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偏压紧邻次高压燃气管线地铁车站出入口施工技术与风险分析
2022-06-15王正才郑志新张进
王正才,郑志新,张进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北京 100071)
1 工程概况
轨道交通某明挖车站位于规划三纵线城市快速路以下,呈南北向布置,该车站总长170.7 m,结构形式为地下1 层、局部两层的箱型框架结构,侧式站台布置。车站共设置4 个出入口,6 个风亭。本案例分析的3 号出入口与车站平面位置关系如图1 所示。
3 号出入口与车站站厅层相接,结构总长76.67 m,其中,明挖段长21.05 m,暗挖55.62 m,为变截面多段结构形式,明挖部分为矩形框架结构,暗挖为直墙拱形结构,维护结构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
3 号出入口东侧正上方有1 条长25 m,高8 m 的条石砌筑高填方挡墙,墙壁垂直状,与出入口基坑侧墙最小净距1.52 m,挡墙坡顶为场内临时便道。基坑西侧紧邻城市次高压燃气管线,燃气管敷设于盖板箱涵内,平均埋深1.5 m,与基坑边最小净距为3.82 m,明暗交界处正上方覆土仅3.5 m,为典型的“左拥右抱”高风险、浅埋偏压工程,如图2 所示。
图1 3 号出入口与车站平面位置图
图2 3 号出入口平面图
2 总体施工部署
该出入口暗挖部分下穿燃气管线,明挖基坑四周又紧邻以上高风险环境,所以,基坑开挖前必须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进行,首先,要对条石挡墙进行预加固(支护),接着对燃气箱涵靠近基坑一侧进行地表注浆加固,待逐级分层开挖后,要及时进行两侧围护结构施工,尤其是靠近燃气管道一侧,防止坑边出现坍塌失稳。暗挖进洞前,要采用中管棚等超前支护手段对洞口前方岩体进行预支护,暗挖隧道已经不能采用传统钻爆法,必须进行合理的施工机械设备组合配置选型。因车站内部站台板等站内结构已经施工完,也不可能采用大型机械设备从车站内部接口处自下而上顺坡开挖,只能从上口往车站内部反坡向进行挖掘,这就大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风险。
通过对该出入口周边环境安全风险的分析与评估,项目制订了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并积极同业主单位、燃气产权单位沟通协调,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按专家和产权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方案后组织实施。施工前,必须取得燃气公司同意暂停供气的相关手续,并把管段内燃气排空才能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严格按照专项方案的技术措施和要求进行。另外,加强对基坑四周及暗挖拱顶下沉等关键部位进行监控测量,以科学真实的数据指导施工,确保安全顺利地完成既定施工计划。
3 基坑周边预加固(支护)
3.1 条石挡墙预加固
3.1.1 加固方案
明挖基坑开挖前,按专项方案做好“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按照方案对影响基坑开挖范围长21.15 m、高8 m 范围的石砌挡墙进行加固。采用2 根φ25 mm 钢筋锚杆+I16 工字钢组成十字交叉节点的锚固形式(见图3),每个锚固节点由2 根φ25 mm 锚杆对十字交叉工字钢进行环抱并焊接锁紧。作业脚手架按跨距1.5 m,步距1.8 m,横距0.9 m 搭设,其他支架搭设要求参照相关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条文要求执行,卸料通过架设在挡墙上方临时便道的25 t 汽车吊进行垂直运输。
图3 锁固节点大样图
3.1.2 工艺流程
施工顺序:基础清表→浇筑条形基础→搭设脚手架→钻孔→安装锚杆→水平工字钢安装→临时焊接固定→安装竖向工字钢→工字钢与锚杆焊接锁紧→注浆。
3.1.3 挡墙预加固施工
采用φ42 mm 钻杆的潜孔钻机钻孔。施工前,要对孔位进行测量并做出标记,钻机就位后调整好与水平面的角度,以水平向下10°~15°施钻,钻孔深度需深入稳定基岩不小于4 m,每对锚孔横、竖向间距为1.5 m,打设过程中需加强现场巡查和监测,如有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实际孔深进行锚杆下料,先装设1 根φ25 mm 锚杆与横向工字钢固定牢固,再安装竖向工字钢,注意工字钢安装过程中要对局部进行连墙拉结,待与锚杆环抱焊接牢固后方可拆除临时拉结,工字钢横竖间距按1.5 m 控制,焊接完成后及时注浆,采用M30 水泥砂浆进行灌注,注浆过程中要观察浆液是否饱满,必要时进行二次补浆。竖向工字钢根部需落在墙脚硬土基上并楔紧。
3.2 燃气管线保护
3.2.1 燃气箱涵注浆加固
首先,根据产权公司提供的技术图纸资料,用探测仪配合人工挖探坑方法准确标出燃气管涵走向,再对影响施工范围的管涵一侧地表进行注浆加固,使管道周边土体固结,确保开挖过程中管道箱涵不至于因地质扰动而造成地表沉降。基坑开挖必须分层分阶段进行,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从基坑西侧墙往燃气箱涵底以一定外插角向下打设锚杆,注浆后绑扎肋柱及面板钢筋,浇筑锚杆板肋式挡墙。
3.2.2 工艺流程
施工顺序:拟注浆区域清表→测量放线→挖探坑暴露管涵走向→钻孔→安装小导管→注浆→基坑侧墙开挖→施作肋柱锚杆并注浆→绑扎挡墙钢筋→浇筑混凝土。
3.2.3 施工工艺技术
根据产权单位提供的资料可知,图2 中燃气管线A4 坐标点的管涵埋深为1.5 m。地表至明暗交界处基坑深相对高差为7.6 m。因基坑为斜通道向下,固实际钻孔注浆深度可按2~7 m进行考虑。沿基坑边与管线箱涵中间布置2 排,横、竖向间距为1.5 m 的梅花形注浆孔,采用水灰比为1.5∶1 的水泥浆,确保浆液能够充分渗入土体。开挖至设计标高后,施工围护结构,先按测量放样标记的点位沿基坑侧壁向箱涵底以15°外插角打入锚杆,锚杆横向间距为2.5 m,竖向间距1.5 m,顺肋柱位置从上往下钻孔,孔深分别按6~12 m 呈梅花形布置,成孔后每孔安装3 根φ32 mm 锚杆并注浆。
4 暗挖进洞施工
4.1 管棚超前支护
根据地勘资料和开挖断面地质显示,洞口围岩呈水平分层状、较破碎、节理较发育,无明显渗水,洞顶覆盖层仅3.5 m,采用φ76 mm×3.5 mm 管棚辅助工法进行超前支护。沿着拱圈设计轮廓线按50 cm 孔距以1°~3°外插角钻孔,安装20 根9 m长钢管并注浆,利用管棚与围岩形成的梁拱效应和加固效应,使破碎围岩胶结固化构成壳状结构,提高了围岩的自承能力,可有效抑制围岩松动和防止垮塌。
4.2 隧道开挖方式经济比选
方案一:人工水钻+卷扬机提升出渣法。这是重庆市场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工法,虽然水钻开挖最为安全可靠,但成本太高且效率低,工期太长,一旦进入雨季,会给基坑带来倒灌的防汛风险。另外,安装矿山用卷扬机设备,需单独制订方案,安装和验收周期长。根据经验,这种开挖方式每天能达0.6 m 的循环进尺,开挖时间需要3 个月,施工效率较低,所以,此方案不可行。
方案二:机械开挖法。拟采用一种带圆盘锯的切割设备配合带液压破碎锤的挖机进行施工,先由圆盘锯对围岩进行竖向分块切割,再由破碎挖机剔打,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掘进效率。圆盘切割机上下坑洞和渣土吊装均由设在上口平台的500 kN(50 t)吊车进行垂直吊装。随着斜通道的不断加深,采用一台小型挖机配合大挖机进行接力翻渣,就能有效解决斜通道渣土的转运问题,这种方式每天能掘进约1.5 m,长56 m的斜通道只需不到40 d 就能完成,施工效率较高。
实践证明,采用方案二进行开挖,不仅施工速度快,对围岩和周边环境的扰动也最小,有利于降低施工风险和成本。
5 基坑变形与拱顶沉降监测
施工时共采集基坑四周7 个点(SK3BP-1~SK3BP-7)和暗挖隧道3 个断面监控量测数据,数据显示:7 个点中,3#点的累计最大水平位移值为-10 mm,1#点累计竖向位移值13 mm(此测点位于明暗交界正上方坡顶),这两个最大值均在监测控制值的40 mm 范围内。在3 个隧道断面中,拱顶沉降累计值最大为5.5 mm,变形速率在0.2~0.4 mm/d,累计值和变形速率均满足监测控制值的30 mm 和3 mm/d,可以正常施工。
通过上述监测数据可知,开挖前采取合理的预加固(支护)辅助施工措施,是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的有力前提,也证明了面对复杂工况时,采取以上辅助施工手段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本工程案例施工技术应用与风险的分析,可以得出在周边存在复杂环境和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组织施工及采取科学的辅助施工手段是确保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的保障,是对每一位建设者经验与智慧的考验。希望对本工程案例的分析总结能为类似工程提供帮助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