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更新模式研究
2022-06-15安婳娟李周悦徐德培
安婳娟,李周悦,徐德培
(宁波大学潘天寿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浙江宁波 315211)
1 引言
当前城市更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对建造于20 世纪80年代到21 世纪初的既有住宅进行整体环境提升。这些住区普遍位于城市老城区,基于当时的国情,以满足居住为主,涵盖了诸如用地紧张、住区生态复杂、人口众多、户外活动空间缺失或缺少人性化设施等问题,尤其是在关爱老年人生活品质、满足老年人活动需求、心理预期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呈现出低品质、低秩序性和低舒适性等特征。鉴于此,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将改造重点放在对这些现存的建筑结构良好、社区文化浓厚,但是环境质量较差、环境设施老化、社区文化底蕴逐渐缺失的既有住宅中,对其进行更新改造,营造配套设施完备、邻里关系和睦、充满人文关怀的社区生活环境,提升住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整体生活品质,是城市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2 适老化改造原则
城市一旦形成,就有其清晰的建造逻辑和发展轨迹,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可能被扩大,可能被更新,但不能被完全重新建设,因为成百上千年形成的城市肌理和人文底蕴一旦被破坏就再也无法复原。当前大量的改造实践也证明,采用大拆大改的城市建设手段对城市肌理和历史脉络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这不是一种可持续的改造更新策略,它最有可能产生的结果就是用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去掩盖原来的旧问题。
社区文化是居民集体意志的体现,它主要产生于社区的公共空间中。对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不仅仅是对物质和硬件层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对软环境的关注,研究住区的微观人文环境、居民组成、居住需求等内容,关注住区的文化氛围、空间形态、设施类型及环境特征。着眼于这个角度,适老化更新改造的核心不能仅局限于住宅表面的破损修缮、空间的扩大或者构件的增减等肉眼可见的物质层面的内容,而是应该更加注重这些住区的内部社会结构体系、特定的邻里关系和微观生态环境等特征,提取和升华这些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更新改造,尽一切努力将这些住区的历史信息保留下来。
对于老年人来说,因为居住时间较长,对原邻里环境有强烈的情感依附,在改造更新过程中更不能忽视对其人文氛围的保留和强化。一方面,要尽可能清除老旧小区中物质空间层面的问题和障碍,给老年人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要尽量营造精神层面的关怀,使老年人拥有一个自在、安详的美好晚年。
3 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现状调查
课题组在宁波市开展的前期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宁波市既有住区在适老化方面存在普遍的环境问题,包括诸如公共空间的面积与数量有限、管理混乱、活动设施缺失或不合理、没有考虑适老问题、安全问题突出等内容[1]。
3.1 公共空间设计的缺失
既有住区公共空间数量不够、功能单一、面积有限、设施破旧是极为普遍的现象,而这也是与居民生活联系最为密切、对居住满意度影响最大以及居民反映述求最为强烈的地方。在对宁波相关小区进行实际调研中,认为活动场地不充足甚至完全不够的被调查者占比达到50%以上。这些住区以多层行列式布局为主,户外空间布置在两排建筑之间,中间是车行道,两侧部分设置简单的绿化,整体显得极为局促(见图1)[2]。
还有一类20 世纪末建成的住区,其采用的是邻里模式,即外围沿街面采用连续的商铺,内部是相对封闭的住宅小区。这样的住区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区由具有城市属性的外部边界和具有邻里属性的内部住区组成,这样的住区虽然预留了一定的公共活动空间,但面积相当有限(见图2)。而且这种布局方式天然具有内向属性,无论是物理空间层面还是心理感受层面,内外部的割裂比较严重,也是需要重点改造的。
图1 采用行列式布局的小区
图2 采用邻里模式布局的小区
随着房改等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住区的规模也越来越大。21 世纪初,一些采取住宅-组团-小区模式的住区也渐渐萌发,这样的住区由于体量庞大,开发周期长,甚至可能跨街区和社区(见图3)。这样的住区,虽然在规划初期是有公共空间的布局意识的,但由于难以在不同的组团兼顾各类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所以,也是需要重新发掘其公共空间的设计潜质的[3-6]。
3.2 人性化设计的缺失
据调研,大部分既有住区在公共空间的设施和器材的布置方面考虑不周或流于形式。首先,器材的选择多采用以满足成年人健身为主要目的的器材,其类型、强度、尺寸等方面都不适合老年人锻炼;其次,保护措施不足,很多器材并未配置相关的保护措施,导致老人在锻炼时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如防滑垫、平衡弹簧等功能性部件,在很多需要一定腰腹力量的器材中都没有出现,容易导致老人在使用时重心不稳或者发生跌倒[7];再次,一些设施的放置位置有问题,例如,有些场地存在较大的高差,如果设施过于靠近活动场地的边缘,一旦踏空,就可能跌伤;最后,在材料方面缺乏人文关怀,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些公共空间的铺地大部分都是采用石材或者面砖铺装,过于坚硬,并且雨雪天还有滑倒的危险,而在这些空间放置的一些休闲桌椅也缺乏人性化选材意识,采用石材或者金属材料,夏天热,冬天冷,体感舒适度差。而且,有些设施的界面或材料交接处缺乏必需的细节处理,尖角、夹角等现象明显,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挤压、磨损、挫伤等情况。另外,很多公共空间的设备设施的维护不到位,甚至出现器材部件缺失、掉落情况,无法使用。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的感官体验,无法达到让老年人走出家门,参与社区生活的目的[8-10]。
3.3 无障碍设计的缺失
调研结果显示,基本所有既有住区都存在突出的无障碍设计问题,如小区道路、广场、绿地等,没有平整或坡化高差,人行道以及重要部位没有设置提示盲道或盲道残缺,台阶或楼梯设置不合理等。另外,还存在小区公共活动空间、住宅出入口、单元间出入口、路缘、广场边缘等存在高差的地方,没有完备的无障碍坡道和扶手设计。诸如物业服务用房、公共活动用房等服务场所没有专门的低位服务柜台,没有考虑轮椅出行、转弯半径等内容;无障碍厕所、无障碍电梯、爬楼代步器等设施普遍缺失。还有一些加装了电梯的住宅小区,由于加装的位置多处于楼梯间的北面,电梯的出入口与楼梯的半平台相连,而这半层没有设置升降机或辅助装置,是一种不彻底的无障碍设计。还有很多住区公共空间活动场地铺地设计不当,有些选择小块面砖铺地,时间长后容易造成凹陷,表面凹凸不平常年积水,对老人出行或户外活动造成影响。此外,极少数无障碍设施成为空间“障碍”,例如,有些住区的公共厕所布置有无障碍厕位,但是该厕位常年紧闭,基本沦为保洁人员的杂物间。
此外,基于时代所限,很多既有住区在规划之初没有划分出足够的停车空间,导致近年来突出的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例如,人行需求让位于停车需求、停车秩序混乱、人车混行,甚至消防车道被停车位占据等,安全隐患问题突出,更无法满足老年人正常的通行需求。以上都是课题组结合我国当下既有住区外环境改造这一大的政策背景下,认为亟须解决,并且能寻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的问题。
4 既有住区公共空间可持续性的适老化更新模式
4.1 空间的重组利用
尽管大部分既有住区在规划初期就留有“硬伤”,这些“硬伤”可以通过规整闲置空间而加以改善,在改造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边角地带、零散地块以及闲置地块等来挖掘潜在的公共空间。首先,要结合老年人的活动轨迹和活动需求对这些微空间进行灵活的功能组合,形成丰富的空间层次。其次,应将共享理念融入改造设计之中,既有住区大部分位于老城区,小区和街区邻里之间联系紧密,但是却被围墙隔离,而围墙两侧的空间基本上浪费了,无法使用。这种情况下,如果管理上没有不便之处,可以打通小区之间这一物质壁垒,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两侧的闲置空间,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再次,对于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考虑将小区内部分公共服务设施的外部空间释放出来,非必要不设墙,然后将这些服务设施的附属空间、闲置空间等融入小区公共空间中,根据需要将其改造为集中活动场地、微绿地等一个个节点,并通过慢行系统连接起来,提高居民的可达性和参与度。最后,挖掘纵向空间,拓展地上地下面积,在一些山地城市,可以充分利用高差营造小微地形,增加活动空间,一些住宅的底层用以堆积杂物或仅仅做过道等非积极用途,如结构核算通过,也可将部分墙体移除,释放底层空间以扩展活动面积等。
4.2 空间的合理划分
科学合理的空间划分是确保老年人能够开展各类公共活动的前提。有些活动是集体互动,需要视线开敞的空间;有些活动是个体行为,需要相对私密的场地条件。因此,在改造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活动内容对活动场地进行合理的划分,动静分离,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活动需求。聚集性的动态活动空间是社区的主要活动空间,交通便捷,以开敞为主,容易被人所关注。这些空间面积较大,故在铺地选择上应采用平整柔软的材料,避免采用小块的地砖或光滑的石材;配套的设备设施要完善,广场周边可以结合亭、廊、花架、座凳景观构筑物布置合适的休息设施、垃圾设施等。在植物配置上,要选择安全、无毒、无刺等植物。在交通上,要有连接其他空间的慢步道,确保能及时、安全地到达各个地方。静态活动空间相对私密、内向,诸如下棋、读书看报等活动就需要这样的空间。
此外,调研还发现,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对公共空间的属性也是偏好不一的,男性喜欢聚集在开放、视线通透的外向性空间中;女性惯于聚集在私密、围合感强的内向性空间中,故改造时也应该考虑不同性别的需求。对于这些空间的改造,可以结合树荫、廊架、座椅等来进行空间围合,形成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空间,最好再和爬藤植物相结合,夏天既能遮阴,冬天又可以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尽可能为老年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4.3 空间活力的重塑
调查中发现,那些具有人文气息和历史底蕴特征的公共空间更容易形成空间意向,获得居民的认同感。首先,在改造过程中,可以结合小区特色文化符号,依托社区的年代感和独特的区位文化,通过景观叙事的方式,利用小品构件、文化景墙、宣传栏、指示牌、岗亭、花架等各种元素进行合理设计,重塑社区文化与居民间的情感联系,激发空间活力。其次,可以挖掘很多由于管理不到位导致的闲置空间的潜力,对其进行功能转化,面积比较大的可以统一规划成停车位,面积比较小的可以改造成晾晒场等。再次,在改造过程中要关注活动空间内基础设施的配置,设施关系应同邻里关系一样和谐,如儿童的活动设施应当与成人的休憩设施相结合,既解决了需求,又叠合了空间。在选择基础设施时,要结合老年人的活动内容和心理需求进行布置,例如,在座椅布置中,L 形的座椅可以形成半封闭的心理区域,或者仅仅一块材质不同的铺地,都能引发使用者的领地感。最后,很多既有住区存在大量的自发性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是在居民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最符合居民的活动需求,也是最具有改造潜力的空间。在更新改造中,要充分重视这些自发性空间,把活动场地改造的重点放在这些区域,最大化地重塑空间活力。
5 结语
据2020 年开展的第七次全过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 周岁以上人口已占总人口的18.7%,其中,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占总人口的13.5%,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老年人口数量最多、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面对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探索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的适老化更新模式已成为居家养老改造的一大重点研究内容,本研究重点从既有住区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老年人行为特征的分析,以及可持续性适老化更新原则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和阐述,最终探索既有住区公共空间可持续性的适老化更新模式,让老人能够真正做到“居家”的同时可以“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