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剪纸教学

2022-06-16陈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6期
关键词:剪纸教学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陈燕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剪纸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學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还丰富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讨论小学剪纸教学的策略,发挥美术核心素养教育、教学功能,全面促进学生智力、审美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剪纸教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重要性

1.学生角度

首先,美术剪纸教学在小学的实施有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剪纸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弘扬地方文化的积极性,通过剪纸艺术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水平和美术修养。

其次,在美术教育中,剪纸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能够让学生对手工艺的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悟优秀的地方手工传统文化,并将之继承和发扬。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将手工剪纸文化资源融入美术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将传统文化中的美术元素以作品的方式展示出来,发挥它的价值,其独特魅力既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呼吁更多人来重视和保护它。

2.教师角度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当下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教学应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剪纸教学在小学课程中的应用为美术教师开展特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促使教师改变传统课程的单一型教学模式,也使美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提高自身审美能力、自主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全面提升自己的授课水平。

二、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策略

第一,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素材内容的选取,决定着小学剪纸教学的成效。地方特色素材内容广泛,种类繁多。教学过程中如果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产生自我能力不足的怀疑,进而对剪纸艺术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小学剪纸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精心挑选,所使用的地方特色素材应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同时,教师在课堂中增加贴近生活的情境,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社会热点,形式多样化并寓教于乐之中,尽量做到授课的生动有趣。因此,在小学剪纸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学以致用”的培养,通过“引为辅,创为主”的教学,让学生能在熟练基本功的基础上,打破常规,以创作为主,赋予剪纸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例如,在课程《剪“福”字》的教学中,教师只传授剪“福”字的技巧与方法,不规定作品的形状与图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福”字剪纸作品。创作结束后,小组向全班分享制作创意与制作要点并进行作品评比,既可以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又能锻炼沟通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第二,多元化剪纸教学。核心素养强调“以学生为本”,让学生通过美术教学能够参与到文化交流中。因此,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平板、投影仪等设备展示有关剪纸的内容,通过浏览大量的图片及精彩的讲解,扩大知识面,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南北不同的风格和特点,进一步体会到中国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唤起学生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加强学生对传承剪纸文化的意识。

第三,剪纸教学中的“教”与“悟”。一是对民间剪纸的正确认识。剪纸是原始文化的嫡传物,是民间艺术中最具民族性与大众化的叙事语言方式,鲜明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想让学生喜爱上民间剪纸,那么必须是教师先要热爱民间剪纸,并且对剪纸有客观、全面的理解和认识,用教师对剪纸的喜爱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二是多学科相融合的剪纸艺术。剪纸艺术并不是孤立的,它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与多学科内容紧密相关。比如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借用剪纸的形式指导学生将诗中的景物汇成一幅画,此时在学生脑海中,诗中的景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字表达,而是经自己双手剪化而成的情景交融之物,这样既能快速理解诗意,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数学课堂中的“轴对称图形”内容,让学生将纸对折,剪成自己喜欢的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英语课上,教师也可以根据内容,利用剪纸技能,剪出不同颜色的动物进行单词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将艺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创设了浓厚的校园学习氛围。三是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时,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悟”的过程,一味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率往往不高。进行剪纸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探究、展现个性创造及感受、体验剪纸艺术的平台。教师要善于与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探讨,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探索,将学生的创新激情最大限度地发挥。

第四,开展校外研学。校外研学以开放式课堂的形式结合文化资源开发设计课程和开展活动,各小学可以“敬匠心,颂传承”为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外研学。例如,通过实地参观民间工艺博物馆,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间剪纸文化的特点,并亲自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剪纸。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进行观察﹑搜集信息、参观、采访、实验等,获取知识,增加见识,扩充视野。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剪纸教学,既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大进步改革,又是传承与发展剪纸艺术的重要举措,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开展剪纸教学,使其能够对应教学改革要求,更好地推动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还要使其能够促进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使小学生民族自信心得到培养的同时,也能够实现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文明,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晴燕.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8.

[2]王学敏.民间美术资源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刍议[J].艺术评鉴,2019.

[3]花蕊.论新课程理念下民间美术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D].淮北师范大学,2016.

[4]耿艳秋.解析手工艺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作用与影响[J].中华少年,2020(13):104-105.

[5]边晓宁.探讨小学美术手工课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艺术大观,2020(15):105-106.

猜你喜欢

剪纸教学小学美术核心素养
论幼儿师范专业的剪纸教学
小学剪纸教学方法探究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