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护理干预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研究
2022-06-15兰云乔
兰云乔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福建福州 350004
阴道分娩是提倡且理想分娩方式,对产妇、胎儿均具有较大益处,但是,伴随物质生活条件提升、饮食习惯改变,妊娠合并症、巨大儿等发生率随之出现明显升高,致使经阴道分娩难度、风险增加,加之因阴道分娩过程阴道不自然扩张可引起疼痛、不适,产妇因惧怕疼痛选择采取剖宫产方式分娩,导致剖宫产率出现明显提升,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经阴道分娩安全性成为妇产科研究重点,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1]。有研究指出,在分娩产妇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为顺利分娩提供有利条件,同时,配合正确体位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整个接产分娩过程疼痛、裂伤等不良事件发生风险[2]。随机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0例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对不同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以护理干预差异性分组,设置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过相关部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纳入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具有经阴道分娩条件;②无妊娠合并疾病;③临床资料完整、真实;④事先对研究内容、目的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参与其他研究者;②存在头盆不称情况者;③语言、听力以及认知等功能存在障碍者。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照妇产科护理常规、医生叮嘱等为产妇提供相应护理服务,具体措施包括:提前告知产妇分娩、无保护会阴接生等相关知识,协助做好各项分娩准备,对其存在的紧张情绪进行疏导;分娩期间注意监测产妇及胎儿情况,一旦发生异常及时进行有效处理,确保顺利完成分娩;分娩结束后,尽快实现母婴同室,给予新生儿照护、喂养等相关指导。
观察组(体位护理):①待产期间,全面评估产妇及胎儿情况,重视产前沟通,基于其对分娩的认知情况,采取多种方式予以个体化分娩前健康宣教,提升其配合度。如保持热情耐心态度,口头介绍分娩相关知识和内容;组织产妇观看分娩视频,播放期间及时对重要事项进行再次解释,同时,询问产妇有无疑问、困惑,鼓励说出存在问题,予以解答,使产妇全面、正确了解和掌握分娩过程中的相关事宜,重点指导其提前了解和模拟分娩过程中的体位方式、呼吸方式等。②体位方式,分娩期间可选择体位包括以下几种:站立位(指导产妇双手握住扶手靠墙站立)、坐位(指导产妇坐在产床中间,将双脚放置到支架)、蹲位(蹲于产床旁边并握住扶手)、跪位(指导产妇将上身与分娩球贴住)、侧卧位(指导产妇侧面平躺于产床)、仰卧位(指导产妇平躺于产床)等。分娩过程体位由产妇自行选择,但是助产士应注意及时协助产妇调整体位,以舒适、配合为宜,一般时间间隔为30 min,避免同一体位时间过长。③分娩过程:注意密切观察产妇宫缩反应,指导其进行呼吸训练,体位以自由体位为主,产妇可以自行选择站位、蹲位以及坐位或者卧位等体位待产,为胎儿胎头下降、旋转以及娩出等提供有利条件,助产士以坐位接生,准备无菌产包,消毒外阴。当出现宫缩,协助适当抬高臀部,指导合理运用腹压,至宫口全开,借助视频播放方式指导其正确屏气用力,同时,密切观察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协助进行处理,另外,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发生产程感染,宫缩间歇期指导进食饮水,保持良好体力,当胎头拨露,助产士帮助合理控制胎头娩出速度,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充分扩张产道,避免胎头下降过快,至胎儿顺利分娩。当胎盘娩出,检查是否发生软产道裂伤,若发生及时进行缝合处理,脐动脉搏动消失后进行断脐处理,分娩结束,继续严密观察与监测产妇体征、阴道流血情况,同时,指导做好会阴清洁,辅以腹部按摩,以期促进宫缩,减少出血。需要注意的是,若无法完成阴道分娩,需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分娩方式,避免造成其他不可逆严重后果。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分析产程时间,包括第一、第二、第三以及总产程时间。②对比分析疼痛强度,采取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进行调查,共视觉模拟量表、言语反应量表、疼痛强度量表3个维度内容,评分高示疼痛强度严重[3]。③对比分析会阴情况,通过会阴裂伤分级进行评价,Ⅰ度:表皮、阴道口黏膜等出现轻微裂伤;Ⅱ度:深部组织呈撕裂状况,同时见出血现象;Ⅲ度:a级:撕裂向会阴皮下深部扩展,部分产妇可同时伴有肛门括约肌撕裂,但直肠黏膜为完整状态,b级:阴道、肛门及直肠完全贯通,直肠可见外露情况[4]。④对比分析分娩结局,评价指标包括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及肩难产等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⑤对比分析护理满意度,利用妇产科自制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统计,分为基本满意(≥90分)、基本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年龄(岁) 孕周(周)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29.02±6.45 29.56±6.39 0.421 0.675 40.23±1.05 40.55±1.12 1.474 0.144
2.2 两组产程时间对比
两组第二、三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min]Table 2 Comparison of labor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表2 两组产程时间比较[(±s),min]Table 2 Comparison of labor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in]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515.36±122.41 451.55±119.58 2.637 0.010 49.32±10.01 47.69±10.24 0.805 0.423 6.29±2.37 6.33±2.55 0.081 0.935 569.07±125.14 503.51±120.39 2.670 0.009
2.3 两组疼痛强度对比
观察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3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强度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n intens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3 两组疼痛强度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pain intens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组别 视觉模拟量表 言语反应量表 疼痛强度量表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8.14±1.45 6.26±1.18 7.111<0.001 29.23±4.46 20.44±3.39 11.095<0.001 3.99±0.88 2.28±0.67 10.932<0.001
2.4 两组会阴情况对比
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较对照组更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会阴情况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analysis of perineum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2.5 两组分娩结局对比
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8例,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36)。观察组肩难产0例,对照组6例,观察组肩难产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3,P=0.035)。
表5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s),mL]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comparison of delivery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L]
表5 两组分娩结局比较[(±s),mL]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comparison of delivery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mL]
组别产后2 h出血量对照组(n=50)观察组(n=50)t值P值155.68±36.42 141.33±30.17 2.146 0.034
2.6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98.00%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Table 6 Comparison of comparis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阴道分娩是提倡分娩方式,相关资料证实,阴道分娩对产妇、新生儿均具有较多好处,比如:出生后婴儿患吸入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概率较低,且能够尽快建立正常呼吸节律,利于小儿今后智力发育;于产妇而言,则表现在产后能够尽快恢复正常[5-7]。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物质条件提升,妊娠期间胎儿体质量出现普遍增加,头径线随之增大,导致在分娩时无法进行有效宫缩,同时,由于产妇惧怕分娩疼痛,致使越来越多产妇选择剖宫产方式分娩,实际剖宫产率明显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8-10]。为响应卫生部积极提倡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号召,接生技术处于不断发展和进步过程,旨在提高阴道分娩安全性、舒适性,促使产妇在具备阴道分娩指征条件下选择阴道分娩方式,有效降低剖宫产率[11]。既往在经阴道分娩期间多给予会阴保护技术,旨在减轻会阴裂伤程度,但是,实践证实,会阴保护技术应用过程中并发症相对较多,会加重产妇生理、心理双重不适,因此,需采取其他接生和干预手段[12-14]。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第二、三产程时间为(47.69±10.24)、(6.33±2.55)min,与对照组 (49.32±10.01)、(6.29±2.37)min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一、总产程时间(451.55±119.58)、(503.51±120.39)min更短(P<0.05),结果说明体位护理干预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可缩短产程时间,分析原因在于选择合理体位可促进宫缩,方便胎儿下降、内旋转,尽快完成分娩,进而缩短产程。观察组简化疼痛问卷(McGill)3个维度评分(6.26±1.18)分、(20.44±3.39)分、(2.28±0.67)分较对照组(8.14±1.45)分、(29.23±4.46)分、(3.99±0.88)分均更低(P<0.05),结果说明体位干预能够减轻分娩疼痛,分析原因在于及时指导产妇调整体位,不仅可以避免体位不当加重疼痛,同时,合理体位还能够提升其舒适度,减轻对母婴损伤,起到缓解疼痛目的[15]。观察组会阴裂伤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轻(P<0.05),结果说明体位干预有助减轻会阴裂伤,分析原因在于体位干预可以满足分娩机转原理,促进胎儿娩出,但又不会增加会阴裂伤,可以更好保护会阴[16]。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 (141.33±30.17)mL较对照组(155.68±36.42)mL更少,新生儿窒息及肩难产等不良分娩结局更低(P<0.05),结果说明体位干预在改善分娩结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分析原因在于体位干预可以充分利用盆底组织伸展性、会阴弹性,促使分娩能够安全、顺利完成,减少出血,降低分娩期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17-18]。观察组总护理满意度98.00%较对照组84.00%更高(P<0.05),结果说明体位干预可提升产妇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加强体位干预能够真正满足不同产妇个体化分娩需求,为其提供更为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故满意度较常规护理更高。该次研究与邓金凤等[19]研究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451.43±130.21)、(506.95±135.76)min短于对照组(515.32±126.09)、(568.28±129.65)min,观察组总满意度97.6%高于对照组80.5%]具有较高一致性,由此也可证实体位护理干预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具有较高应用效果,可为产科接生提供指导意义。该次研究从多个方面评价和分析了体位护理干预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得知护理效果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加强体位护理干预,对产程时间、疼痛强度、会阴情况以及分娩结局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体位护理干预可作为推荐在无保护会阴接生产妇中推广、应用,旨在缩短产程、减轻疼痛、控制会阴裂伤、改善分娩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