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阅读的实施途径探究

2022-06-16景小强郭林萍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全科学科阅读教学

景小强 郭林萍

摘 要 全科阅读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置身于全学科视角体系之中,以语文阅读为切入点,融合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找到最佳的阅读内容与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学习知识,学习过程中整合学生的学习高兴点、逻辑生长点 、生命拔节点、精神成长点,通过全科阅读发现言语背后的价值和意义,达到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形成多学科知识网络,形成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价值导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关  键  词 全科阅读 学科融合 阅读能力

引用格式 景小强,郭林萍.全科阅读的实施途径探究[J].教学与管理,2022(17):28-30.

阅读能丰富人生的经历,促进个人成长;阅读能传承民族的文化,促进国家的发展。在2020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标中对阅读作了突出强调,在中高考评价中有了极其鲜明的体现,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阅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全科阅读立足于课程改革的融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是打破学科界限的一种阅读方式,成为近来不断升温的教育热点话题。

一、全科阅读的内涵

全科阅读就是以语文学科为主,渗透或与其他学科找到交叉点,找到最佳的阅读内容与形式,多角度、多层面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全科阅读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通过全科阅读整合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高兴点、逻辑生长点 、生命拔节点、精神成长点,发现言语背后的價值和意义,形成多学科知识网络,达到各学科知识间的整合。

全学科阅读的基本特征是全面渗透性,围绕学科本体性知识,拓展知识的结构,增强知识的联系,加强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通过拓展渗透阅读内容,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培养学生思辨与求真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追求至善的品质。

全科阅读的最终目标是“全人教育”,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是实现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全科阅读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置身于多学科全学科视角体系之中,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素养、提高各科学习的原动力,更好地给予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价值导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的精神成长起到浸润和化育作用,促进学校育人品质的提升[1]。

二、全科阅读面临的困境

1.全科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

现阶段教师对阅读提升学生素养、拓展学生知识面所具有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却实践不够,阅读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不足,存在重认识轻实践的现象。未能把主题引领式全科阅读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样态引入到日常的阅读教学中,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拓宽学生的阅读领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所以普遍存在对全科阅读推进工作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

2.全科阅读的学法指导不活

语文教学是由听说读写等要素组成的一个整体。阅读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建立起整体的阅读架构,力求做到对同类知识的整体认知[2]。但部分教师对全科阅读的概念还未能完全理解,全科阅读参与性不高、学术性不强,对全科阅读怎样开展,通过全科阅读需要提升学生什么技能,在操作层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策略,不能有效地搭建全科阅读平台让教师阅读工作相互协同开展,让学生学习阅读方便快捷。

3.全科阅读的考评机制不畅

学校虽然建立有全科阅读的考核评价机制,但是和语文学科的考评相比,整体而言还存在着考评内容空泛、考评方法欠缺、考评手段单一的现象。全科阅读评价是个复杂系统的工程,既要进行全面的综合性评价,又要关注过程性和阶段性评价,整个评价应呈现全方位、立体式的特性,对评价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充分考虑。

4.全科阅读没有课程化推进

部分学校对全科阅读认知不足,对全科阅读工作重视不够,全科阅读工作未纳入学校学科整体工作计划,致使全科阅读工作的开展缺乏统筹性。各学科教师只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科目和课时进度,自行设置全科阅读的内容,自行开展全科阅读工作,从而使全科阅读缺乏整体化的课程设计,缺少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全科阅读工作开展呈现随意性、零碎性、随机性。

5.全科阅读的资源相对匮乏

有效的全科阅读,要基于学情精选阅读书目,用科学的、系统的、适宜的、合理的全科阅读书目,支撑和营造全科阅读的学习环境。统编语文教材受篇幅限制,同一主题下内容有限。虽学科间存在共同的主题,但阅读材料并不丰富,需要更多与之相关的材料供学生去阅读。但学校在读书资源的购置上,全科阅读书香校园的创建上,浓厚的读书氛围营造上,优雅的阅读环境布置上,都显得力不从心。

三、全科阅读的实施途径

1.打破壁垒,实施学科交叉融合教学

在全学科理念的引领下,阅读要打破学科壁垒,创新阅读教学组织模式,加强学科协同交叉融合,构建协同共生的学科阅读教学体系,阅读教学将成为各学科的“大合唱”,课堂将变成展示各个学科魅力的“大舞台”[3]。全学科阅读教学活动的构建重文本而又超文本,对一个知识点的阅读教学,要立足全学科,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融合学科制定阅读教学方案。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各学科老师通过集体研讨探究,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整合学科知识,确立阅读教学目标,形成全学科阅读教学策略。

在教学“红领巾”少先队知识时,各学科老师根据集体备课确立的阅读教学策略,在同一知识点教学上实现携手共进,同步推进,围绕同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实现全学科阅读教学活动。语文老师可以通过讲红色故事,吟唱红领巾儿歌,理解儿歌歌词,增加学生的感受;美术老师可以举办“我的红领巾梦”绘画展,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表现出对红领巾的热爱;数学老师可以围绕红领巾是三角形这一特征,组织开展“有趣的三角形”数学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拼拼、剪剪,粘粘的操作,将三角形变成各种各样的物体,引发学生的想象力;体育老师可以举行“星火传递”——让“红领巾”传递“正能量”的接力跑活动,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拼搏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音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学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学生用歌唱的方式表达了对少先队的向往热爱之情。

2.学科融合,拓展延伸学生阅读视角

全学科阅读是阅读范围的一种扩大,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相对于日常的课堂阅读教学,全学科阅读融入了更多的知识点以及学生更感兴趣的内容,这些都能让孩子学得更全面。在全科阅读视阈下,学生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同一部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驗,激发其阅读兴趣,还能增进学生多学科综合素养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具备全学科的阅读视野。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文本合适的融合角度,对文本从多学科多角度融合阅读寻觅方向、探求方法。

对翻译过来的诗歌,学生除了阅读原文,还可以融合英语进行阅读学习;对具备典型的历史背景的小说课文,小说文学性的故事情节与历史联系紧密,可以融合历史学科进行阅读;《诗经》等古典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植物意象,对其内涵的理解和挖掘,离不开对植物相关自然属性的认识和掌握,可以结合生物学科理解其文学意义。

3.引水入塘,弥合课堂内外阅读鸿沟

以课本为原点开展全学科阅读,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再由课内导向课外进行扩充式阅读,做好课内外阅读、实践的有效连接,引“水”入“塘”。构建学生课内外阅读、实践的良好“生态环境”,实现课内的集体阅读和课外的自由式扩充阅读,实现由课内到课外链接延伸的“立体阅读”,架起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彩虹桥”,增进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进行单元主题课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前布置一系列的课外综合性预习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了解作者一系列的作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与课文主题有关的事件的来历。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布置一系列的课外综合性巩固实践活动,结合课堂主题教学活动,开展与课上所学主题相关的故事会、主题手抄报展评、主题黑板报展示,最后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和课外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行与主题相关的习作活动。

4.能读会写,在阅读整合中读写合一

只有“得法于读”才能“得益于写”,阅读与写作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统一辩证。博览群书,积累了知识的的量;全科阅读,拓宽了知识的度。读得多了,读得深了,自然会产生写的欲望,写起来会有信手拈来的感觉。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唯有在博览全书的基础上进行全科阅读,在写作上才能方得始终。

在全科阅读时,老师应该给与学生阅读方法,授予阅读策略,引导学生从悦读、悦情、悦心全情感视野角度出发,多角度探寻文本情节,多视角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主角式”关注、“慧眼式”赏析、“架构式”探寻,引导学生去关注、挖掘、提升阅读的情境外延,让学生自主进入阅读角色中来,在阅读中“悦见”自己,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把自己带进文章,提高全科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全科阅读的实效性增强了,学生在写作时就会产生相关的经验关联,主动地依据生活经验预测文章的内容,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在读写中知行合一。

5.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生活阅读体验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全科阅读能很好地契合不同孩子的兴趣点。爱读故事的学生,能从贴近生活主题的故事中,感受到幽默的故事语言,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情节,故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刺激性的生活体验;爱好艺术的学生,能从色彩丰富的故事图画,极富创意的故事画面,感受体验到丰富的故事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全科阅读能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学得更自由,更开放,收获也更多。在全科阅读的模式下,各个学科形成了系统的联系,调动孩子更多的感官参与其中,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知识,并实现了从不同角度走进阅读世界,从阅读走向生活,又从生活走进阅读。

四、全科阅读的评价

在全科阅读体系建设评价上,应从教师及学校两个层面进行分析。老师是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通识性学科阅读教学策略,学校是否提供了有迹可循的全科阅读课程建设路径,是否通过积极创建学科阅读课程体系、建设学科阅读文化,开展学科阅读研究,积极落实学科育人。在全科阅读教学体系评价上,阅读是否由学科各自独立的视角转向全学科的视角,全科阅读是否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了阅读素养。课堂上是否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延展性、有效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良好的阅读素养不仅是学生开展学科学习的基础,更是学生参与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重要前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教育以阅读为载体,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进行学习,在阅读中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阅读习惯、阅读态度和阅读能力。全科阅读有助于学生养成整合各种学科的知识来解读文本的习惯,打通学科界限,打破知识壁垒。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全科阅读教学变学科本位为“问题”主导,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将培养全面发展和创新型人才落到了实处。

参考文献

[1] 张欣然.儿童数字阅读的特征、问题及成因分析[J].新闻世界,2020(10):58-61.

[2] 刘玉.从“突破语文要素”中打开通道[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18):22-23.

[3] 咸星彤.“真阅读”:语文教学的最终归宿[J].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18(01):4-5+9.

[责任编辑:郭振玲]

*该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小规模学校有效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研究”(GS 〔2021〕GHBZ086)、平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教师阅读现状及改进策略”(〔2021〕PLZ015)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全科学科阅读教学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国家卫计委:鼓励有条件的高校成立全科医学系
国务院印发《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
“超学科”来啦
我国全科医生缺口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