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所收两件亚獏父丁鼎来源辨析
2022-06-15孙亚冰
孙亚冰
(中国社会科学院 古代史研究所,北京 100101)
《殷周金文集成》(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中华书局,2007年。(简称《集成》)01843、01844号是两件亚獏父丁鼎,拓本如下(图一):
图一 《集成》拓本
《集成》“铭文说明”云:01843号著录于《金文总集》(2)严一萍:《金文总集》,艺文印书馆,1983年。(简称《总集》)0571、《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3)Noel Barnard(巴纳),张光裕:《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拓所摹金文汇编》,艺文印书馆,1978年;又中国画报出版社,2019年。(简称《汇编》)8.994,高本汉(1958)38页图1(4)文章是Bernhard Karlgren(高本汉):Bronzes in the Wessén Collection,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guies,No30,1958年,但所说的“38页图1”是指1969年Bernhard Karlgren(高本汉),Jan Wirgin编著的Chinese Bronzes:the Natanael Wessén Collection(中国古代吉金)的页码、图版,此书是为1969年韦森氏藏品在远东古物馆展览做的图录。,现藏于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韦森氏藏品);01844号著录于《总集》0568(0569)、《三代吉金文存》(5)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简称《三代》)2.38.6、《续殷文存》(6)王辰:《续殷文存》,考古学社,1935年。上(简称《续殷》上)19.3、《铙斋吉金录》(简称《铙斋》)1页3(7)Gustav Ecke(艾克):Sammlung Lochow:Chinesische Bronzen(《铙斋吉金录》)I,Peiking,1943年。出处“1页3”,应是“I.III”的误写,指《铙斋》第一卷的第三件器物,附有器形、纹饰、铭文的照片或拓本。、《殷周青铜器综览·鬲鼎》(8)林巳奈夫:《殷周青铜器综览》,吉川弘文馆,1984、1986、1989年;又中文版,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019年。(简称《综览·鬲鼎》)64,铜鼎传出于安阳。为便于浏览,将上述“铭文说明”总结如下:
《集成》号铭文说明01843著录:总集0571;汇编8.994;高本汉(1958)38页图1现藏: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古物馆(韦森氏藏品)01844著录:总集0568(0569);三代2.38.6;续殷上19.3;铙斋1页3;综览·鬲鼎64
图二 (a、b、c)“亚獏父丁鼎”器形、铭文的照片
图三 《铙斋》I.III器形、纹饰、铭文的照片和拓片
《综览·鬲鼎》64收录了“亚獏父丁鼎”的器形、铭文拓本,来源为《铙斋》第一卷(图三),与韦森氏鼎合。《铙斋》第一卷是1943年出版的图录,收集了旅居北京的德国人冯洛侯(Lochow)的藏品。可见,韦森氏鼎早些时候曾被冯洛侯收藏。从冯洛侯易主韦森氏的铜器,除了“亚獏父丁鼎”外,还有“且丁父癸卣”(《集成》05265),这件卣现藏瑞典远东古物馆。(16)Chen Fang-mei(陈芳妹)and Mette Siggstedt(史美德):The Collection of Shang Period Bronzes in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a Catalogue,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guies,No77,2009年,第31号,《集成》说现藏德国科隆东洋博物馆,不确。
图四 “金文通鉴”的器形照片
要之,韦森氏旧藏铜器并非都藏于瑞典远东古物馆,而《集成》所收的这两件亚獏父丁鼎的铭文说明也应修正为:
《集成》号铭文说明01843与05413.1(四祀其壶盖铭)重出,非鼎,当删。01844著录情况:续殷上19.3;三代2.38.6;铙斋I.III(a-d);高本汉(1958)pl.4、pl.37f;高本汉(1969)37、38、39页;总集568(569重出);综览·鬲鼎64;埃斯卡纳齐(1980)2号;铭图01150的器形;铭图01151收藏情况:冯洛侯铙斋旧藏;韦森氏旧藏;埃斯卡纳齐旧藏;某收藏家
附记:感谢王泽文、刘源、王学森、刘丽、汪涛、梁鹏飞先生为本文提供资料或修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