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墀称进士田园老画师
2022-06-17雒三桂
雒三桂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历观河南范县令、山东潍县令,有政声。在任前后12年,囹圄空者数次。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愤而乞病归。晚年往来扬州、兴化,卖书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为人疏宕洒脱,工写兰竹,脱尽时俗,秀劲绝伦。书法以别致,以隶、楷、行三体相参,圆润古秀。楷书尤精。复长于诗,风格近于白香山、陆放翁,《吊古》诸篇,激昂慷慨,称于一时。善填词,唯不肯多作,亦不肯作熟语,时有“郑虔三绝”之目。所著有《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皆手书刊刻行于世。家书数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
《郑板桥诗屏》为其传世书作之一,宽96、高172厘米。内容为两首诗歌:
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归田愿,睡到人间饭熟时。
茶香酒熟田千亩,云白山青水一湾。若是老天容许我,暮年来共白鸥闲。
乾隆甲申春日板桥郑燮。
白文印:郑燮印信
朱文印:丙辰进士
第一首诗“四鼓咚咚起著衣”的作者是明初诗人钱宰。钱宰(1299~1394),字子予,一字伯均,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传为吴越武肃王钱镠第十四世孙。元至正年间中甲科。洪武二年(1369),征为国子助教。尝作《金陵形胜论》《历代帝王乐章》等。洪武十年(1377)致仕。“四鼓咚咚起著衣”这首诗,描写的是钱宰在朝为官时厌烦官场,期望老归田园的心境。诗虽然是钱宰所写,但郑燮非常喜欢,其内容颇为符合郑燮自己的心境,因此前后书写过多次,而且往往是单写,流传到今天的还有多件,可见郑燮对这首诗的喜爱。第二首“茶香酒熟田千亩”虽然是郑燮自己的诗,但诗的内容与“四鼓咚咚起著衣”一样,都是表达对辞官归隐的安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郑燮也经常将其单写出来。传世就有这首诗的单写作品的刻本。而这两首诗书写在一起还比较少见。
郑燮出生于康熙癸酉,乾隆元年五月会试中二甲第88名进士,赐进士出身。喜作《秋葵石笋图》,并题诗曰:“我亦终葵称进士,相随丹桂状元郎。”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考中进士意味着可以为官出仕,进入社会高层,因此令人刮目相看,清代自然也不例外。乾隆三十三年乙酉(1765)郑燮去世。这幅作品落款为“乾隆甲申”,即1764年。郑燮时年72岁,距其去世只有一年时间。
考中进士是郑燮一生的荣耀。因此,郑燮专门刻制了“丙辰进士”一印,用来钤盖在自己的书画作品上。这幅作品最后的“丙辰进士”印,堪称是郑燮此印的标准印。举进士后,郑燮步入仕途,先后任河南范县令和山东潍县令。范县为鲁豫之间的偏僻小县,地荒人稀,萧条冷落,郑燮在范县令上呆了五年。潍县虽然比较富裕,但官务丛杂,俗务缠身,迎来送往,疲于应对。因此,在任潍县令期间,郑燮的生活不尽如人意。因为性格耿直,常常与上官发生冲突。同时,长期的县令生活,日日面对无穷无尽的案牍与社会矛盾,书生气质占优的郑燮常常感到无力与厌烦,最后终于在为民请赈上爆发,乞病而归。
郑燮从潍县辞官之后,先在潍县大户郭家借住了大半年,过了春节之后,才带着家眷离开潍县返回兴化老家。返回原籍不久,郑燮就开始往来于扬州售卖书画作品。但与当时在扬州以书画为生的“扬州八怪”(扬州土语中“八”代表多,不实指八,所以被后人列入“扬州八怪”的画家有十五六人之多)不同,郑燮在扬州售卖字画并非因为家境穷困而以书画为生。早在为范县令时,郑燮曾在给弟弟的家书中说自己的年俸加上售卖字画的润笔收入,每年可以达到白银3000两之多。在乾隆初年,这是一笔巨款。因此,郑燮才能够将其中的部分收入寄给老家的弟弟用来购买地产,并让弟弟从中拿出一部分来修桥补路,赈济乡里,做了不少善事。
辞官归乡,安享田园一直是郑燮的生活理想。在任范县令期间,郑燮就在写给弟弟的书信中让弟弟把从范县带回家的钱散发给宗族穷困之家,四代亲戚虽久而不相识者也各赠二金。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中,郑燮让弟弟购买宅院,准备将来“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草花,用碎砖铺曲径一条,以达二门。其内茅屋二间,一间坐客,一间作房,贮图书史籍笔墨砚瓦酒董茶具其中,为良朋好友后生小子论文赋诗之所。其后住家主屋三间,厨屋二间,奴子屋一间,共八间,俱用草苫,如此足矣。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家中宴客,墙外人亦望见灯火。”②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郑燮说“十月二十六日得家书,知新置田获秋稼五百斛,甚喜。而今而后,堪為农夫以没世矣。”叮嘱弟弟“新招佃地人,必须待之以礼。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始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吾家业地虽有三百亩,总是典产不可久恃。将来须买田二百亩,予兄弟二人各得百亩足矣。”任范县令,郁郁不欢。在《范县呈姚太守》中郑燮写道:“落落寞寞何所营?萧萧淡淡自为情。十年不肯由科甲,老去无聊挂姓名。布袜青鞋为长吏,白榆文杏种春城。几回大府来相问,垄上闲眠看偶耕。”④在《恼潍县》中郑燮写道:“行尽青山是潍县,过完潍县又青山。宰官枉负诗情性,不得林峦指顾间。”在《青玉案·宦况》词中郑燮说:“十年盖破黄绸被,尽历遍,官滋味。雨过槐厅天似水,正宜泼茗,正宜开酿,又是文书累。坐曹一片吆呼碎,衙子催人妆傀儡。束吏平情然也未?酒阑烛跋,漏寒风起,多少雄心退。”因此,郑燮晚年多次抄录这几首诗篇,既满足了求字者的需求,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诗屏中的两首诗都有传世刻本,风格与这幅墨迹存在一定的差异。将第二首诗与传世的单刻拓本相比较,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第一,单刻本中“若是老天容许我”一句作“若是老天容我懒”。单刻本中的“天”字用常见体,点画雄浑有力。而这幅作品中的“天”字作异体,点画结构完全不同。这也符合郑燮的一贯作风,使用异体字是他的一个习惯。第二,这幅作品中的“容许我”当为“容我懒”之误。“我”不合平仄,而“懒”字与上下句韵相合,因此单刻本是正确的。将“容我懒”写成“容许我”,“容许”二字过于常用,顺手写出,容易出现失误。或当时未加注意,或写好即为人取走,未及更改。这种较为明显的异字运用,不但不能说明其伪,反而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其为真品无疑。第三,单刻本虽然没有注明书写时间,从其笔迹的气韵点画看,书写时的身体状况比较好,所以点画比较饱满,点画结体的跳跃度也较大。而这幅作品的点画略显枯瘦,当是因为年老体衰、腕力不济所致。同样,第一首诗“四鼓咚咚起著衣”郑燮也经常单写,与这幅作品相比,情形也相类似。
比较一下郑燮早年和晚年的传世书法,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书法风格的明显变化。其书于雍正五年(1727)的《四书》手迹虽然已经透露出一些晚年书风的分级,如筑基于欧阳询楷书的点画结体,点画坚韧道劲,结体横宽与竖长相间,基本不脱欧体面目。乾隆十一年(1746),郑燮调任潍县令,已经53岁,按说其书法风格已经形成,但从其传世的判牍书法看,深厚的欧体书法基础、随心所欲的用笔依然恪守传统行草书法的用笔结体,并未出现晚年卖艺扬州期间的特殊风格。郑燮在欧体的基础上将其点画进一步拉长,形体更加偏瘦,但点画坚韧,规矩谨严。这些判牍广受后人喜爱,被人从县衙档案中秘密剪贴售卖。两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潍县判牍与郑燮后来卖画扬州时期书法之间的前后相承关系。
从潍县令期间所书写的《城隍庙记》也能看出这一点。在书写《城隍庙记》时,郑燮的点画用笔基本保持了欧体特征,结体虽然保持了欧体纵长的特征,但加大了左低右高的倾斜度,并时有全横结体出现,使其楷书在端正严肃中多了几分活泼跳宕。乾隆十八年(1753),已经61岁的郑燮辞官归乡。归乡不久,就往来扬州,混迹于扬州书画家和盐商之中,直到去世。
为了迎合扬州盐商的审美口味,郑燮在书法上也做了很大的改变。在范县和潍县其间,郑燮的书法毫无后来所谓“六分半书”的怪异之气。郑燮的书法筑基于欧阳询,早年书法虽然已经显示出比较强烈的个性,但欧体是清代广泛流行的馆阁体基础书体之一,参加科举考试的生员临习者众多,郑燮也不例外,只是卖画扬州之后,郑燮的书法风格发生了非常明显的改变。扬州卖画期间,郑燮对自己书法的改变是非常胆大而且果断的。对于像他这样科举出身的进士而言,恪守传统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但传统的东西不一定合于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但富可敌国的鹽商们的审美口味。典丽、高雅的书画不一定得到其关注,但略带怪异的字画却容易吸引他们的目光。与金农、黄慎、李鱓、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高凤翰、边寿民等人相比,郑燮还有一个可以自傲于人的科举功名身份。李鱓、李方膺等人也做过县令,但他们都不是进士出身,因此自然比郑燮矮着一头。有了“进士”的功名,自然应该有与之相配的身价,因此,“丙辰进士”也成了郑燮扬州卖画其间最好的金字招牌。
郑燮的“六分半”书对传统行楷书法的改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点画的进一步夸张。欧体原本容易写得细长,郑燮不仅上下写得细长,左右也尽量拉长变形,这样在一幅作品中横宽与竖长相互交错,增加了布局的变化。第二,多使用异体字,此例甚多,兹不多举。仅以这幅作品为例,其中的“酒”“熟”“天”等字就是异体字。至于其他作品,异体字数量更多。为了满足“新奇”的需要,使作品更能够吸引眼球,郑燮甚至努力将楷书、行书与隶书乃至篆书的点画糅合在一起,形成一些非常具有新鲜感的独特字形。这一点,在其传世的作品中非常常见。
这幅书于晚年的作品,总体风格老辣而遒劲,自带一种郑燮晚年书法特有的苍浑劲拔之气。书写内容熟悉,笔不假思索,略作变化,一气呵成,集中体现了郑燮书法特有的艺术风格。因此,它是郑燮晚年书法的一件比较典型的代表作。
注释:
①《范县署中寄舍弟墨》,《郑板桥全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第15页。
②《范县署中寄舍弟墨》,《郑板桥全集》,第19~20页。
③《范县署中寄舍弟墨》,《郑板桥全集》,第24~27页。
④《范县署中寄舍弟墨》,《郑板桥全集》,第59页。
⑤《范县署中寄舍弟墨》,《郑板桥全集》,第141页。
⑥《范县暑中寄舍弟墨》,《郑板桥全集》,“词钞”第22页。
(责任编辑: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