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漫电影《罗小黑战记》看中日青年接受文化的差异
2022-06-15秦臻刘叶函胡景雯
秦臻,刘叶函,胡景雯
(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144)
1 问题提出与现状:跨文化传播中的交流与阻碍
1.1 不可避免的文化误读与文化差异
随着与其他国家文化日益深入频繁地交流与合作,我国在国际视野下也谋求着更深层次的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之间的地域交流屏障被进一步打破,但自身文化与他者文化注定存在的差异性,使得文化接触交流更加频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在2020年美国迪士尼发行的电影《木兰》中,无论是对“仙娘”角色的妖魔化还是对原典《木兰辞》“忠孝义勇”内涵的片面解读,都体现出其对于中国文化存在的刻板印象和误读。这也使得该电影不但没能获得商业上的成功,反而激起了文化之间新的冲突。成为了面对他者文化产生排斥,拒绝沟通的一大诱因。在跨文化传播的视域下,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与误读现象则更加凸显。
1.2 走进日本的“罗小黑”
日本作为中国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对象,在双方的文化交流中,动漫是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动漫电影《罗小黑战记》2019年9月初在国内上映后,在收获较高口碑的同时,还获得了3.15 亿的票房收入。在豆瓣2019年评分最高华语电影中,《罗小黑战记》排名第五。在日本上映后,日本国内最大电影点评网站Filmarks 打出了4.2 的高分,并打破了中国动画电影海外发行票房纪录,引起了热烈的反应。但两国观众对其评价却有着诸多不同之处,无论是中国观众对于其电影中可能存在“模仿”和“抄袭”的质疑之声,还是日本观众对于其作为“プロパガンダ”(宣传机器)的怀疑和警惕,都体现出了各自在对待该作品时产生的矛盾与差异。
此次研究便是意图通过跨文化传播中的典型个案《罗小黑战记》,将文化差异研究聚焦在中日两国青年对同一影视作品产生的不同认知态度上。把握文化差异与误读成因规律,探索因应策略,实现文化的良性互动。
1.3 研究现状
在文化差异导致的认知态度偏差成因研究中,有部分学者将外国文化作品中的中国元素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回溯产生认知偏差和误读的成因。例如,林丰民便对阿拉伯文学《一千零一夜》中的中国形象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产生善意误读与认知偏差的具体缘由[1]。也有部分学者立足自身文化接受角度,分析我国面对他者文化时产生的认知偏差。例如,崔丽芳在《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一文中,从社会发展和文学发展两个方面总结了近代文学翻译中体现的文化差异和产生文化误读的原因[2]。还有部分学者从全局角度出发,例如,张瓅尹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新闻传播主体间的文化差异并提出了因应策略[3],刘燕南则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对文化差异的属性与存在原因进行了从语言到文化的纵向探讨[4]。
尽管这些研究都提供了重要的启发意义和理论支持,但以中国作为传播端进行分析的研究较少,且多是针对作品本身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对于跨文化传播对象的实证一手资料较为缺乏,以至于难以及时把握传播对象的具体画像,这也正是该研究意图填补的空白。
2 研究设计: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该次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与调查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Python 技术分别对中日两国国内最大电影评论网站——豆瓣网和Filmarks 上关于电影 《罗小黑战记》的实时评论文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此次收集日本网站全部评论3 867 条。为更好地进行对比,从豆瓣147 530 条评论中根据评分占比进行分成抽样,利用python random 函数抽取评论3 866 条,如表1所示。
表1 python 数据样本情况
抓取高频词句进行总结和定性话语分析。分别抽取评分最高和最低的100 条评论,提取其中的高频词汇进行差异对比和定量分析。并将这些高频热词作为后续深度访谈的话题线索,围绕数据体现出的差异性拟定访谈问卷,研究形成差异的构成机制。此次调查法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深度访谈方式,分别采访了中日两国各8 名本国国籍大学生,访谈内容主要针对以下3 个方面:(1)受访者对《罗小黑战记》的总体评价及个人偏好。(2)受访者对中国动漫与日本动漫之间联系和区别的具体看法。(3)受访者对于中国动漫中国家形象宣传的看法及原因。
3 研究发现:认知差异形成的三种文化因素
3.1 文化自觉:主动寻求的自我差异
“文化自觉”一词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5]。出于自我识别与保护,这种主动将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区隔,并不断探索本民族文化自身的独特性的文化自觉行为,成为与外来文化形成文化差异的一大原因。
该次研究提取了豆瓣网站中排名前一百的低分评论,形成如图1所示词云图。其中“模仿”“抄袭”词条成为观众主要提及问题,并在总体评论中多次出现,成为了给予低分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比较两国观众对于电影可能存在的“抄袭”或“借鉴”行为在情感判断上的区别,在收集两国观众关于“相似”内容的态度关键词词频后,排除干扰和无效评论,抽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4 个词汇,制作词频柱状图(见图2)。
图1 豆瓣低分评论词云图
图2 关于“相似”内容的态度关键词词频
在结合访谈研究后发现,日本观众对这类致敬经典,学习借鉴本国优秀动画的行为,表现出较大的宽容和接受度。而中国观众在对待《罗小黑战记》中可能出现的模仿借鉴之处更加敏感,讨论度也更高。在过去日本动漫的强大影响力下,中国观众对原有记忆中的日本动漫元素印象深刻,这与强调国漫文化与独特性的文化自觉意识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关系。使得中国的动漫受众群体在面对国产动漫中出现日本文化元素时表现出一种特别的敏感和关注。
这种顾虑与敏感本质上是中国观众意图通过割离他者文化的印迹来确保自身文化独立性的诉求,与本身文化记忆中参杂大量日本文化元素的现状形成矛盾,是中国观众文化自觉意识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3.2 文化图式:熟悉而陌生的“罗小黑”
图式的概念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 提出。他认为:图式是过去反应或过去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在面对存在陌生信息的事物时,人类会本能地试图通过寻找新事物中感到熟悉的图式去理解,并在脑海中形成以原有图式信息为依据的整体映象。受制于对他者文化信息接受的不完整及自身地理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不同,形成的文化图式也不尽相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因这不相同的知识结构和文化图式而产生。
尽管《罗小黑战记》在两国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认可和支持。但两国观众在具体的原因和解读上却呈现出了不同的趋势,针对《罗小黑战记》激活的不同文化图式导致了其认知和理解较于原型产生了异化。
如表2所示,在对两国热词进行分析后,研究发现“中国”“国漫”等词汇在豆瓣评论中频繁出现。《罗小黑战记》的国漫身份,使得观众对于国漫的相应图式被激活。对前作《罗小黑战记》同名动画番剧的图式记忆,导致中国观众对电影中与前作的衔接内容、伏笔彩蛋等“剧情”和“设定”上的关注明显多于日本。对于日本观众而言,“罗小黑”是一个熟悉而陌生的形象,熟悉感来自于电影里类似于宫崎骏的作画风格、耳熟能详的声配演员等熟悉的优秀动漫文化图式的激活;而陌生感则来自于自身对于他者文化对象信息的缺失,特别是对其中的文字图式难以理解。对于不太需要文化转码和二次解读的视觉元素日本观众能够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是Filmarks 上日本观众对于“シーン”(场景)、“作画”等视觉效果的讨论如此频繁的原因。不同文化图式的激活使得中日两国观众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模式。
表2 两国影评热词排列
3.3 文化偏见:误读下的差异固化
文化偏见作为一种定见,是媒介偏见的一种,受制于接收信息的不完全及不同文化信息转码导致的折损,在面对他者文化时存在不可避免的片面性,长此以往形成某种刻板印象。这种以刻板印象作为“前见” 的误读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和巩固了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也使得文化的差异和偏见更加固化。
在收集的日本低分影评中,有小部分观众认为电影中无限与罗小黑之间的互动及二人关系并不是单纯的师徒关系,反而将之归结为一种人类无限对于“宠物”罗小黑的“驯化”,并且将人类与妖精看作是难以和解的对立双方。但在访谈中中国的受访者却普遍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美好亲密的师徒关系。有受访者表示“很喜欢小黑与无限的互动和他们的感情,最后小黑奔向无限的时候很感人”。更是将最后的结局理解为人与妖精和谐相处的美好结局。
出现这种认知差异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日本观众对于中国文化中这种“天下大同、万物共生”思想的文化图式缺失,使其难以轻易获得剧中传达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则在于进行文化解读时,受中国形象和意识形态上的某种刻板印象影响,使得日本观众产生了一定的文化偏见,导致了文化解读上的差异。这种偏见下导致的文化误读又反作用于固有的文化偏见,在印证巩固自我认知的同时,也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产生更深的隔阂与差异。
尽管偏见与隔阂并不能轻易抹去,但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想要打破这种恶性的思维闭环,应从更加复杂、多元的文化角度出发,在文化交流中进行对应的适应性解读,努力树立一个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
4 结论与建议:构建跨文化传播的桥梁
4.1 培养文化宽容度,建立多元文化认知视角
在跨文化交流越发紧密的今天,尽管各民族文化之间并不存在孰好孰坏之分,但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效益和影响力的大小却并不一样[6]。面对他者文化的差异与误读不能通过打压、曲解、拒绝沟通等方式去一昧地在“失语状态”下强调本民族文化的独特和地位,这只会造成更大的文化差异与偏见。
从国家文化政策层面而言,应树立开放正确的跨文化观念,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加强对不同文化的正反两面的报道,引导人们正视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的优缺点。正如麦奎尔的“防疫论”所言,只有获得多角度的讯息报告,拥有全面的认知视角,才能真正坚定自身信念,才能真正融入世界文化之中。
从个人层面而言,要主动接触学习不同文化,发挥“移情”作用,突破自我文化视界桎梏,尝试站在他者文化视角体验身份认同,之后再回归自我文化处境进行审视反思,从而正确看待文化差异,克服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
4.2 做好适应性解读,促成文化良性互动
在跨文化传播中,做好适应性解读,文化误读反而会产生额外的“文化赋值”,促进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首先,文化作品本身在创作中要挖掘文化共性,做好内容亲和化。聚焦人类共同关注的主题或是拥有共同取向的价值观念作为文化作品的内容进行创作,更容易获得不同文化社会的共情与认同。
其次,文化企业在跨文化传播中要做好他者文化的“本土化”策略,采取接收端受众习惯接受的方式进行文化宣传,激活对方良性的文化图式,达成沟通意愿进而推动下一步的文化交流。但同时也要注意协调“国内版”与“海外版”的关系,重视产品的精神内核的表达,避免出现“两幅面孔”。
最后,文化产业要合理整合内部资源,持续统一塑造一个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发挥我国制度优势,从宏观上调控文化产业内容导出。从多个渠道,多个文化领域去构建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破除他者文化对中国的刻板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