺癌105例,印戒细胞癌11例。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82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名,女36名,年龄17~82(65.15±12.87)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号:KL901249),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胃癌组患者均经胃镜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2)未进行化疗、抗凝、输血等影响血液检查的治疗。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合并严重肝、肾疾病;(3)合并感染、血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4)服用免疫抑制剂;(5)免疫功能异常。
1.3方法 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胃癌组在治疗前采集。应用美国BeckmanCoulter公司ACL-9000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及其原装试剂以凝固法检测血浆FIB浓度。应用迈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流水线CAL8000及其原装试剂以核酸荧光法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计算NLR。
2 结果
2.1两组NLR、FIB水平比较 胃癌组NLR、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NLR、FIB水平比较
2.2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NLR、FIB水平比较 TNM分期为Ⅰ~Ⅱ期的胃癌患者,其NLR、FIB水平与Ⅲ~Ⅳ期胃癌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NLR、FIB水平比较
TNM分期例数NLRFIB(g/L)Ⅰ~Ⅱ期512.36(1.81,2.95)3.84±0.82Ⅲ~Ⅳ期652.40(1.84,3.30)3.84±0.73t/Z-0.2390.057P-0.8110.955
2.3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NLR、FIB水平比较
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的NLR、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有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NLR、FIB水平比较
淋巴结转移情况例数NLRFIB(g/L)无382.39(1.81,3.07)3.94±0.85有782.40(1.84,3.27)3.79±0.73t/Z-0.0091.007P-0.9930.316
2.4NLR、FIB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FIB指标均具有诊断胃癌的效能[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692、0.650;P<0.05]。两指标联合诊断胃癌的效能提高(AUC=0.738,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80%、70.70%。见表4,图1。
表4 NLR、FIB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图1 NLR、FIB及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ROC曲线图
3 讨论
3.1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慢性炎症有着密切联系。免疫细胞以及炎症因子是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炎症给予肿瘤适宜的生存微环境,而肿瘤的破坏又加重了炎症反应[8-9]。肿瘤组织产生白介素(interleukin,IL)-1、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等炎症趋化因子,吸引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聚集到肿瘤组织中,而中性粒细胞本身又可以通过分泌这类炎症趋化因子,加剧肿瘤微环境的炎症反应,促进肿瘤细胞增殖[10-11]。此外,相关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可以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肿瘤血管生成,还可通过分泌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促进肿瘤细胞侵袭、转移[12]。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免疫监视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当淋巴细胞数减少或淋巴细胞功能受抑制时,引起肿瘤细胞免疫逃逸,进而导致肿瘤发生。此外,在肿瘤微环境中,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及其分泌的各种炎症因子,可能抑制淋巴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因此,NLR的升高可能对肿瘤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NL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NLR具有诊断胃癌的价值。陈学敏[13]的研究显示,NLR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83.13%,特异度为62.00%。陈羽等[14]的研究结果显示,NLR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9%和63.41%。本研究结果显示,NLR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66.40%,特异度为67.10%,与上述文献结果相比,灵敏度稍低,但特异度更高。有研究结果显示,NLR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具有关联性[15-16]。但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患者NLR水平与其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联性不显著。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半衰期较短,易受某些潜在混杂因素的影响有关。
3.2正常情况下,FIB由肝脏合成分泌,主要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相关研究显示,大多数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17]。肿瘤细胞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纤溶酶原激活物,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形成FIB。升高的FIB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有利于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侵袭、转移[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李敏等[20]的研究结果相似,且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FIB也具有作为胃癌诊断指标的应用价值。国内外相关研究显示,TNM分期晚、有淋巴结转移的肿瘤患者,其FIB水平更高[21-23]。但本研究结果并未发现FIB水平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具有关联性。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有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43.10%,特异度为86.60%,灵敏度虽较低,但保持了较高的特异度。
3.3在诊断某种疾病时,单项指标检测可能会出现灵敏度或特异度较低的情况,故常需联合多项指标进行检测,彼此相互补充,以提高疾病诊断效能。本研究显示,NLR、FIB两者联合诊断胃癌的灵敏度可提升至69.80%,特异度仍保持在70%以上,诊断效能高于单项指标。此外,NLR、FIB具有检测快捷、费用经济、无创等优点,联合检测对于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NLR、FIB对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诊断效能,有助于胃癌的早期筛查。但本研究也存在样本量相对较少、病例来源单位单一等缺陷,且NLR、FIB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故研究结论仍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