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结对传匠心 携手共筑教育梦
2022-06-16黎淑君
黎淑君
摘 要:师徒结对是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快速又高效的途径。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希望,让有经验的资深教师带领着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可以让他们更快地进入工作角色,更好地适应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文章立足于笔者教学实践,从“确立目标引方向”“勤学苦练促成长”“深刻反思提质量”三个方面入手,针对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与分析,提升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师徒结对;青年教师;教育能力
荀子在《劝学》中提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师徒结对是新课改形势下,教师专业化、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如果对他们的培养得到重视,必将大大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然而青年教师平时有较为繁重的教育教学任务,没有充裕的时间参加系统培训,所以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学习就缺乏了计划性,呈现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这非常不利于青年教师的成长。通过以老带新的师徒结对方式,可以让青年教师在短时间里尽快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在师父的带领下,少走弯路,教学常规工作也可以尽快地上手,规范开展。
师徒结对不仅促进徒弟的进步,而且也在不断鞭笞着师父学习进步。对徒弟而言,总希望在师父的指导下,尽快成长,因此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也是百分百投入;对于师父而言,在工作上不能落后于徒弟,否则难以让徒弟信服。因此师徒结对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途径。因此,师徒结对的實施非常有必要。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历,谈青年教师如何在师徒结对中稳步成长。
一、确立目标引方向
青年教师由于教学经验尚浅,科研意识不强,所以容易出现发展道路不明晰的情况。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先给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
笔者在师父的指导下,制定了学年计划:备课方面,认真研读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教学方面,每周听课不少于两节,课后做好总结和教学反思工作;每学期上一次汇报课,争取参加各种学科比赛;教研方面,能发表论文,学习做课题研究。制定计划后,请师父监督执行。
二、勤学苦练促成长
“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先要有一桶水。”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想要教好学生,教师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通过不断学习充实自己。教师提升自我素质,既实现了自我价值,又符合学校和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这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尤其重要,笔者在师父的指导下,通过不同渠道提升自我。1. 利用网络资源,观看名师课程,遇到不懂的地方,随时请教师父,借鉴一些教学经验;2. 利用知网等资源,提高科研意识,由于年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强,于是笔者常常翻阅感兴趣的期刊,多阅读学科论文,学习一些创新的教育理念、课题选题和写作技巧等;3. 巧用教研组资源,主动申请听课,学习同科组的优秀教师是如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等;4. 珍惜每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会后写好学习心得。
年轻的教师只有把基本功打扎实,上课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因此,在日常教学中,笔者也会常常邀请师父听课指导。课前备课时,如果有不懂的地方,主动向师父请教;课中上课,有值得推敲的地方,用手机录像,跟师父共同探讨,不断地在实践中提升教学质量。
三、深刻反思提质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年轻教师常常会把教学的重心放在课前准备阶段,只关注过程而忽略课后的反思和总结。课后教学反思,有助于青年教师正视自己的不足,改善自己的教育理念。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新教师,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固然重要,但课堂驾驭能力也必不可少,只有通过反思,才能不断剖析自己在课堂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总结,积累经验。
因此笔者在课后都会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培养反思的精神,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促使自己快速成长。当笔者和师父在完成同课异构后,会针对各自的教学进行说课,并交流课后反思,碰撞智慧火花,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效果。
青年教师就像一颗树苗,需要学校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通过师徒结对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资深教师的作用,为青年教师提供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适应教学生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既形成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又能促进青年教师的进步,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辛成海.薪火相传师带徒 教学相长促发展[J].新课程,2021(01).
[2]胡静娴.中小语文教师师徒制的实施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郭春华.“青”“蓝”结对 硕果满园[J].华夏教师,2018(28).
[4]张文琼.师徒结对,你我共成长[J].运动,2017(23).
[5]魏从林.师徒结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J].体育教学,2015(08).
[6]施笑笑.师徒结对是新教师成长成才的基石[J].成才之路,2013(08).
[7]冯家传.优化“师徒结对”的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