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周口地域文化资源的幼儿园 课程开发与实践
2022-06-17孙娜
孙娜
文化的传承要从教育入手,文化的教育要从幼儿抓起。当下社会中依然存在着文化“失根”、文化自信力缺失和崇洋文化流行等问题,严重影响幼儿的精神和价值导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我园将周口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幼儿,使他们成为精神富足的有“根”之人。
一、依托生活经验,感知地域文化资源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和生活应该是同一过程,教育只有联系生活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幼儿对文化的理解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更多的幻想和情感成分。在幼儿眼中,文化就是手中把玩的泥塑、嘴里吹响的泥泥狗哨音、舌尖上“顾家花馍”的美味……我们发现,凡是幼儿喜爱并乐于表现的文化资源均与他们的生活和体验有着丰富的交汇,如幼儿对“顾家花馍”奇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等十分感兴趣,想知道它们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于是,我们带领幼儿到沈丘实地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顾家花馍”的制作场景,让他们跟着传承人一起揉一揉面团、捏一捏造型,再品一品花馍的美味。
参观结束回幼儿园后,我们根据幼儿对“顾家花馍”的问题、兴趣和需要,设计了活动“花馍的秘密”“蒸花馍”“巧手塑花馍”等,引领幼儿了解“顾家花馍”的历史、材料和工艺等,使幼儿学会制作不同造型和色彩的花馍。文化只有与幼儿生活交互碰撞,才能真正触及幼儿的心灵,丰富幼儿的体验,开阔幼儿的视野。幼儿园应挖掘地域文化的深度内涵,为多元的艺术表达积累养分,使地域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
二、基于儿童视角,提炼地域文化资源
文化资源不等同于教育资源,更不能自然转化为课程资源。文化是经过多年的积淀、归纳、总结而形成的,具有深厚的内涵和深远的意义,但幼儿对文化的认识是表浅的、朴素的、原始的。要使文化真正融入课程,转化为能被幼儿理解和接纳的内容,需要经过筛选,做“经验的还原”(杜威语),即将文化资源还原到浅显的状态或提炼文化资源中感性、直观的素材,使之达到幼儿能够理解的水平。比如:周口地域文化資源中有的比较抽象深奥、有的比较不合时宜,这就需要我们从中筛选出适宜幼儿的优秀文化资源。我们把周口地域文化中直观的、可物化的因素提炼出来,收集周口地域文化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源用于幼儿园课程开发,设计了一系列易于幼儿理解和乐于接受的课程活动,为幼儿搭建起认知家乡优秀文化的桥梁。 比如:我们围绕资源点——三川交汇的沙颍河,和幼儿一起开展了课程活动“沙颍河寻宝”,幼儿发现了铁牛,并对它产生了兴趣,各种问题接踵而来:为什么河水中、河岸上各有一头铁牛?为什么要把铁牛放在河水中?河道里的铁牛会不会被大水冲走啊?……问题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他们通过查资料、问教师和家人等方式探究答案。其中,民间传说《沙颍河卫士》和童谣《铁牛赞》引起了幼儿更大的兴趣,他们在探究式自主学习中初步了解了农耕文化中牛的作用、牛的精神以及为什么中国人那么喜欢牛。在此基础上,我们让幼儿观察“安详的水中牛”及“奋进的岸边牛”的造型、神态等外在艺术形式,讨论其表达的内在精神,并通过美术欣赏活动“牛的变化”、绘画活动“沙颍河卫士”、手工活动“铁牛”等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手法进行创作与表达。
三、提炼地域文化的艺术元素,以美化人
地域文化要兼具内容之美和形式之美,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资源,并为幼儿喜闻乐见。幼儿园在整合地域文化资源时,不仅要挖掘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还要注重提炼地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如独特的造型、斑斓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生动的图案等,从而“以美化人”。周口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艺术形态丰富多彩,仅民俗板块之“顾家花馍”就有十二生肖类、花鸟类、人物类、山水类等数百种花样,造型憨态可掬、惟妙惟肖,吉利喜庆的色彩艳丽而不俗。这些直观生动的外在形式符合幼儿的审美认知规律,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感受、欣赏文化的形式美感和艺术语言,从色彩的协调和对比、线条的节奏和韵律、造型的稚拙和生动等方面逐步引导他们理解这些形式之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和特有的文化韵味,并产生情感愉悦和认同。比如:民俗艺术品使用最多的红、黄、绿、黑、白等色彩,是中国式的色彩搭配,它们的造型图案均源于自然和生活,整体搭配显示出喜庆、祥和的韵致,表达的是人民群众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我们还深入挖掘色彩、图案等艺术元素在传统文化中所代表的寓意,如“古建筑琉璃瓦的颜色”“越调戏曲脸谱的用色”等,让幼儿深入体会、深层理解中国色彩、图案纹样的独特魅力。幼儿逐渐学会用美术的眼光感受和欣赏文化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开始理解、接纳并喜欢上中国特有的艺术表达形式,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已悄然植入他们的心灵。
四、创设动态环境,活用地域文化资源
《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作为“隐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活用周口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环境创设时,我们尝试转变过去知识结构的静态模式为行动结构的动态模式,把周口地域文化融入师幼共建主题环境、区域环境的各个环节,使环境创设伴随着幼儿的实践体验、自主学习、社会交往以及表达创作,并将幼儿的活动过程、活动成果等持续不断地呈现在环境之中。这样的环境能激发兴趣、唤起记忆、促进想象、引发探究,使幼儿、环境、文化不断地经历再探究、再认知、再丰富、再创作的动态生成过程,进而相融互生。比如:我们以周口的湿地公园——淮阳龙湖为主题开展了“寻宝之旅”,当幼儿把收集的图片、实物等布置在环境中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展开了分享交流活动:“哇,好大的莲蓬,是在哪里采摘的?”“龙湖真的有龙吗?”“我喜欢龙湖荷花节,荷花仙子可美啦!”“龙湖里有读书台,妈妈说是为纪念苏辙建的。”……我们捕捉幼儿分享交流活动中的价值点,引导幼儿持续探究淮阳龙湖文化,如在建筑区域建构“苏辙读书台”。幼儿会持续不断地把“我的发现”“我的探索”“我的记录”“我的收获”“我的作品”“我的创意”等以实物、图片、绘画、手工以及图加文等形式呈现在环境中并与之对话,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认知和经验,也为教师了解他们的经验、兴趣、水平、需要,进而开发课程提供了素材和依据。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幼儿园应客观地审视文化与幼儿、文化与艺术、文化与课程等的关系,创造性地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转化和多维度融合,使其能够均衡、有效、可持续地应用在幼儿园课程之中,使课程能够弘扬和发展优秀的地域文化,真正发挥文化感人、文化育人、文化铸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