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2022-06-16顾晓伟
顾晓伟
[摘 要]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但是农业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农村企业在融资方面普遍存在资产实力偏弱、资金获取难度较大、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需求弹性大和回笼资金慢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企业可抵押担保的资产比较少、农业项目因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而导致收入大幅下降、企业信用评级较低、融资风险过大导致银行对于农业企业的融资意愿不强等。考虑到目前农业企业融资方面面临的困境,可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引入到农业企业中,通过银行和核心企业为整个供应链成员提供融资支持,这对于缓解农业企业的融资困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模式;农业企业;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2)10-0016-03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与意义
所谓的供应链一般是由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组成的,供应链融资是以企业的核心项目为基础,通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辐射,为企业供应链上下游的机构提供信贷支持,以此巩固供应链各环节的合作关系,降低供应成本,实现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当今时代背景下可实现合作共赢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1]。
供应链融资的理念产生于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企业的稳定经营。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其中,大型企业在供应链中掌握着话语权,小型企业逐渐成为供应链中比较薄弱的部分,阻碍着供应链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赊销也成为一种常见的交易模式。虽然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便利性,但也引发了很多的资金问题,使得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处境更是雪上加霜。针对这样的问题,供应链融资应运而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供应链中各企业物流、资金流的不平衡关系,进一步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发展。
(二)供应链融资的理论基础
信贷缺口理论:信贷缺口理论主要是指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投放到规模比较大、实力比较强的企业身上,对于中小企业的投资意愿不强,造成了资源配置失衡的现象。我国农业企业规模小,发展也比较缓慢,缺乏长期稳定的融资渠道,日常使用的融资渠道缺乏足够的信用保障,给农业企业的发展增加了风险。
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由于自身条件不同获得信息的程度也会不同,能够及时准确获得信息的企业会占据比较大的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农业企业由于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技术方面不完善以及人员设备落后等原因,导致企业获得信息的速度和质量比起那些规模比较大、各方面比较完善的企业有更大的不充分性,在金融机构获取资金的能力也处于劣势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关系型信贷理论:关系型信贷是金融机构在“软信息”的基础上对企业放贷依据的信用评估,软信息是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长期合作中建立起来的,不能进行明确的计量和表达。供应链融资使农业企业有了更多接触金融机构的机会,关系型信贷则是给那些实力不强、达不到信贷标准的中小企业更多融资机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农业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作,根据掌握的软信息对农业企业进行授信放贷。
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根据自偿性贸易融资理论的要求,银行根据企业在供应链的整体情况对企业进行授信贷款。在这个过程中,金融机构对企业的销售收入有一定的处置权,这种销售收入也是企业还款的资金来源。在这种融资模式中,金融机构不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和财务情况作为授信贷款的标准,而是根据企业在供应链中交易真实性以及资金流稳定性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授信贷款,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业企业贷款的难度。
(三)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概念界定
农业供应链融资是指金融机构将供应链上的企业进行捆绑授信,通过金融机构为供应链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并且监管整个农业供应链各环节的运用情况,实现资金配置的优化管理[2]。农业供应链融资改变了之前金融机构对农业企业一对一的授信融资模式,在综合考虑农业供应链整体情况的前提下,落实了供应链融资自偿性的原则,给予了农业企业很大的帮助。
(四)农业供应链融资的分类
多户联保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由多个农户成立联保小组,以联保小组的名义向金融机构请求贷款,通过农户申请金融机构放款并且由多家农户联合担保、承担连带责任的方式获得资金,最终通过分期偿还的形式还清贷款。
合作社+多个农户:小农经济种植效率低、农户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以及先进的种植技术支持,导致经济效益很低。但是相对于个人而言,合作社可以承担更多的风险,并且为农户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进一步缓解农户的压力。
核心企业+合作社+农户:这种模式主要是对核心企业进行授信捆绑,凭借核心企业的信用评级缓解资金难题,进一步深化合作社和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农产品市场化、规模化、商业化发展。
(五)近年来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探索实践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业企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了解决农业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的困难,应积极推行农业供应链的融資模式,以促进农业企业的发展。比如大庆商业银行推行的“农户+政府+企业+银行+保险”的农贷产品,该产品就是以中粮集团为核心为整个农业供应链上的农户提供贷款;我国东北林业也推出了仓单质押融资产品,成为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新形式。不过这些推出的金融产品很多都是为了解决农户或者是经营初级农产品企业的融资困境,很少涉及农业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和销售企业。
农业供应链涵盖了农产品从种苗培育到市场销售的所有环节,根据企业在农业供应链上所处的位置可以将企业分为农产品供应商、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及农产品销售企业三个类型。根据农业供应链的环节可以将农业企业的营运流程进行整合,形成企业生产—供应—销售的运营模式。在整个营运流程中,营运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由于企业收付时期的间距使得企业存在收支期间的资金缺口,这主要是因为供应链下游的销售企业要求先货后款,上游的供应商企业要求先款后货,导致中间的农业企业面对很大资金压力,而且企业本身还存在存货的压力,导致企业现金流紧张,束缚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农业企业营运资金的角度来看,加强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推广,对于农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农业企业可以凭借龙头企业的信用缓解自身的融资问题,进一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质量。
农业供应链融资是以核心企业为支点,根据各个供应链环节的真实交易情况和供应链中的企业信用水平,通过金融机构审查整个农业供应链环节的情况,并对整个供应链的农业企业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整个供应链融资模式其实就是信誉链,连接了上下游农业企业之间的信誉体系,原则上所有农业企业都可以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获得金融机构的投资。考虑到这种融资模式重视的是企业在供应链中真实的交易情况和信用水平,因此要选取信用资质比较好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农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以提高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用水平和实力。针对这些企业设计合适的融资产品,将企业的金融链和产业链进行有效整合。
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加入到农业企业生产运营管理中,从整个农业供应链的角度出发,针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开发设计不同的融资产品,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供应链上游的生产商需要集中购买生产资料,但是针对农产品生产商而言,很多农产品都是呈现季节性特征的,比较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生产商企业需要在农产品收获季节集中购买生产性资料,而这部分的支出将成为生产商当季的主要支出经费。上游的生产商是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开端,对于保证整条产业链的稳定性有很重要的作用。等到生产季节过后,生产商进入到销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不需要大额的资金需求,资金慢慢回笼,但是一般来说生产商资金回笼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这个时期比较容易产生资金问题。银行可以针对生产商经营特点推出适合生产商经营发展的供应链融资产品,比如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融通仓等。
在农业产业链中处于下游的销售企业是整个产业链中直接面向市场的环节,这些企业可以及时得知市场需求变化、有效响应市场需求。但是对于农业产业链来讲,处于下游的销售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其自身经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可以用于担保的资产数量少,导致企业很难有效应对市场变化趋势,导致企业在金融机构评级时信用等级较低,很难得到银行大额金融贷款。另外,这些企业由于规模比较小,而且自身资金有限,因此在面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市场客户时,处于弱势地位,很难掌握话语权。面对客户大额订单时,企业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足够的资金用于购买产品,只能被动选择放弃机会。针对下游企业经营现状,银行可以为其提供适合中小型下游销售企业的金融产品,比如应付账款买方融资、预付账款买方融资等。
(一)完善银行的审查、审批和资金监控体系
银行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审查、审批体系,加强对农业企业基本面的审查力度,通过审查购买方和销售企业的资信情况、付款履约情况提高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银行也可以利用查询系统查询购销企业的应收账款是否存在转让、质押或者异议登记等情况;通过专业化和标准化的操作模式以及严格的资金监控体系,控制供应链融资各环节的风险,避免出现信用风险以及操作风险等,以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新模式来助力农业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探索一条新路径。
(二)选择和培养优质健康的供应链体系
银行在实行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时候,要坚持将优质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核心,向发展规模比较大并且具备成熟供应链体系的企业推广这项融资模式和相关的金融产品。同时,对那些还没有形成成熟供应链的核心龙头企业加大宣传的力度,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认知程度,促使这些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成为供应链的主体,进一步促进农业供应链的发展。
(三)银行与农业企业合作中常用的风险措施
银行可以选择规模比较大、资质条件比较好的农业企业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协议,建立配套的监管机制,及时开展监管活动、核实质押监管情况;在合作协议中要明确各方的权力和义务,以及违反合同需承担的法律责任,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出现问题而造成风险;在合同中明确商品价值风险和商品权属风险的范围,建立农业企业商品市场跟踪、分析和监督预警的机制,对农业企业商品结构、价格以及供需关系进行分析,审查商品的权益归属。
(四)积极发展线上业务
针对银行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供应链下游企业可以积极发展线上业务,完善互联网+供应链融资的模式,争取和京东、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尽量控制融资成本、提升融资效率,还可以有效控制企业融资风险。另外,下游的销售企业也可以和大型物流合作,通过捆绑服务降低销售风险。目前,我国农产品和生鲜网购市场发展迅速,而且具备很强的市场潜力,以物流网络体系为基础形成的互联网农业模式和农业众筹也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很多平台提供的新型融资产品为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这些新的融资途径可以有效减少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高利率融资成本,帮助农业企业获得更多经济收益。另外,农业企业也可以利用这些融资渠道灵活支配企业现金流保证订单供应,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降低运营管理成本,进一步扩大自身经营规模,增加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为解决我国农业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困境,国家大力推行农业供应链融资的模式。为了确保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农业企业的信用资质,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规模,加强企业对融资模式的认知程度,促进农业企业的产业化发展。其次,银行需要加强对农业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重视程度,针对供应链的发展情况以及上下游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融资产品,同时完善风险管理和监督管理的体系机制。最后,在农业企业供应链融资的模式中加入优秀的物流企业、保险公司以及其他的中介机构,完善整个供应链体系,加强这些企业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加强供应链信息化建设,促使各企业和机构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作用,确保整个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发展。只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积极参与,才能实现农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共赢,确保供应链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
[1]刘圻,应畅,王春芳. 供应链融资模式在农业企业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2011,32(04):92-98+112.
[2]周良凤,蒲艳萍. 中小型农业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2):2955-2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