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术后耳穴压豆治疗的辅助作用
2022-06-16王怡军郑丽丽曹琳果
王怡军,郑丽丽,曹琳果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3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甚或阻塞,从而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一种慢性心脏疾患,且随着近几年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1]。PCI创伤小、疗效佳,便于临床操作且术后恢复较快,目前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2-4]。PCI术后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有关,与护理工作也密不可分。耳穴压豆是通过按压耳廓穴位来诊治疾病或保健的一种中医特色临床疗法。耳是经气“宗”、“会”之处,通过刺激耳穴可起到经脉调和、气血通畅的作用[5-7]。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耳穴压豆具有提高术后护理效果,改善术后疼痛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通过对56例于我院行PCI术患者进行分析,探究耳穴压豆对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入组标准
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PCI指征的冠心病、心绞痛等;②桡动脉搏动正常;③外耳无疾患,能够接受耳穴压豆者;④无严重性全身疾患或慢性疾病急性进行期;⑤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者。
1.2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PCI指征患者;②外耳有畸形、湿疹、红肿、溃疡等,或对耳穴压豆脚步过敏,不能行耳穴压豆者;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有精神障碍或语言沟通障碍者;⑤合并多脏器、多系统疾病者;⑥中途退出或参与其他临床研究者。
2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7月—2021年4月于我院行PCI术患者56例,2019年7月—2020年4月入院的28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6.07±9.84)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18±1.54)年,2020年5月—2021年4月入院的28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7.21±8.08)岁,病程3~9年,平均病程(5.64±1.68)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3 治疗方法
术前均向2组患者介绍医院环境,进行健康教育,排除手术禁忌后积极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均依据医嘱用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除其焦虑、恐惧等心理,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禁服刺激性食物,采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控制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且给予运动指导,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等,提高自身免疫力[4],若有并发症则对症护理。观察组基于此给予耳穴压豆治疗,耳穴选择: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肺、心、肾、肾上腺。患者取仰卧位,术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探针寻找耳部敏感点,消毒后,将王不留行籽置于0.5cm×0.5cm胶布中央,贴敷于耳穴上,用指腹按压王不留行籽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酸胀的得气感,每6h按压一次,每次按压5min,4次/d,每3天更换一次,双耳交替,疗程9d。若患者耳部出现潮湿脱落等情况应及时更换[8]。
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1级:可耐受且不影响睡眠的轻度疼痛(1~3分);2级:重度疼痛且影响睡眠(4~6分);3级:不能忍受,重度疼痛(7~10分)[9];②心理状态评估:采用汉密尔顿焦虑(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分数越高心理状态越不佳;③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有无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动脉痉挛等并发症;④上肢肿胀值:上肢肿胀值=术后6h右臂臂围-术前右臂臂围;⑤住院时间;⑥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VEGF水平变化。
5 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后心绞痛症状无改善为无效,症状改善为有效,基本消失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6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2组患者VAS、HAMA及HAMD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耳穴压豆能够缓解疼痛,改善PCI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见表1。
表1 2组VAD、HAMA及HAMD评分比较(±s)
表1 2组VAD、HAMA及HAMD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表同此。
组别 例数 VSD评分 HAMA评分 HAMD评分观察组 28 2.07±1.18 5.71±1.27 6.14±1.43*对照组 28 3.75±1.17 12.43±2.35 12.18±2.11 t 5.33 13.30 10.45 P<0.05 <0.05 <0.05
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PCI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P<0.05)。表明耳穴压豆能够防止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见表2。
表2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2组患者上肢肿胀值、住院时间及VEGF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肿胀值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耳穴压豆能够降低冠脉介入术后上肢肿胀值、缩短住院时间、升高血清VEGF水平,见表3。
表3 2组上肢肿胀值、住院时间及VEGF水平比较(±s)
表3 2组上肢肿胀值、住院时间及VEGF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上肢肿胀值/cm 住院时间/dVEGF水平/ng·L-1观察组 28 2.41±0.43* 4.86±1.33* 92.89±1.63*对照组 28 4.50±0.36 7.29±1.12 86.04±2.21 t值 19.75 7.41 13.17 P 值 <0.05 <0.05 <0.05
4 2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89.29%较对照组82.14%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6,P<0.05)。表明耳穴压豆能够提高PCI术后患者治疗有效率,见表4。
表4 2组患者疗效比较
结 论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位居前列,其发病率近几年有升高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10,13]。PCI血管疏通率较高,能过快速恢复心肌供血,减少心肌损伤,且创伤及不良反应较小,目前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式[12],我国PCI手术量位于世界第三[11]。调查显示,PCI术中对冠脉内膜造成的损害无法避免,内膜受损导致血管炎性反应,会有血栓再形成的风险[14-15],且PCI术后并发症或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了PCI术后的死亡率[16]。因此,降低PCI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
中医将急性心肌梗死归为“胸痹心痛”“真心痛”范畴。若气机不畅,血行瘀滞,停于心脉,则形成该病。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运行不畅则易造成该病的发生。中医对该病急性发作期并无特效治法,但中医特色疗法在PCI术后患者应用中效果良好。耳穴压豆是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灵枢》有云:“耳为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终于耳者。”耳廓附着有丰富的神经、血管等,耳穴是人体耳廓与五脏六腑之间的桥梁,通过刺激耳穴可起到调和五脏六腑之功[17-23]。本次研究所选的神门与交感为止痛要穴,可提高机体的痛阈[24]。内分泌、肾上腺、皮质下可改善体内循环功能;心与神门可镇静安神,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同取心、肾能调和阴阳;肺主皮毛,可改善术后出血情况。各穴相配,调和脏腑,调畅气机,共奏止痛、安神、调和阴阳之功。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HAMA及HAMD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上肢肿胀值、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VEGF水平明显升高,表明耳穴压豆能够起到预防术后迷走神经反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的作用。综上所述,耳穴压豆对PCI术后患者效果良好,且临床操作简单安全且价格便宜,较易被患者及家属接受,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