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态教育:“双减”之下,生命个体自由舒展

2022-06-16于杏林左艳如

教育家 2022年22期
关键词:玉林双减生态

于杏林 左艳如

人的培育如同生态的养护,遵循自然成长规律,提供充足的养分与空间,任其自由延伸、成长。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玉林附小”)在以往生态教育着眼于创新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提出“新生态”教育理念,强调创设内外融通的教育环境,突出师生生命成长的完整性、品质性、再生性、自适应性和自生长性,着力推动教学向育人的转变,打造方向正确、文化土壤丰盈、结构与关系和谐、充满个性创造的教育生态。

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要求减轻学生课业压力,提高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为学生提供综合、多元发展的可能。玉林附小新生态教育的核心要旨正与之相合,课程创新、课堂改革等举措也与“双减”要求相符,并为“双减”之下学校的教育变革增添不少可借鉴的亮点。玉林附小力图在新生态教育理念下,切实减负提质,让每一个生命健康成长。

融通多元课程,为成长提供多种可能

课程是育人的主阵地,“双减”对课程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之前,玉林附小就秉承“玉润百态,林呈千姿”的理念,着力推出具备高雅性、品质性、浸润性和多样性的课程,打造多元化、高站位的新生态课程体系,挖掘每个孩子的生命特质。

玉林附小将德智体美劳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围绕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打造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大课程群,形成横向多元、纵向递进的“三层五群”课程体系,推动国家基础课程的多样化、创新性发展,助推多学科融合,为培养身心健康、品行端庄、学力强劲、个性舒展的玉附少年提供可能。

“双减”意味着学校教育主体性的回归,创新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的关键。玉林附小新生态教育便着眼于基础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并经过多方探索实践,形成了雅趣语文、探究数学、绘本英语、动感体育、尚美艺术等校本特色课程。

同时,基于五育课程的有力推进,玉林附小推出了丰富多样的拓展课程与活动,诸如国际理解、实验之奥、制作之妙、艺术节、童谣民歌等,整合课程资源,融合大单元学习目标,切实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比如,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学校将数学知识融入七巧板、扑克牌等游戏,还巧用整理书包、空瓶换酒等生活环节,让学生在游戏、生活中感受数学之美。

“双减”之后的“双增”强调学生艺术、体育素养的培养,这要求学校提供充分的艺体教育资源。玉林附小新生态教育以艺体教育为学生提供乐享、乐学的学习体验。学校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乒乓球、篮球、茶艺、书法、武术、舞蹈、田径、跳绳、手工等社团选修课程,丰富学生学习体验,以真正做到“玉润百态,林呈千姿”,让“玉娃娃”们随性、自由成长。值得一提的是,二胡是玉林附小的特色音乐课程,学校多次邀请二胡专业演奏家进校指导,并组织公开课展示课程成果,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构建多彩生态,让生命自由舒展

“双减”不仅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还强调在减负的同时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玉林附小新生态教育以“立地正身,走向生命个性的自由舒展”为核心理念,即立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于时代先进文化教育,立于适应学生天性、特点、需求的生活实践教育,以正学生自然、知行、完整、通达之身;着力以融通古今、达于中外的教育视野,奠定学生尚美巧做、知能合一的生长根基,实现生命完整而幸福地生长。

“新生态教育不以功利性目标塑造学生,我们着眼的是孩子的一生。”玉林附小校长凌乾川这样定位小学教育,她相信,小学六年的奠基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基于此,玉林附小在課程设计中坚持育知、育能、育情、育德、育美的有机融合,培养伴随学生一生的优秀品质。

“双减”要求取消小学一二年级纸笔考试,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实际上,玉林附小从2015年便已开始改革评价方式,以“乐考”取代低小年级笔试。所谓“乐考”即是让学生不再抵触考试,乐于参与考试。玉林附小精心设计了诵读、演讲、认字、画画、采购等活动,以检验学生各学科学习成果,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在交流中成长,真正地乐于考试,享受考试。几年来,“乐考”深受家长支持、学生喜爱,还带动了其他学校的考试变革。“‘乐考’与‘双减’的契合是我们的意外之喜,接下来,我们还会继续创新考试形式,让孩子们爱上考试。”凌乾川很自信。

立足中国传统、增强文化自信是新生态教育的一大发力点,学校通过民乐、武术、茶艺、情韵端午、诗韵中秋等课程向学生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学校大力发展语文特色,推出《邂逅经典》《国学经典诵读》等课程,并依托语文课程,融合多学科教学,推出“二十四节气”系列综合实践课程,带领学生们探索节气的意蕴,了解民间习俗。冬至日,学生们探寻南北方习俗的差异,亲手绘制九九消寒图,共同制作汤圆;大雪日,学生们腌腊肉、煮红薯,并以文字和绘画的形式记录大雪,既增强民族自信,又开拓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凌乾川兼领道德与法治课时,特意留出几节课,让学生自由选择中国文字、古代科技、民族、医疗、军事等主题,合作或独立走上讲台进行分享。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们搜集和提炼材料,了解演讲礼仪,锻炼表达能力,克服紧张情绪,组织分工与合作。同时,凌乾川为每一位听众制定打分表,促使其认真倾听,主动表达,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尊重、谦逊和包容,这是“教”与“学”关系转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德育育人作用于道法课的应有成果。

戏剧进课堂是玉林附小的一大特色,其不仅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着力将语文、德育融于其中,让学生以情境表演的方式了解书中的人物,让周恩来、闰土、卖火柴的小女孩从书中走出来,走进课堂与学生对话,让品德、情感、精神、智慧在情节演绎中自然生发。一个孩子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她说:“我好希望小女孩没有离开,希望她和所爱的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畅通成长路径,为教师点亮一束光

陈老师是从教培机构来到玉林附小的新教师,两者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有很大不同,他十分困惑,直到凌乾川来听课并给出建议:“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一定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降低一些教师的存在感。”他豁然开朗,开始思考如何设计提问与追问,组织别出心裁的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新生态教育着眼于人的生命个性的自由舒展,其所提到的“人”不仅指学生,还有教师。新进教师的角色转变是新生态教育助力教师发展的重要内容,凌乾川经常走进新教师课堂,指问题,提建议,真诚谈心,交流问题。学校也经常组织新进教师“亮相课”活动,让新进教师自选主题进行试讲,并由学校优秀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

教师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也是“双减”工作的主要承担者,课业负担的减轻意味着课堂效率的提高,课后服务的丰富带来了教师工作量的增加。玉林附小新生态教育以教师成长为要,强调要让教师乐于教学,与学生共同成长,打造师德高尚、专业高新、心向高远、气质高雅的高素质生态型教师队伍。

作为校长,凌乾川从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做起,更换教室窗帘和电子白板、完善照明设施、修整校园区角,让教师看到学校向好的前景。她还努力为教师解决疑难,成为教师的依靠和底气。为丰富学生生活,杨老师组织学生玩陀螺,整个过程气氛热烈而活跃,然而,在活动结束时,一个学生不小心擦伤了另一个学生的眼角,引发了家校矛盾。凌乾川首先对杨老师组织活动的做法进行了肯定,为杨老师减轻心理压力,然后组织召开家长会,让家校双方充分沟通,并举办微讲座,请专家讲解家校合作的方式方法,既化解了此次矛盾,又为日后的家校合作奠定基础。

为提高教师的课程改革能力,玉林附小经常邀请各学科专家进校园,为教师打开创新之窗。在顶层设计上,学校制定教师分层发展策略与“优势+实践”团队发展策略,将教师划分为名优教师、骨干教师、成熟教师、合格教师,针对性提高教师能力,并组织青年教师联盟、智慧课堂小分队、二十四节气研究团队,聚力课程研发与创新。在教师评价方面,学校确立了教学水平评价、标杆移动式评价、教师专业成长激励三大机制,准确定位教师专业水平,逐步调高教师在教学、管理、课题研究等方面的达标要求,促使教师不断超越自我。

在玉林附小,每个教师的成长都能被看到,每个教师的心中都有一束向上的光,这束光照亮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路。正如副校长桂海波所言:“我们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但我们更希望教师自己也能在高效的工作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拓展生态外延,让成长的枝叶无限延伸

新生态教育建设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课程、教师、环境的和谐融通,还要着力与家庭、社会等外部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内外和谐共生,才能形成绿色可持续的教育生态链,助推“双减”的稳步推进和高质量发展。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延伸,玉林附小注重家长的教育作用,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建设,及时反馈课程改革成果。同时,挖掘家长资源,开展“厨艺进课堂”“科技进课堂”“交通安全进课堂”等活动,充分利用家长智慧和力量,拓宽学生视野。此外,学校着力推进家长会建设,加强家校沟通,凝心聚力,推动学生成长。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玉林附小位于肖家河社区,丰富的社区资源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平台。学校利用社区优势,对接相应资源,形成了“法式刺绣”“竹编工艺”“公益书法课”“社区书吧”“24小时书店”“社区跳蚤市场”“社区新春送福”等特色活动,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实操能力提供了实践机会。

此外,玉林附小还对接了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组织以节气、节日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体验多元文化形态。芒种时,带领学生到都江堰的花溪农场种植水稻、诵读农事诗词、扎稻草人、学习各类农具的使用方法;白露时,带领学生重返花溪农场收割水稻,体验收获之艰辛;端午节,带学生们划龙舟,了解端午习俗,感受屈原爱国精神……社会成了学生开阔视野、大展身手的舞台。

经统计,学校周边有较大型生物医药企业11家、电子信息企业5家、传媒公司1家、环保企业1家,还与武侯祠博物馆、锦里特色文化街相距较近。接下来,学校将继续对接周边资源,扩大课程教学场域,打破学校教育边界,融通学校内外,实现各方教育力量的同频共振,让师生成长的枝叶无限延伸。

新生态教育将系统开放的教育思想与和谐融通的哲学观相融合,其广深的教育内涵囊括了“双减”减负提质的思想和要求,具有前瞻性、可持续性与再生性。玉林附小将继续以新生态教育为引领,立足教育发展大背景与学校发展实际,不断充实教育内涵,让每一个学生自由呼吸,让每一位教师诗意栖居。

猜你喜欢

玉林双减生态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The four variables that account for the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基于Cell—SELEX的核酸适配体在生化分析与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