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多元化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2022-06-15崔绪昌周俊歌

中学生物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小肠生物学观念

崔绪昌 周俊歌

(1.洛阳市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河南洛阳 471000)

(2.洛阳市第二十三中学 河南洛阳 471003)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紧密联系教学过程,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初中阶段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等。生命观念是指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及相互关系或特性进行解释后的抽象,是人们经过实证后的观点,是能够理解或解释生物学相关事件和现象的意识、观念和思想方法。学生应在较好理解生物学概念性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生命观念,如结构与功能观、进化与适应观等,并能用生命观念认识生命世界、解释生命现象。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来设定相应的教学情景,进而完成教学任务时产生的方式方法。观念是抽象的,不是靠记忆和背诵就能建立的,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形成,是新时期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在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是依靠教师的具体实施而获得的,教师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素养,必须转换相关具体知识;同时,为了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需要借助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有效进行。基于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以“人体的消化与吸收”一节课为例,浅谈在初中生物课堂中设计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充分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活动

依据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的目标,教师创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把抽象内容具体化,层层递进,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理解生命现象进而形成观念。例如,对于消化道的组成和功能,学生在小学的科学课中已有所知。因此,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吃饭时不能说笑?为什么不能暴饮暴食?吃饭时狼吞虎咽好,还是细嚼慢咽好呢,为什么?食物在人体的旅行线路是什么?只有消化道上的器官可以完成食物的消化吗?由此引出消化腺的学习。教师利用灵活的问题,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将前概念和新概念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为学生构建消化系统的组成、形成结构和功能观打下基础。

2 创设实验情境,体验观念形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验又是一种最好的教学体验。通过实验,学生能感知生命物质活动的具体过程,从而获得感性认知。初中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一些较抽象的概念,光靠教师语言的讲解难以使学生完全理解概念。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实验情境,创造条件使学生亲身体验概念形成的环境,感受概念构建过程,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本节课中“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就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情境教学。教师准备一些馒头,让学生在课堂上细细地品味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感受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而思考以下问题:馒头的变化与口腔中哪些器官有关?能否通过实验来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这些变化?该如何来模拟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作用呢?舌头在这个变化中有没有作用?如何收集唾液?实验所需的温度是多少?为什么选择此温度?怎样在5 min内保持合适的温度不变?怎样鉴定5 min后馒头中是否还有淀粉?如何设置对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并设计出实验方案。学生小组合作,开展探究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构建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区分食物的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使学生知道了发烧时食欲不振的原因是体温过高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明白了饮食习惯的生物学原理。教师紧密结合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命观念,使学生逐步形成生命观念,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

3 构建生物模型,促进观念形成

构建生物模型有助于把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具体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把各种材料加工成要模拟的生物结构形状,直接构成一个整体的模型。在亲自参与制作生物模型以及运用模型演示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更能促进结构和功能观的形成。在生活中,学生往往会认为胃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场所。为帮助学生纠正已形成的错误概念,形成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这一重要的科学概念,笔者提前为学生准备了鸡的小肠,让学生亲自观察、触摸来感受小肠的结构,再通过文字图片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感知小肠的结构。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完成小肠模型的制作。通过模型制作,学生对于“小肠内有环形皱襞”这一特点有了更深的认知,真正理解了小肠内的皱襞是环形缠绕在管状结构的内部。学生归纳总结“小肠有哪些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进而围绕重要概念,逐步形成了结构和功能观。

4 创设真实情境,实现观念实践

依据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要尽量真实,将生物教学与生活实际建立联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生物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解决问题。这是判断学生对知识理解程度的一个标准。生命观念具有高度抽象性,需要通过对多个知识点联系整合后,才能表现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教师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学习抽象的观念提供直观生动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命观念。在学完本节课后,有学生提出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什么不想吃饭或吃饭过多时喜欢吃一些酸性食物”。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带领生物社团的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带领学生查阅资料和文献,寻找可以参考的资料信息。接着,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再次体验实验过程,实现结构和功能观的实践。学生学习配置胃液,制作蛋花液,设计对照实验:人工胃液、胃蛋白酶液和清水对蛋花液中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学生分小组操作,分析实验过程,讨论实验现象,得出实践结论:胃蛋白酶需要在酸性环境下才能将蛋白质分解,因此人们往往在没胃口时,喜欢吃山楂、酸梅、杨梅等酸性食物。

5 教学反思

生命观念的教学策略是学生生命观念培养的关键。在本节课的实践中,笔者虽然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结构和功能观的培养,但仍然还有诸多不足之处,只体现了对于生命观的教学策略,还需要对核心素养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和体现更多的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小肠生物学观念
灌肉
维生素的新观念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一根小肠一头猪
健康观念治疗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