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的策略研究

2022-06-16吴小英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策略

吴小英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也是语文教学中占比较大的文化知识。通过语文古诗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化内涵,提高文化素养,并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积累文化底蕴。而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直占据着教学难点重点的位置,需要教师加强教学设计。本文从朗读、思考、创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教学策略,为语文古诗词积累提供教学方向。

关键词:“双减”;初中语文;古诗词积累;策略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教学要求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要探究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古诗词积累效果。教师要结合情感、语言及语境等角度,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诗词,积累诗词,达到减负增效的目标。本文从朗读、思考、创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教学策略,为语文古诗词积累提供教学方向。

一、诗词朗读教学,充分体会情感

朗读,是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必然途径之一。在“双减”下,要求充分提升初中课程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加速理解知识,从而减轻学生负担。在朗读中,可以充分加强对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古诗词在我国不只是一种文化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艺术,所培养的是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念。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体会古典诗词之美,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对于学生提高记忆力、积累诗词作品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把握诗词内容,准确领悟诗词感情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指导学生了解诗词中写景的诗句,并引导学生发現诗人写景的作用。如“八月秋高……飘转沉塘坳。”采用拟人修辞手法,描写了狂风的无情,其中的茅草乱飞表达了作者焦急的心情。

(二)掌握朗读技巧,做好示范朗读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朗读视频,也可以亲自示范,要求学生在朗读时,读出感情,并让学生认识到朗读诗文时应有的节奏、读音等,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在停顿、重音等方面全面了解诗文的情感、语境、意境美。

(三)发挥想象力,深入了解诗词内容

在课堂中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充分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描述诗词画面,并通过反复模仿朗读,来深入了解作品内涵,产生与文学艺术的共鸣。

二、诗词思考教学,加强语言对比

古诗词是我国的经典传统文化,其中的精妙语言数不胜数,语境和含义都值得推敲,而这也是诗词句子成为经典文化内容的关键点之一。而“双减”下要求初中教学势必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教师加强语言对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通过相似的语言对比来思考语言内涵、语境等,感受古典诗词中语言的魅力。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课堂活动,让学生思考推敲诗文中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爱国深情与离愁别绪。如,“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的诗句中,教师可以将“吟鞭”以及“白日斜”这两个词汇单独列出来,让学生联系诗文来思考两个词汇的意思,让学生经过思考,可以了解“白日斜”是对景色的表达,教师可以提问:“日落和夕阳是一种景色,但是作者为什么不写‘白日落’哪?”学生会回答:“白日斜描述的是一个夕阳西下的过程,而“白日落”不能体现出日落的过程。”教师再次提问:“‘吟鞭’描述的是挥鞭子,但是为什么不写“挥鞭”哪?”学生经过反复的思考,会回答:“‘吟鞭’写出了挥鞭子的声音,但是挥鞭的生动性差,并不能体现出挥鞭的声音。”通过引导,学生能够针对诗词中的词汇进行思考推敲,从而既能理解诗词意思,还能实现诗词中精妙语言的积累。

三、自主创编教学,加深语境体会

语境是古典诗词不可缺少的灵魂,通过语境来抒发情感、寄情于景、以景明志等,都是古人表达情感的必用手段。语境所代表的是整首诗词的意境,而意境则是古诗词中客观现象与主观思想结合的产物,充分的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文化世界。

例如,在学习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饮酒(其五)》时,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语境,体会诗词情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创编诗词,在诗词中加入别的词汇和描写方法。首先,在这首诗中,夕阳、菊花、南山等词汇中充分透露着意境美,给人一种自在清幽的感觉,在改写前,学生要充分掌握。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对词汇进行改写,从而转变语境意思,组合为一首新的诗词,如“结庐在山间,远离车马喧。”等,通过语境的改写,学生会对诗词产生一定思考。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将诗词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体会,从而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原本的语境,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生活态度,并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促进文化素养提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教材中,古诗词占比虽然较大,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双减”政策下,要求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积累文化底蕴,加深对古诗词的掌握与了解,所以需要教师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本文从朗读、思考、创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教学策略,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策略依据。

参考文献:

[1]何婧莹.“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J].文化产业,2022(4):166-168.

[2]王建玉.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与茶的结合研究[J].福建茶叶,2022,44(2):266-268.

[3]秦春.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与茶文化融合研究[J].福建茶叶,2022,44(2):271-273.

猜你喜欢

双减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