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吹羌笛关山月
2022-06-16彭忠富
彭忠富
羌管悠悠,守望千年
在绵竹市清平镇的崇山峻岭里,生活着数千名羌族后裔。由于大山的阻隔和汉文化的逐年影响,他们与正宗羌族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渐行渐远。但在一些老年山民如七十七岁的孟开金的身上,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一些羌族文化遗存。
近年来,孟开金致力于九顶山山歌的收集、整理、传唱与创编。“哎嗨哎嗨哎嗨哎儿,哎嗨哎儿,太阳呀出来哟,照白的哟岩哎儿,照白哟岩哟,照得那白岩哟花哟开哟,那白花就是呀就是哟鸽子哟花儿。鸽子哟花儿,那红花就是羊角的花哟,鸽子的花来哟羊角的花哟爱哟,爱阿妹哟好人哟才哟……”像《太阳出来照白岩》这样的山歌,孟开金几乎张口就来,让人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九顶山山歌的火辣与热情。
“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可见古羌人以牧羊著称于世。《诗经·商颂》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反映了古羌人与殷商密切的关系。天苍苍野茫茫,逐水草而居的羌人放牛牧马,自给自足。羌人民风彪悍,在三国时曾是各方竞相拉拢的关键力量。党项羌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一度成为宋人的劲敌。后各民族实力此消彼长,羌民们逐步向南迁徙,进入川西北的岷江上游,开始了半农半牧、农牧并举的定居生活。羌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以狩猎为生。为躲避外来民族的侵扰,远离战争之苦,羌人大多居于海拔很高的半山腰上。
不过在清平的羌族聚居区,由于沧海桑田,早已经没有碉楼、羌寨、白石崇拜的遗存,也难寻找到释比(羌族中最具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成者)活动了。如果不是孟开金几十年如一日的努力,九顶山山歌也早就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了。中国的少数民族几乎都能歌善舞,羌族自然也不例外。而所有的歌舞都需要乐器伴奏的,譬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苗族的芦笙、哈萨克族的冬不拉、朝鲜族的长鼓等。
羌族自然也有乐器传世,除了口弦、盘铃、羊皮鼓,就是羌笛。据说在远古时期,羌人为了守护寨子,会在寨子的四周设定观测台,而在观测台上瞭望者遇到危险的动物或者外族的侵略时,会用手中的竖笛(古时候的羌笛)发出尖锐的声音作为警报。可见,古时候的羌笛还不能奏出悦耳的音乐,也有一个长期演变的过程。这羌笛可不得了,是我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有载:“羌笛三孔。”
唐人王之涣曾在《凉州词》吟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歌大意是,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王之涣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唐代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羌笛这种意象,是古诗词特别是边塞诗中的常客。借助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传播,羌笛在国内可谓家喻户晓。可惜当初读书时,语文老师只是简单地分析了一下时代背景和内容,并没有让我们见识到真正的羌笛,也没有听过真正的羌笛演奏。我只是下意识地记住了两个字“哀怨”,这应该就是羌笛的音色了。为什么是“哀怨”或“苍凉”呢?俗话说言为心声,估计羌笛的曲子里也反映着羌族千年来颠沛流离的历史吧!
我曾问孟开金会吹羌笛么?他坦言说不会,也没有见到哪个清平人会吹。像羌笛、羊皮鼓这样的乐器,一般都掌握在释比的手上,他们才是民族文化的传承者。清平早就没有释比活动了,当然也就没有人会吹羌笛了。
黑虎羌寨,羌管弄晴
今年八月,从黑水县经茂县回成都,一路穿山越岭,皆在峡谷间的山路上行走。两边俱是莽苍苍的大石山,连大块绿色也极少见到。好在河流两岸还有少许平地,这才得以让山民生存下来。距离茂县县城还有近三十公里,路边右侧突然出现一块指示牌,上书“黑虎羌寨”,看看天色尚早,于是折向右行,造访黑虎羌寨。
黑虎羌寨位于黑虎乡,是一处极具典型意义的羌族山寨,现有羌碉十多座,造型多样。其内部近似圆形,各层都有窗口,窗口外小里大,是观察和射击孔。每层用方木向四周交错辐射支撑,每层之间用独木梯连接,直通楼顶。群碉背靠青山,左临万丈悬崖,右依田园,前迎河脚。顺着鹰嘴河山岗一字阵列,十分雄伟壮观。
“黑虎”既是地名,也是人名,据说是纪念黑虎将军的。黑虎寨原名黑猫寨,明末清初时,清兵袭扰黑虎寨,羌民在英雄杨文武的带领下奋起反抗。杨文武就是黑虎将军,他组织羌人制作了滚木、礌石、驽刀、毒箭及杀伤力极强的火器,并在鹰嘴河台地建造了异形多角群碉,共计88座,连点成线,易守难攻,一时间清军竟然奈何不得。后清军重金收买了奸细,趁黑虎将军在地里劳作时,从背后放毒箭将其射杀,黑虎将军死时年仅二十二岁。
黑虎将军牺牲后,黑猫寨改名黑虎寨。大家约定,本地所有女性自生至死,都要头戴一顶用白布做成的留有两端尾翼的虎头孝帕,成年男子则头裹青纱。这种孝仪万年不改,如有不戴者会受到众人的议论和谴责。几百年过去了,没有人违背当年的约定。这种头饰一生中只有结婚那一天,会将白色头帕换成黑色,因此本地羌人又被称为“白头羌”。至今我们走进黑虎寨,都可以看见头戴万年孝的羌女,她们不管在地里劳作,或是做家务,或是赶集时都带着万年孝,一切显得那么自然。
在黑虎羌寨溜达了一圈,突然想起孟开金老人的遗憾,于是顺口问街边一位闲坐晒太阳的大爷,此地可有人会吹羌笛?大爷咧开嘴笑了:“你说羌笛啊,我们黑虎羌寨的何王金会吹的,他还会制作羌笛。啧啧,他现在可不得了,经常上报纸露脸,还接受过央视的采访。”
大爷非常健谈,看我是外地人,还兴致勃勃地给我讲起了羌笛的来源:据说两千多年前,上天派了两个人下凡,一男一女,男子叫杨宝,女子叫歌布,一个在河西,一个在河东。河西的杨宝吹着羌笛,河东的歌布吹着口弦,二人吹着浪漫的歌曲,彼此十分爱慕。由于水流湍急,彼此无法到对面去,于是,他们溯流而上,最后终于在一条小沟处相会。从此,他们生活在一起,繁衍后代,羌笛和口弦也就流传至今。
见我听得津津有味,大爷又回家拿出一支羌笛,饶有兴致地给我吹了一段曲子。这是我第一次现场聆听羌笛,完全颠覆了自己以前对羌笛的些许认知。首先羌笛是竖吹的,这跟横吹的竹笛完全不一样。原以为我学过两年竹笛,也能吹奏羌笛,现在看来完全是两码事。其次,羌笛吹奏主要采用鼓腮换气法,一口气可吹奏几分钟,即使是一首简单曲调,其技艺性要求也很高。
说起这“鼓腮换气法”,就更加让人望而生畏了。它在音乐上的学名叫做循环换气法,要保证气息不断的情况下完成自然换气,让气流经过鼻孔出入于肺部,通过鼓腮把口腔作为气流的交换台,保证吹响笛管的气流源源不断。
大爷一曲完毕,连说献丑了,他只是会点皮毛而已。要真正了解羌笛的演奏与制作技艺,还是得找何王金这样的专业人才。他是茂县文化馆副馆长,他才是权威呢!
传承与荣耀
羌笛是中国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最初的羌笛是用鸟腿骨或羊腿骨制成,既是吹奏的乐器,又是策马的马鞭,故又名“马鞭”或“吹鞭”。在西汉以前,羌笛只有四个音孔,到公元前一世纪,在后面加了一个最高音的音孔,才有了五个音孔。现流行在四川岷江上游羌族地区的羌笛,是一种六音阶的双管竖笛。后汉马融《长笛赋》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剡其上孔通洞之,裁之当鞭便易持。易京君明只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所加孔出后,是谓商声五音毕”的记述。
羌笛主要流行于阿坝州的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羌族聚居区。就茂县而言,羌笛演奏分为龚派和何派两个派别。龚派的代表人物是茂县雅都乡哈哈寨的龚代仁。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龚代仁在羌笛乐器制作、音准方面做了精心的改进,提高了乐器的精美程度,使其能较好地完成一段乐曲的演奏。龚代仁所制作的羌笛曾经在日本、法国等国家展演。他曾为上海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民族乐器研究提供了成套的乐器和演奏技能等全面的资料。其演奏的《丰收庆》《羌山情》《羌魂》等在国际民间艺术中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龚代仁的徒弟中较为知名的有茂县羌族歌舞团团长陈海元等。
至于何派,代表人物是茂县雅都乡四寨的何克知。1964年,何克知作为四川少数民族的十名代表之一,受邀赴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国庆节当天,他被邀请作为羌族代表到天安门国庆观礼台观礼。1987年,他演奏的《思念》被台湾人改编成舞蹈,获得台湾民间文艺表演一等奖。1999年,他在意大利举办的国际民间艺术节上演奏的《羌韵》获特别贡献奖,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何克知的徒弟中,较为知名的有茂县文化馆副馆长何王金。按照何王金的说法,龚派曲目比较沉郁忧伤,何派曲目比较轻快欢畅。
在茂县中国古羌城的个人工作室里,我见到了正在给学员示范吹奏羌笛的何王金。身材魁伟的老何站得笔直,双手持笛,口含双簧,用食、中、无名指按孔。只见他鼓着腮帮,气流循环地从羌笛中奏出了远古悠扬的曲子。仔细聆听,似乎能在笛声中看到远山、白云、盘旋的苍鹰以及满山遍野的牛羊。如果演奏羌笛者穿上羌族服饰,站在羌碉之类的建筑物前,那就更加完美了。
1965年出生的何王金原本是学习声乐的,与羌笛的制作与演奏毫不搭边,但血液中的那份羌族情结让他一直对羌笛充满了敬仰和好奇。何王金明白,羌族的历史文化除了靠释比口传心授外,羌笛也是交流、传承的一种重要渠道,因而它对羌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作为一个搞音乐的羌族人,如果自己连羌笛都不会吹,怎么对得起祖先呢?因此,当何王金在1985年偶然听到离县城170多公里的雅都乡四寨,有一位会吹羌笛的老人叫何克知时,他立即决定登门拜访,学习羌笛演奏。
在雅都乡,年长者几乎都会吹羌笛,打完麦草歇息时,有的抽叶子烟,有的就从腰里掏出羌笛吹上了。可见,羌笛已经成为了羌民自觉的娱乐方式,与抽烟解乏具有异曲同工之效。除了娱乐和情感抒发功能,羌笛还具有娱神、礼仪功能,羌族在祭祀时、节庆时会吹奏羌笛,以表达对天神、祖先等祭祀对象的歌颂、尊崇、感谢与祈求等。此外,羌笛还具有文化传承功能,是表达羌族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是传承羌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何王金至今还记得,那天他坐了五个小时的汽车,又走了二十多公里山路,才找到何克知。彼时,五十六岁的何克知却不大愿意教何王金吹羌笛。原因无他,按照传统,羌笛仅在家族内部传承,而且传男不传女。何克知不过恪守祖制而已。这样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很容易造成传统技艺断流。一旦继承人囿于自身条件或经济原因对此不感兴趣,传统技艺的传承就会陷入尴尬的局面。何克知的孙女何美燕就抱怨说,爸爸不喜欢吹羌笛,爷爷只好将这门技艺传给她了。何美燕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练习吹羌笛,一直持续至今。
再说何王金,当何克知拒绝传授其吹奏羌笛技术时,他没有死心,而是在师父家里干起了挑水、种地等杂活儿。这样的拜师结局在很多小说里都能看到,想要突破常规,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俗话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何王金的执着打动了何克知。再说,作为一个艺术家,谁又不愿意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呢?干了几天活后,何王金成了何克知的关门弟子。何克知手把手教,并把一些古曲传给了他。
从此,茂县多了一个羌笛演奏家何王金。2013年,何王金获中国民间乐器组合展演非职业组演奏奖。2014年,何王金参加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获优秀传承人称号。今年6月11日晚,何王金、任德海与中央民族歌舞团艺术家一同演奏的《羌山行》,将羌族音乐语言与现代音乐的演奏方式相结合,把羌族传统文化发挥得淋漓尽致,广受业内人士赞誉。
何王金说,吹奏羌笛是很不简单的,“它最大的特点是不能换气,要一口气吹完。相比唢呐,羌笛需要双倍的气功。”这也是当初学艺时,师父何克知拿来一碗水,插入半根麦管,让何王金用一口气把水吹动的原因。结果,何王金一口气吹了约有两分钟,达到了何克知的要求。如果何王金肺活量不行,估计何克知当初也不会收其做徒弟的。因为一个人先天条件不行,硬要学某门技术,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的。除了鼓腮换气法,羌笛在吹奏中还有喉头颤音、手指的上下滑音等技巧,加之双管制作的律差、双簧共振的音响,其音质和旋律独具特色。
一个人会吹羌笛,还必须学会做这个乐器。之所以选用竹子,是由于竹材音色高亢、优美,再者在颜色上体现了游牧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制作羌笛的高手一般采用高山箭竹为材料。每次取材在深秋季节最为恰当,至于为何如此季节取材,是跟竹子的成长阶段有一定的联系。成熟之后的箭竹制作出来的羌笛更利于其音色的稳定性。
最好的箭竹一般都生长于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上。选择阳光光照较充足的山面,因为吸收充分的阳光后竹子韧性很强、内部纤维水分较少、竹簧不易断裂。选择竹子时注意竹节要长,方便制作时竹节中间开孔。当年采集的竹子,要第二年风干后,才能用来制作羌笛。然后,还要放在羌家火塘的高架上,任由炊烟徐徐地熏、徐徐地炕,炕上一到两年,使它成为完全的干箭竹。
箭竹原材料下来以后,有通竹、削竹、粘竹、定孔、钻孔、制作哨口和装饰等十八道工序,前后持续约一年时间。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制作哨口。一支羌笛,其音调、音质、音色、音韵,皆取决于一对哨口的质量。它与管身一样,也是箭竹制成,仅仅是薄薄的一层簧片,用刀子在极细的箭竹上削出一个片。看似简单,但每次材质、用力的毫发偏差,都会造成哨口无法配对。演奏羌笛的人少,既会演奏又会制作羌笛的人就更少了。
2006年5月20日,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已经传承羌笛演奏和制作技艺达二十一年之久的何王金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这意味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将会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关注这项非遗,当然作为非遗传承人,自己肩上的担子也就更重了。
多年来,何王金积极履行非遗传承人的职责,认真开展羌笛演奏与制作技艺的教学、展演、文化交流等活动,创新羌笛演奏与制作技艺。何王金说,现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年轻人是绝对的主角,他一直担心现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会让年轻人丧失了对于羌笛这种古老音乐的热情。何王金的担忧并非毫无道理。
对于羌笛的传承,龚代仁则坦言现在好多表演羌笛的,都是为了能挣钱或者是能上台展现自己才来学的,对于当前来说,这可以为羌笛的传承起到一定作用,但却容易一知半解,浮躁,不深入学,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长时间下去不能起到真正的传承作用。也即是说,如果仅仅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我们是学不好羌笛的。
只有像龚代仁、陈海元、何克知、何王金等非遗传承人一样,一辈子热爱羌笛,将其当成一份事业来做,羌笛才会迎来灿烂的未来。羌笛,这个人们自幼从唐诗宋词中熟知的古老乐器,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全世界人民都听到其神奇的充满穿透力的特色音符。
(本文图片来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