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壶套(桶)
2022-06-17沈国琴郭丹英
沈国琴 郭丹英
茶壶套,今人听到这词颇感陌生,不知其为何物?但对于明、清两朝的人们,特别是南方人来说,这只是寻常日用之物。在保温胆瓶(约19世纪末才出现)大规模应用之前,人们通常采用物理法保温茶水,三百多年前的人们发现在茶壶外面加个套子,并在夹层内填充丝、绒、棉、布、絮等保暖物,或者在茶壶下面加上炭火,可以让茶水持续保温一段时间,确保在天气寒冷的冬天,壶主人随时可以喝到一壶热腾腾的茶水,茶壶套(桶)就这样走进了当时人们的生活。
茶壶套(桶)的造型以圆筒形为主,主体中空,盖上有提梁抓手,正前方开有小口,便于壶嘴伸出,可随时倒出茶汤。在常见的圆筒形基础上,渐渐演化出四方形、六方形、八方形、束腰形等。制作茶壶套(桶)的材质多种多样,有竹木、漆器、藤编、刺绣等等。
那么,为什么茶壶套(桶)只出现在明清两朝,在此之前人们如何给茶水保温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简要回顾一下中国的历代饮茶方式,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唐以前的“茗粥”、唐代“煎茶”、宋代“点茶”、明清“瀹泡”。中国人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历史可追溯到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文献记载人工种茶始于商周时期^9,但河姆渡文化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出土了山茶属茶种植物的茶树根遗存,证明距今6000多年前浙东宁绍平原的先民们已经开始利用茶叶,把中国的茶文化历史再向前推进了1000年^。但在唐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内,人们对茶叶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药用功能阶段,饮用方式也相对粗放,俗稱为“茗粥”,煮茶类似煮汤,需要加入葱、姜、橘皮等调味。到了唐代,饮茶才正式进入品饮阶段,唐代饮茶方式以煎茶(或煮茶)为主,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怀》,开门见山地提到了唐代的煎茶,“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陆羽《茶经,四之器》中专门提到二十四器(也有二十八种之说),唐代晚期,已出现点茶的端倪。宋代是煎茶与点茶并行的时代,唐代流行的煎茶继续延续,但最流行的饮茶方式是点茶。茶末入茶盏内,先注汤调膏,后不停搅拌茶匙(或茶笼),令茶汤的沫饽呈现乳花状,汤花停留在盖壁内沿的时间越长,点茶的水平就越高,以至于上到王公贵族,中至文人士大夫,下到平民百姓都热衷于点茶,并进而演化为斗茶、分茶和茶百戏。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体恤民情,下令“天下产茶之地,岁有定额…………不得碾揉为大小龙团”唐宋流行的团饼茶成为小众产品,只在边疆地区饮用,而散茶渝泡法则成为主流饮茶方式。
无论茗粥、煮茶还是点茶,都主张趁热喝,对茶水的保温要求并不高。到了明代,散茶渝泡法流行,壶泡法成为当时江南特别是苏吴一带的主要品饮方式。“以佳茗入磁瓶中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如淡金黄色,香味清馥,过此则色赤不佳矣。”散条形的茶叶直接放入茶壶内,冲入沸水,再倒入茶杯里喝,茶壶成为重要的泡茶和盛茶汤的器具,因为茶壶容量相对较大,茶水在壶内停留的时间长了,茶汤难免变冷,茶壶套(桶)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茶汤保温的问题。清初文人曹廷栋在《老老恒言》已提到茶壶套(桶): “深夜偶索汤饮,猝不能办, 预备暖壶制以锡,外作布囊,厚装絮以囊之,纳诸木桶中,暖可竟夜。”对茶壶桶的描述十分贴切,对于冬天的寒夜里想喝茶水的主人来说,茶壶桶真是雪中送炭的好东西。
中国茶叶博物馆作为全国唯一一家以收藏和研究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茶及茶文化相关的藏品十分丰富,其中收藏的茶壶套(桶)有三十多件,现迷选部分鉴赏如下:
1.清初红木浅浮雕双螭龙纹筒形茶壶桶(图1)
茶壶桶呈圆筒形,造型简约典雅,筒身由两片红木拼接而成,上下各装饰两道弦纹,桶上部立两个外撇式翼耳,耳内中穿方形孔洞,平形桶盖上有一圆拱形带插销的抓手,轻轻往右移动一下暗插销,可以将抓手取下来,打开木桶盖可以把茶壶放进去,桶口沿正中刻方形孔洞,刚好用于安放茶壶嘴,设计巧妙。整器以光素为主,只在抓手两侧用浅浮雕的技法,刻划出螭龙戏珠的纹饰。
2.晚清竹簧刻花六方茶壶桶(图2)
器呈六方体,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桶身以两大四小六片竹簧围合而成,上面再浅刻梅兰竹菊和金鱼纹,相连处再以竹条镶边加固。盖盒铆钉一对铜提梁,盖与桶相接处镶嵌铜合页,合页设计成如意形,中间留一方形小孔洞,便于壶嘴安放,更为巧妙的是,孔洞下还设计了个鱼形的小插销,可以上锁,寓意年年有鱼。竹簧工艺指把竹子外皮的竹青去掉,只留中间的竹肉,切割成片后,经过煮、晒、压等工序后,镶嵌到竹胎或木胎上,打磨后在上面再雕刻花纹。中国的南方多盛产毛竹,当地人就地取材,巧妙地利用翻簧工艺,制作各种种样的竹制工艺品,以湖南邵阳、浙江黄岩等地的翻簧竹制品最具代表性。
3.清刺绣六方茶壶套(一对)(图3)
刺绣茶壶套呈六方体,由身筒和盖面两部分组成。用木片做框架,内胎绒面,再把棉絮缝制在绒面里层,六面刺绣缝缀,每面相连处用粗黑和淡灰两种线再杂以细细的金丝,采用打籽绣的技法缝制,内容以生活中常见的题材为主,如猴子摘桃、兔子、金鱼、螃蟹、鸭子、蝴蝶等,显得活色生香,充满生活情趣。壶套口沿留缺口,便于茶壶嘴伸出。
刺绣是古代女性常用之技能,俗称“女红”,这对刺绣茶壶套也许是待字闺阁的姑娘为自己准备的嫁妆,盖面上绣着的“和合二仙”寓意和美团圆之意,期盼未来的生活能够幸福美满。
刺绣茶壶套在晚清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第二十六回中曾两次提到了茶壶套:荔甫跟至烟榻前,见一只玻璃船内盛着烧好的许多烟泡,尤为喜惬,遂不暇吸水烟,先躺下去过瘾。秀林复移过苏绣六角茶壶套,问荔甫:“阿要吃茶?蛮蛮热个。”荔甫摇摇头,吸过两口鸦片烟,将钢签递给秀林。秀林躺在左首,替荔甫化开烟泡,装在枪上。……荔甫再吸两枚烟泡,吹灭烟灯,手捧茶壶套安放妆台原处,即褪鞋箕坐于大床中,看钟时将敲四点。荔甫点头招手要秀林来。秀林佯做不理^。。这里提到的苏绣六角茶壶套跟馆藏的刺绣六方茶壶套样子应该差不多。
巧的是,在晚清上海民俗画家吴嘉献的《仕女册页》(图4)中居然见到了刺绣六方茶壶套的身影。画中描绘上海一寓所内一女子着大襟旗装斜倚在美人楊上,左手持书,右手托腮,正做打吨状。室内摆放着博古架,紫砂梅瓶上插着腊梅和海棠花,黃色浅盘上放着佛手,哥釉四方洗正滋养着水仙花。当我们把目光移到画面左侧时,会惊讶地发现秦砖铺就的长方桌一角上放着一只蓝地皮球花六方桶,再仔细观察发现壶嘴伸出桶身,这就是刺绣茶壶套。
4.清木胎镶嵌黄杨木雕人物纹茶壶桶(图5)
材质为红木,桶呈六方体,上大下小渐收,桶身两面及提梁均镶嵌黄杨木雕,红与黄两种色泽搭配十分相宜,桶身三分之一处和底部均以铜箍加固,桶身正对部分开四方小孔洞,恰好安放茶壶嘴。黄杨木的生长周期很长,树龄五十年的黄杨其树径也就十五厘米左右,因此其木质坚韧光洁,纹理致密。用黄杨木雕刻立体件是比较常见的,最有名的是晚清民国时期浙江温州的朱子常,他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眉目可传神。由于黄杨木大材不多,工匠大多惜材,在雕刻立体件之余,会把一些边脚料作为别的材料的镶嵌件加起利用。此茶壶桶系利用黄杨木的色泽优势,巧妙地在桶身上镶嵌黄杨木雕刻而成的八仙人物汉钟离和荷仙姑。在桶身上半部接近流口的下部镶嵌卷草如意纹,茶壶桶的提梁则镶嵌松鼠葡萄纹。
5.清藤编茶壶桶(图6)
茶壶桶呈圆筒状,由盖和桶身两部分构成。木胎为骨,外围以藤编织而成,内缝缀一屋棉布,内衬棉絮以保暖。盖面铆钉一对铜提手,盖与桶相连处镶嵌铜合页,并带小插销,正对面部分开小方形小孔洞,用于安放茶壶嘴,藤编茶壶桶在清代江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
6.清木雕彩漆人物花鸟纹茶壶桶(图7)
桶呈六方筒状,盖和桶身均木制,桶身以六片杂木拼接而成,并镶嵌人物、花鸟纹雕花件,腹部及底部以铜箍加固。桶口两侧立两外翻式撇耳,提手为木镂雕双狮滚绣球,提手与撇耳设计小插销,提手往一侧轻轻一推,便可轻松取下。桶口沿正对面开一方形小孔洞,便于茶壶嘴的安放。
浙江宁波一带的民间婚俗有“十里红妆”之说,娘家在女儿出嫁之前要备置嫁妆,一些富裕人家置办的嫁妆摆放可长达十里之长,由于嫁妆的颜色多为当地人认为喜庆的大红色,因此而得名。在这十里红妆中,当然也少不了茶壶桶(套),这一壶一桶蕴含着亲人的无限祝福。
7,清木胎金漆百宝嵌婴戏纹茶暖桶(图8)
8.清榉木茶暖桶(图9)
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茶暖桶,分上下两层构造,上层放茶壶,茶壶嘴伸出部分也以小孔洞处理,下层设计成抽屈样式,可抽拉,内包以铜片,可放置木炭,燃烧木炭给茶水保温。我馆收藏两件此类茶暖桶,其一为木胎金漆百宝嵌婴戏纹茶暖桶,其二为榉木茶暖桶。其中的木胎金漆百宝嵌婴戏纹茶暖桶,制作工艺精美,桶身用玉石、玛瑙、象牙、螺钿镶嵌工艺拼出神态各异的婴戏形象,虽有部分脱落,仍不失为精品。这类茶暖桶与晚明文人高廉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游具》中记载的“提炉”有异曲同工之处。高源是个生活美学家,不仅文章写得好,也爱品茶及喝酒,为方便外出随身携带茶酒器,他曾亲自设计了一套“游山具”,即把提盒与提炉组合成一副担子,让僮仆肩挑出游之用。提盒像小厨柜,分上下两层,下层装放6个酒杯、一把酒壶、6双箸及两个劝杯,全部是酒具。上层又分6大格,其中4格内每格装碟子6枚,放一些水果菜肴及酒具;而后面的两格则每格装4大碟的下酒菜,足以供6人享用。提炉的外观式样和提盒差不多,也分为三层,但构造较提盒更复杂,因为下层的内部有铜皮作为内衬,可将茶壶和桶子嵌入格内烧火加热,用于泡茶和温酒,并凿小孔以利于出灰和进风,出行时十分便携,上罩一盖,以使茶壶等不外露,另有一格置炭以备用,十分周全。此外,明代徐霖的戏曲《绣孺记》版画中,刚好有一幅士子们出游举杯畅饮的画面,明代的游山具跃然纸上,提炉上放着茶壶,正在烧水煎茶。(图10)
为了给茶水保温,古人真没少花心思,清初出现了给茶水保温的暖壶。《红楼梦》第四十一回、第五十一回、第七十七回均都到暖壶,其中第五十一回写道:“宝玉要吃茶,麝月忙起来,单穿红绸小棉袄儿。宝玉道:‘披上我的袄儿再去,仔细冷着。’麝月听说,回手便把宝玉披着起夜的一件貂颏满襟暖袄披上,下去向盆内洗手,先倒了一钟温水,拿了大漱孟,宝玉漱了一口,然后才向茶格上取了茶碗,先用温水过了,向暖壶中倒了半碗茶,递与宝玉吃了;自己也漱了一漱,吃了半碗。晴雯笑道:‘好妹子,也赏我一口儿。’麝月笑道:‘越发上脸儿了’晴要道:‘好妹妹,明儿晚上你别动,我伏侍你一夜,如何?’麝月听说,只得也伏侍他漱了口,倒了半碗茶与他吃过。”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弘历岁朝行乐图》(图11)中有清晰描绘暖壶的局部细节,可与《红楼梦》中的文字相应证。《弘历岁朝行乐图》描绘了乾隆皇帝与诸皇子一起共庆元旦同乐的情景,画面屋檐长廊左侧放着一个三层紫檀具列(陆羽《茶经》中提到的专门用来放茶具的茶格), 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的茶具,有水方、茶壶、茶叶罐、茶杯等,其中最上面类似长方厘的就是暖壶了,长方厘一侧有壶流,另一侧有把手,顶面盖可以开启,内嵌两个圆盖,还配备提梁与挂链,侧旁的厘壁上还有个透气孔,这是清宫特制的茶水保温箱,亦即清代的高档暖壶。
无独有偶,宫廷画师绘制的《雍正十二美人图》(图12)中第一幅“裘装对镜图”中描绘一着汉装的美人左手持一面铜镜自照,右手扶在铜手炉上取暖,而在她坐榻边的黑几上放着的正是暖壶,其形制与《弘历岁朝行乐图》中的茶水保温壶几乎完全一样,其左侧的斑竹几上正放着一杯霁蓝釉的瓷盖蛊,盖蛊下是黑漆描金海棠形茶盘暖壶可保证随时给盖盘加热茶。巧的是,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收藏此类型的银暖壶实物(图13),呈长方体,盖顶由银板覆盖,板上开有两个圆口,安放一只茶壶和一只水壶。同时,圆口各配有一个带纽活盖,以银链拴在提梁的根部。其实,壶体内以银板分隔为两部分,其一是灶,内填炭,连着出灰口;其二则是两个壶体部分,热炭放在灶体部分,炭火的热量被封在箱体内,慢煨着壶体部分的茶壶和水壶,让茶壶保存余温。倒茶时,只需握住箱体上的提梁,壶嘴向茶杯倾斜就可以出茶,并不需要把茶壶从箱中取出,水壶内存着热水,以备随时向茶壶内添水。
到了民国,还出现了一种铜暖壶(图14),呈长方体,上下构造组合而成,相连处以铜合页扣合。下半部分是装炭火的火厘,有镂空回字纹兼装饰和排气功能,两侧还有双桥形环可供提拉。上半部分是壶体,可容纳茶水,并装有水笼头,便于出水。为了给茶水持续保温,暖壶上还加了盖子。有意思的是,同时期出现的紫砂炉壶(图15),造型与铜暖壶无异,只不过材质不同而已。紫砂炉壶也分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上壶下炉,炉体部分也有镂雕出气孔,有的设计成八卦纹,并且也带两个金属提环。由此可见,民国时期这种暖壶在中国的南方还是相当流行的。
此外,在当时民间的茶楼、茶馆、施茶亭中,还出现了俗称“盘肠壶”的茶炊(图16),与暖壶烧水原理类似,通常以铜为材质,经锤打和焊接而成,内部构造由炉膛和水膛两部分组成,炉膛可烧木炭,有出灰口;水膛内装水,待水烧沸后,由加水口加入生水,通过液压原理,水经“盘肠”从壶口溢出,自动注入碗中,俄罗斯茶炊的构造原理与此类同,早期炭烧,现普遍改为电炉,大大提高了烧水的效率。
茶壶桶(套)在中国流行了三四百年,曾经大大地解决了中国人茶水保温的大难题。但随着20世纪初保温胆瓶的问世及普及,茶壶桶(套)慢慢退出历史舞台,转身成为博物馆的藏品,幻化为人们记忆的一部分。
注释:
①陈彬蕃《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第4页。
②孙国平、郑云飞《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2012年发掘成果丰硕》,《中国文物报》2013年3月29日第008版。
③陈彬蕃《中国茶文化经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99,第432页。
④陈彬蕃《中国茶文化经典》,第322页。
③[清]曹廷栋《老老恒言》,岳麓书社,2005,第126页。
6[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第257页。
7[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258页。
8[明]高廉《遵生八笺》,中华书局,2013,第176页。
9[清]曹雪芹《红楼梦》,岳麓书社,1999,第378页。
(责任编辑:郭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