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计策略下搬迁定居牧户生计资本对其收入的影响研究*
2022-06-16李佳宁
孟 梅 李佳宁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1 引言
新疆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牧民长期以来逐水草而居,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但游牧生产过重依赖天然牧草地,对草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大,带来的草原退化问题比较突出,同时游牧生产的自然经济效益不高,商品畜产品少、牧民收入低,导致牧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是在新疆农牧交错带地区,降水量少而不稳,水资源相对匮乏,干旱频率高,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快速增长的牧民人口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之间的矛盾频发,游牧生产已很难适应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国内学者涉猎农户生计方面较广,研究主要围绕可持续生计评价[1~2]、农村精准扶贫[3~4]、农地整治[5~6]、耕地等方面[7],对牧户生计研究比较单一,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蒙藏农牧区[8~10],对西北地区尤其新疆牧户生计研究甚少[11]。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域概况
本文选取三个研究区域。阿勒泰地区草原辽阔,草质优良,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有牧草地面积844.11万公顷,畜牧业产值在当地农林牧业产值里占重要地位;塔城地区草场总面积100 多万公顷,境内土壤肥沃,拥有草种齐全的广阔自然打草场,是牲畜的越冬宝地;伊犁州直是亚欧大陆干旱地区的一块“湿岛”,拥有天然草场200 多万公顷,适宜发展特色农牧业。人口分布上,阿勒泰地区牧户约占其乡村总户数的36%,塔城地区牧户约占其乡村总户数的13%,伊犁州直牧户约占其乡村总户数的14%,3 个地区牧户总数占全疆乡村总牧户户数的24%。
2.2 数据来源
由于牧民冬季休牧在家,故于冬季进行实地调研和入户走访。调查中采取典型调查与非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以走访入户调查为主,结合小型座谈会等形式进行。调查小组先后在阿勒泰市、福海县、布尔津县、尼勒克县、塔城市5个县市21个村及社区入户走访,发放问卷共706份,有效问卷662份,有效问卷率为93.80%。
3 模型构建
3.1 牧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
本文依据调研获取到的牧户家庭收入结构数据,借鉴已有研究文献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13~15],将牧户生计策略类型划分为纯牧业、半农半牧、兼业和非牧业。其中,“纯牧业”是指牧户家庭主要依靠牲畜养殖及畜牧周边产品获得收入;“半农半牧”指牧户不仅通过种植业获得收入而且也从畜牧业获得收入;“兼业”牧户指收入来源50%是通过畜牧业获得,另外50%通过从事服务业、手工业、经商等获得;“非牧业”牧户指的是纯粹不参与农牧业生产,收入来源主要来自诸如服务业、经商等第二、三产业。
据统计,662 个牧户家庭中,纯牧业、半农半牧、兼业和非牧业牧户分别为396、84、64、118 户,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9.82%、12.69%、9.67%、17.82%,见表1。从数据可知,研究区域内大部分牧户仍从事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生计策略较为单一。
表1 牧户生计策略类型及划分标准
3.2 指标选取
根据已有结果与实际情况,从上述5 个方面选取15 项二级指标来测算不同生计策略牧民生计资本指数,建立反映当地牧民生计情况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量化说明见表2。
表2 牧民生计资本指标及定义
3.3 模型构建
本文采用计量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将“牧户的收入水平变化”设定为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的标度分为三类:1=收入降低;2=收支持平;3=收入提高,将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分别作为解释变量构建模型,分别对四种生计策略类型的牧户家庭进行分析,比较哪种生计资本对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牧户收入变化影响显著。
3.3.1 生计资本指数测算模型
式中,Yj表示第j 类生计资本指数,m 表示某类生计资本的指标数量,Xij表示第j类生计资本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wj表示第j类生计资本的权重。
3.3.2 生计资本对牧户收入变化回归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X1、X2、X3、X4、Xt是一系列解释变量,由草场面积、宅基地面积、参保数等15 项指标构成;β为自变量的相关系数,表示单位自变量的变化引起因变量变化程度的贡献值;k 为解释变量的个数,t 表示指标的个数。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牧户生计资本指数差异分析
从总体而言,研究区牧户生计资本指数顺序依次为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从牧户生计策略类型来看,生计资本指数纯牧业>兼业>半农半牧>非牧业。
不同生计策略牧户虽存在差异性,但也有一定的规律性。金融资本指数高于其他资本,因为选择哪种生计策略,都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同时纯牧业家庭金融资本指数高于其他类型的牧户家庭,由于研究区纯牧业家庭数占到全部调查数的59.82%,纯牧业家庭养殖数量庞大,有较高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指数在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牧户中的差异上不显著,样本中纯牧户的数量占到一半,重视牲畜的数量,其他三类牧户则对搬迁定居后住房的面积、以及住房基本设施是否齐全更为看重。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四种类型的牧户家庭中无明显差异,纯牧户家庭的这两个资本指数略高其他三类家庭。这说明家庭人口数、家庭成员最高学历、定居时长、亲友关系和文娱活动是所有不同生计策略牧户家庭增收的重要因素。
表3 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牧户生计资本指数
4.2 生计资本对不同生计策略牧户收入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不讨论搬迁定居牧户收入持平状态的影响因素,只讨论牧户收入增加的影响因素。
4.2.1 纯牧业家庭
从事纯牧业生产的牧户家庭一般属于世代游牧家庭,长期的畜牧业生产生活使得他们牲畜养殖能力长于一般家庭,养殖规模较大。住房条件配套的基础设施,包括牲畜暖圈和草料棚,保障了牧户在冬季存贮较多饲草料和牲畜过冬。可见要促进纯牧业家庭收入增长,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保障饲草料地的供应。
4.2.2 半农半牧家庭
五种生计资本中只有金融资本通过了10%的显著性检验,对半农半牧牧户家庭的收入增加有正向作用。半农半牧家庭定居时间较长,获取收入的来源更为丰富。他们从事畜牧业生产的同时继续种植。半农半牧家庭通过自行开发或流转饲草料地,不仅拥有大量的饲草出售,而且养殖一定数量的牲畜进行交易。从调查结果看,有95%的半农半牧家庭收入水平在定居后提高。半农半牧家庭拥有越丰富的金融资本,就越有实力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从而增加收入。
4.2.3 兼业家庭
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都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从调查统计结果看,兼业家庭劳动力较多,既有老年劳动力,也有青壮年劳动力,这类家庭一般老年劳动力从事畜牧业生产,青壮年劳动力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第二、三产业当中,从中能获取更多更稳定的收入。金融资本对该类牧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金融资本越丰富,兼业牧户家庭可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或从事经营活动,进而获得的收入越多。同理,兼业牧户家庭也和半农半牧家庭一样,期望通过丰富的投资得到更高的回报率。
4.2.4 非牧户家庭
非牧户家庭回归结果中,只有社会资本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这类牧户家庭将劳动力分为两类:中老年劳动力和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趋向于工资收入较高的大城市工作,中老年劳动力则留守家乡。一般情况下中老年劳动力会在距离居住地较近的地方打工或从事经营活动,这是因为年龄所限导致从事的工作种类单一,同时还要照顾老人和小孩不能在更远的地方工作,此时对于他们来说社会资本更为重要。
表4 生计资本对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牧户收入变化影响分析
5 结语
5.1 结论
基于生计资本指数测算模型,建立牧户生计资本指标体系,测算生计资本指数,并对不同生计策略牧户收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现得出以下结论。
1)研究区牧户家庭的金融资本指数整体较高,社会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物质资本次之。2)受牧民定居工程、牧草地流转政策实施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区牧户生计策略分化较为明显,纯牧业牧户依旧占主导。3)生计资本对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牧户收入影响分析中,五种生计资本对四种生计策略类型牧户收入影响各不相同。
综合以上结论发现:不同生计策略类型牧户收入受自身资本和社会政策的影响,牧户家庭根据自身生计资本的优势,同时衡量外部环境,规避生计风险,进而实现资本最优。在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优势主导下,加之研究区天然牧草地、人工饲草料地丰富,畜牧业市场需求量大,纯牧户生计策略仍是未来几年内该研究区牧户的主要生计抉择。
5.2 建议
1)转变牧户就业观念,提升自身能力。政府应定期举办职业培训、普通话训练,鼓励牧民学习先进的畜牧业知识或其他生计技能,拓宽牧户就业渠道,改变牧户传统守旧的就业观念,引导牧户走出去,丰富牧户收入渠道,避免发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2)合理规划牧草地,保护天然草场,固化自然资本,提高草场质量。政府应合理规划草场面积,促进草场可持续利用。加大饲草料产业发展,提倡舍饲圈养。加大对草原的监管力度,禁止乱采滥挖等破坏草场的行为发生,定期休牧,养草畜牧。
3)完善金融市场,激发投资兴趣,保障牧户资金需求。研究区应激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作用,积极发展企业合法组织的小额贷款公司,为牧户提供多样的贷款公司。
4)建立合作组织,拓宽畜牧产品市场。政府应积极引导、扶植牧户建立合作组织,并加强研究区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实现政府、企业、牧户三方之间的关系协调发展,丰富社会网络以增加特色畜牧产品销售市场,丰富牧户收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