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链”的设计路径

2022-06-16姜敏其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人教版双减作业

摘 要 作业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与载体之一,是知识巩固、能力培养和课堂延伸的有效手段,更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一环。以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中遇到的问题为突破口,以凸显问题,“链导式”铺设作业;研判问题,“植导式”设置作业;探究问题,“攀援式”创生作业为链式路径,达到导预明练、导法慧练和导向活练的目的。

关  键  词 依问导练 “双减”政策 作业链 小学英语

引用格式 姜敏其.“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作业链”的设计路径[J].教学与管理,2022(17):65-68.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加强作业设计指导,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学习规律和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不应仅限于课堂教学,而应延伸到之后的英语作业中。适量、有效的作业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运用能力以及提升综合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1]。可见,“双减”背景下,作业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与载体之一,是知识巩固、能力培养和课堂延伸的有效手段,更是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学科育人功能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作业往往通过单一古板的死记硬背和不断的书面抄写巩固所学,基本以配套作业为主,忽视学生群体中的差异性。布置的作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缺乏在生活中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和学生兴趣的培养。“双减”背景下如何发挥作业的目标导向作用,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精神,实现学科育人的目的,值得深思。笔者以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拓展)中遇到的问题为突破口,导向性设计应对性作业链,以此达到导预明练、导法慧练和导向活练的目的。

一、凸显问题——“链导式”铺设作业

“链导式”铺设作业以“前置性作业链导单设计”为载体,根据学生情况将学习的内容加以梳理后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自主探究并进行前置性学习,暴露自己存在的困惑。

1. 链生活资源,导作业真实性

生活资源包括人的资源,如学生和教师的个人信息、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等,教师可以基于学生年龄特点及学习基点,链接生活资源,帮助学生做好课堂上的准备,让英语作业更具真实性。

【案例1】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Unit1这一单元前,笔者发现只要是涉及数字,学生都出现了畏难情绪,于是笔者采用链导单的形式鼓励学生收集自己的个人信息,如weight, height, age,hobby等, 并在同学之间用所学过的句型:How old are you?I’m 12 years old. What about you?等进行真实性的相互交流或陈述性的介绍,消除了对于数字的陌生感,同时也为本单元学习年龄、身高、体重之比铺设条件,一举两得(如图1)。

2. 链教材资源,导作业针对性

英语学习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课堂中所学知识[2]。英语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教师借助教材文本与图片资源,通过链导单的创造性整合,为课堂导入创设了既新颖又熟悉的情境,达到以点带面、以旧带新的目的。

【案例2】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Unit3 My Weekend Plan Part B Read and write时,笔者以节日Mid-Autumn Day为模板,引导学生学会用一般将来时态进行相关活动的表达,发现文本中涉及到五年级下册大量的节日和活动词汇,而在平时的交流中,50%以上的学生对节日和活动有所遗忘,于是笔者巧妙设计前置性作业单,以Festivals in a year为题,将五年级所涉及到的节日与图片一一罗列,并用活动词汇融于句型的方式,让学生猜一猜,写一写。大量的人物活动图:eat Zongzi, watch the moon,eat sweet dumplings等植入学生眼球后,激发了学生的内储知识点(如图2)。

3. 链网络资源,导作业丰富性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资源可以营造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信息技术与英语作业的有效融合,调动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也提高了。

【案例3】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Unit6 How do you feel? Part A Let’s talk前,教师通过微视频导学的方式,上传学生所熟悉的“黑猫警长”微影片到班级钉钉群中,同时下发相关的前置性链导单(如图3),让学生观看的同时进行问题导练式自我学习。通过相关问题串,What is it? What’s this cartoon about? What does the cat do? What’s he like?等,让学生有目标性地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理解性输出,使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

各类资源的介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汇聚多元信息,通过从简到难、从客观到主观的思维碰撞与知识整合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业、发现和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进课堂。而作为教师则从学生的课前体验中提取了相关信息,突出了教学重点。

二、研判问题——“植导式”设置作业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对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有了前期的“前置性作业链导单设计”,就会呈现“五花八门”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老师们去认真研判(见表1),实行归类,同时设置好不同要求的练习,以突出学生間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做有所获。

1. 植入多样化作业,导知识活用

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是培养学生知识建构和思维灵活性的关键。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知识被动接受。“双减”背景下,以英语听、说、读、写、看为目标,结合画画、制作、游戏等方式,设计不同类型、形式多样的作业,融合知识技能、智能开发和创新实践,使作业更富吸引力。

【案例4】学生在学习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 Part B Read and write这一课时,文本中鼓励学生结合语篇,画出所缺的内容,同时结合图示,写出相关的be there ...问答句。教师乘此机会,布置让学生自主创作属于自己的nature park作业(如图4),并利用there be句型进行相关描述。同时,用所画图的信息差来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沟通的热情。学生对there be句型单复数的灵活切换,重点内容的反复巩固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锻炼,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植入分层类作业,导自主学习

由于学生在知识、经验、能力及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为此笔者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及个体差异,通过分层作业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跳一跳中摘到果子。

【案例5】设置人教版PEP7 Unit5 What does he do?这一单元作业时,把“Jobs around us”设为单元大主题,同时把这一单元分成四个小主题:Jobs in our family,Jobs in our life,Jobs and hobbies,Unusual jobs。每一课时的家庭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和拓展性作业,对于拓展性作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选择性完成。笔者在第一课时设计作业时,借助思维导图(如图5),让学生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强化了“Jobs in our family”这一主题意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结合主题抓取关键信息,提炼文本内容,通过“雪球式”知识点的融合,拓宽学生的交流视角,为下一课时的创生交流夯实基础。

3. 植入查找式作业,导知识拓展

查找式作业引导学生学习使用现代化网络技术以及学习工具,既解决学生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案例6】人教版六年级上Unit5 What does he do?这一课涉及职业话题,每次教学时问及:What does your mother/father/brother...do?时,总会有很多学生支支吾吾,不会表达。会回答的也是照本宣科,不按实际表述。确实,书本上所学习的职业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从事的行业都需要学生自主查找后学习,为鼓励学生多用英语交流,在设置作业时,鼓励学生利用各种资源查找家人所从事的职业,并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述。如有位学生通过网络查找到“家庭主妇housewife”这一词,并融词入句:My mother is very busy at home. She often cook meals, wash clothes and clean the rooms, she is a housewife.用查找的方式了解新词,同时加深了对新词的记忆和理解,营造了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良好学习氛围,拓展了学习知识的空间。

经过研判后的作业设计,让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质量的完成,并获得成就感,将这种成就感转变成学习的动力。

三、探究问题——“攀援式”创生作业

“攀援式”创生作业以“项目式作业设计”为载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下,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分享等自主探究手段来完成巩固、学习与交际任务。

1.攀趣味支架,援作业个性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笔者结合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找到教材中能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利用作业的形式将学生引入对知识的“慧”思考中,引导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案例7】人教版六年级上册Unit3 My Weekend Plan重点为计划与安排,在生活中涉及到方方面面,如旅行计划、周末计划、活动计划、节日计划等等,我们可以将这些计划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认领,并合作完成时间的规划、构图、写句等项目,同时以小册子的方式进行成果展示。

这样的项目不仅联系生活,融合语言运用,还发挥了小组中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沉浸式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强化了听说读写看技能,夯实了语言学习基础。

2.攀反省支架,援作业难处拓展

在组织学生进行文本学习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蕴含单元重点知识的词句作为问题提出来,引导学生智慧思考、交流与讨论。不断提取的目标词句,让项目化学习更聚焦。

【案例8】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Unit3 My friends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对is与has的使用经常混淆,且只有少数能分辨清,为此研究者以层层进阶的方式让学生联系生活,在作业中尝试着通过调查填写表格的方式先区分is与has,随后让学生口语表达,最后完成书面描述(如图6)。

3.攀登高支架,援作业思维上沿

在文本学习后,为了让学生形成富有深度的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回顾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独到的见解,可以通过不同的作业展示形式,如构图书写式、看图表达式等,也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大平台,如微信朋友圈、钉钉圈等,让学生、家长、社会人欣赏与评价,激发学生挑战的欲望,同时激活学生的辩证思维力。

【案例9】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Unit 3 My weekend plan Part B Read and write一课时,涉及吴斌斌一家在中秋节所从事的活动计划,每一个人都安排满满,通过think and say环节:What do you think of Wu Binbin’s family?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课后,通过应用类作业设计,让学生把节日或周末的打算用微信等多种社交平台展示出来,并鼓励学生用问题的形式:How do you think of my weekend?让班里的同学们用英语参与点评,可以是简单的点赞,也可以夸一夸自己的同学:Wow! How cool! Great!或者把自己所做的有趣的事也呈现在评论区:It’s great! I am going to do some cooking. 笔者还利用钉钉在线的编辑功能,让学生通过文本展示自己的活动同时,接力式询问下一个编辑者所从事的活动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同学们可以随时随地看到别人的编辑内容,还可以了解到同学们对活动的评价,更能提升自己的英语表达,一举多得。

“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是学校必须为学生做的事。”只要我们利用好身边的资源,以问题作为作业设计的先导,依学情、重剖析、精研判、多探究,定能培養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黄晓春.初中英语课外作业优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1.

[责任编辑:郭振玲]

*该文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问题导航:小学英语语篇 ‘依学导学’路径研究”(DH202110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人教版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