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点

2022-06-17

中小学管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重构校本作业

开发校本课程的出发点不在于追随教育流行风尚,也不在于满足评比与推广的需要,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发展方向,即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哪里,学校的发展方向去哪里,校本课程就要开发实施到哪里。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要符合学校实际。学校可以选择一门或几门校本课程进行重点突破使之成为精品课程,再慢慢扩大范围实现所有校本课程的精品化。(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东南小学)

推门听课是很多学校管理者深入一线了解教情、学情的重要方式。但由于这种方式的随机性,往往会在实施中让授课教师产生被打搅或不被信任的感觉,从而使听、授课双方陷入尴尬。学校如果把尊重放在前面,改“推门听课”为“候门听课”,即听课的人提前到教室门口恭候教师上课,就会让授课教师产生心理准备,从而有效缓解推门听课带来的尴尬。(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

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发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观的转型能力,勇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跨时空学习;具备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实践能力,能够探索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创新,营造新技术环境下的学生学习生态;具备学习场景的重构能力,能够在“云平台+实践场”的支持下,重构适合学生的灵活的、生活化的学习场景。(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电教馆)

应对“双减”的高要求、新挑战,教师必须聚焦课堂质量、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自觉转变角色行为。教师要从知识“转译者”转变为“精准滴灌”者,讓学生在课堂上学得会、学得足、学得好;要不断优化作业设计能力,从单纯的作业布置者转变为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发展学生能力的作业设计者;要抓住课后服务的契机,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个性发展的舞台。(山东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重构校本作业
青少年劳动教育实施的认知与策略重构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长城叙事的重构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重构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作业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