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

2022-06-17闫玉峰钟利

体育时空 2022年10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高校大学生

闫玉峰 钟利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035-02

摘  要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博大精深,在这历史文化长河中,留下了璀璨的文化瑰宝,武术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耀眼的一颗明珠。在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武术也是比较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武术课的选修人数也在逐年增多,它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增强体魄,还能够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高校要本着不忘初心,更好服务于爱好武术的大学生,同时也要响应教育部所提出的在全国范围内所有高校的全部学科内推进思政教育的号召,积极探索打造高质量有思政特色的武术专业课程。

关键词  高校  武术专业课程  大学生  思政教育

高校武术专业课程的开展,不仅仅是让大学生强身健体,其也蕴含着很多丰富的人文教育。武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这个多元文化互相冲击的情形下,立德树人、思政教育更是占据我国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首位,它能够指引学生在错综复杂的时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探索高校在武术专业课程中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促进高校武术专业课程的思政化有着积极的实施意义。

一、高校武术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意义

自古以来,武术不仅承载着强健体魄、抵御外敌的重任,还蕴含着行侠仗义的武德精神,培养了一代代武者的铮铮铁骨、爱国意识。如今高校开设武术专业课程的作用也与之大抵相似,锻炼学生坚韧的品质,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能够迎难而上。虽然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侠者,如骁勇善战的岳飞带领岳家军抵御金兵入侵,替父出征的花木兰,抗美援朝中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等。这些人物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如数家珍,这样的人物数不胜数,他们身上流淌的自强不息、爱国主义情怀至今深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国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弱国无外交的道理人尽皆知,更需要广大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富强和谐而顽强拼搏。因此,高校开设武术专业课程的意义重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承无数先辈的侠之大者情怀。

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源远的传统文化,这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用之不完取之不竭的源头。大学时代是人生中美好又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里没有了高中时期的紧迫,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大家聚在一起聊着各自家乡的特色,生活习惯、当地风俗等各不相同,却又能互相吸引,相互融合,有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生活其乐无穷。学生在互相学习交流的过程中文化的不断碰撞,思想的火花不断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逐渐促进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尤其离不开思政教育,无论是良好的人文素养还是高尚的思想品德都为大学生的人生指引方向,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逐渐树立爱党爱国的思想,为党和国家培养新时代的建设者。

二、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一)追本溯源提高教师素养

高校武术专业课程有其人文性,那么如何在武术专业课程中恰到好处地融入思政教育,当然得先从教学的指挥者、真正的实施者——教师开始抓起了。大部分高校体育课上,教师往往更多注重学生动作技巧的学习,不断强调动作的要领,加强练习,对于体育文化提到的少之又少,忽略了体育课程内涵的奋斗拼搏、团结互助等精神的体会。因此,要想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武术专业课程中,需要深刻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蕴含深刻的道理,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更需要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教学中,才能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正所谓学高为师,教师只有不断练习专业武术动作,做到精益求精,才能在教学中熟练地示范给学生,让学生正确地模仿,并崇拜教师,才能让武术教学事半功倍,水到渠成。如果教師只是纸上谈兵,不加强练习,动作示范不到位,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无益于竹篮打水一场空。其次,教师不断拓展武术新动作,丰富武术教学。如果教师故步自封,只靠原来几套动作走天下,无法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觉得索然无味。只有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贯彻执行,才会让武术教学鲜活起来,将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行到底,也会无形中影响学生去模仿,激发其学生的热情。最后,全面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高校通过组织教学深入学习思政教育,加强其文化素养,让教师真正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组织全体教师讨论,如何在教学中深入贯彻执行将武术课程与思政课合二为一。有了方法,教师才会在教学中将其体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是教育方式。如通过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与强度,科学地训练能够让学生很快掌握动作要领,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顽强品质,实现武术与思政的有效融合。总之,追本溯源,从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开始,有了源头何愁没有“活水”,这是迈出将思政教育融入高校武术专业课程的第一步。

(二)武术课程与思政互相促进

武术专业课程虽然以搏斗、功法等动作为基础,但更注重在练习过程中,内外兼修,惩恶扬善,团结互助等思想品德教育,自古就有“未习武先习德”,武德教育也是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武术课程与思政课程有其相似性,武德教育恰是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武德教育始终贯穿每一堂课程中,如上课时的抱拳礼自古就有,但真正让每位学生去做,通过这样的仪式感会让学生切身体会武术文化。首先,教师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响着学生,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详细讲解每一个动作,教师都通过亲自示范直接与学生语言沟通。学生练习时,还需要教师耐心纠正监督,教师的武术和人文素养都在无形中对影响着学生。其次,武术课程往往是以成套的动作为主,教师需要将单个动作分解,然后整套连起来练习,需要学生心神领会,动作协调,只有经过无数次练习后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然而这个过程往往是枯燥乏味的,缺乏韧性的学生很难坚持下来,有毅力的学生才能将单个动作连贯起来。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将课程从易到难,练习记忆,在简单动作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再学习稍微复杂的动作。另外,教师需要密切关注每位学生的练习情况,对于意志力薄弱的学生及时鼓励,亲自示范,或者小组竞赛的形式,增强其意志。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其顽强的意志,及时鼓舞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增强其克服苦难的自信心。对于意志顽强的学生,适当增加训练强度,鼓励其勇于突破自我,体会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思政教育不光在武术课程中处处得以体现,武术课程的博大精深也为思政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大多数人认为武术课程只要勤学苦练,就能功成名就,殊不知要想掌握真正的武术精髓,只靠练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深入了解武术文化,掌握武术内涵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学习丰富的传统武术文化,正是积极响应思政教育的要求。因此,武术课程与思政课程二者相互融合,互相促进。

(三)全方位开展课外活动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高校除了课内开设武术课程外,还要延伸课外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武术课程或是武术社团等,这样学生才在相对放松自由的空间里,更能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大学时代,大学生有充足的课余生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社团活动,来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在社团里,大家志同道合,有上一级的学长或经验丰富、动作娴熟的社员,他们都能为新加入的社员给予动作指导和理论帮助,能更快地促进学生的进步。通过举办武术社团活动、定期举办武术文化讲座等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学习武术文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各类的武术社团活动,这样不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增进师生情谊,增加彼此的了解,教师还能有效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学生进行监督与引导。除此之外,在全校范围内定期举办武术比赛,邀请评委和观众来观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取长补短,更好地传承自强不息的武术精神。定期组织学生观看动作影片,通过了解英雄的事迹,感染并激励学生更好地学好武术,对英雄的崇拜能让其更好地了解武术的文化精髓,传承武术精神。开展诸多课外活动能够积极促进课内教学,是武术课程的有效补充。

三、结语

武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很受大学生的喜爱。武术运动内练修心,外练修身,受千年传统文化熏陶的影响,能让学生形成知行合一、自强不息、以礼待人的良好品质。高校武术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经过在高校武术专业课程当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可以让二者能够相互促进,互相融合,将武术課程打造成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磨炼意志,还能培养新时代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高校要全面提高教师的武术素养,把握好二者在实际教学中的比例,开展多种形式的武术课内外活动,来引导学生养成终生运动的习惯,积极打造高质高效的武术专业思政课堂。

★基金项目:重庆文理学院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重点项目:武术(2021KCSZ019)。

参考文献:

[1]竺照轩.试析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06):64-66.

[2]黎绮云.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创新探索[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3):102-104.

[3]罗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04):106-111.

[4]庄全,张丽萍.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志愿者队伍的类型与构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01):119-122+139.

[5]庞博.尚武精神下的高校武术教学课堂重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5):69+89.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