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

2022-06-15马绍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1期
关键词:产教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摘           要]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更高的教学要求,不仅需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培养的质量,同时还应当帮助学生做好高职对接社会的工作,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走上就业岗位。以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为切入点,先简单阐述了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而后又有针对性地从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工作体系、高职课程体系、对接行业需求以及工作政策渗透五个层面提出完善与优化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策略。

[关    键   词]  产教融合; 高职;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148-03

产教融合是国家基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育人理念,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实际运营工作中,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结合起来,让企业能够更为有效地参与到职业教育工作中,从而在提升学生培养质量的同时,解决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足的问题,从而为职业教育的稳定和长久开展构建工作的基础。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主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工作为方向,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基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在有效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的同时,有效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思考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不仅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各种政策和制度对学生进行引导,还能有效提升就业服务指导体系工作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所以高职院校各层级工作者有必要加强对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重视,尽可能提升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水平。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职院校育人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内容,高职院校唯有先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才能更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所以在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中,各层级工作人员应当始终将师资队伍的建设摆在重要的工作位置,为提升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价值而打下基础[1]。但从当前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师资队伍建设滞后依旧是影响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如在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中,虽然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但因为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人员本身缺乏更为科学、系统的理论基础,导致其在工作实践中难以更加科学、系统地进行思考,令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虽存在多项不同的工作活动,但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活动的价值始终较低,难以满足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

(二)顶层设计重视不足,缺乏有效工作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需要具备更加科学、系统的指导体系,这样各层级工作人员才能更加科学、规范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确保高职院校各项就业指导服务活动能够展现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但就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情况分析,顶层设计的重视不足,导致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指导体系,不仅削弱了各项就业指导服务活动的建设价值,同时还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存在不同的工作漏洞,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价值的发挥[2]。如部分高职院校为了提升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活动的价值,除了在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既定的课程之外,同时也会设计多种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步发展。但因为其缺乏对顶层设计的重视,导致学校就业服务活动逐渐流于形式,不仅未能发挥各项就业指导服务活动的价值,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各种教学资源的浪费,影响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忽略学生发展需求,存在明显的理论化特征

为了尽可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应当以培養和发展学生为基础,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指导服务,从而更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因此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发展需求的关注,更有针对性和方向性地开展各项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但在高职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的构建工作中,高职院校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需求,只是按照国家级区域的教学要求,适当地引入了多种不同的课程内容。虽然在这种教学趋势下,学生的就业知识和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这种指导服务模式并未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结合起来,不仅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较为明显的理论化特征,同时还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缺乏全面引导和个性化培养的工作性质,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影响高职院校在新时代背景下育人价值的实现。

(四)工作对接严重不足,难以适配行业发展需求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更为明确的方向,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就业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工作岗位,更为有效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3]。但从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情况分析,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本身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无法让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对接行业、区域和国家发展的需求,不仅让高职院校难以将更为科学、系统、先进的教学内容引入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缺乏对行业、区域和国家发展的了解,令高职院校的学生难以真正有效、顺利地融入工作岗位中,从而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和国家的发展。

(五)政策渗透存在不足,就业指导服务水平较低

为了推进产教融合工作的有效落实,国家针对高职院校人才的就业服务工作推出了一系列工作政策。这些工作政策不仅可以帮助高职院校加强与不同企业的合作,同时还能够引导贫困学生更好地就业[4]。为此,在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中,工作人员有必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渗透,让毕业生在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引导下更为有效地了解相关政策的内容,从而更加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但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无论是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人员,还是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人员本身都缺乏对相关政策的重视,导致毕业生在毕业时缺乏对国家及地方政策的了解,无法更为有效地运用各种政策就业或降低自身的就业成本。

二、完善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对策

(一)巧借产教融合的优势,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一种趋势,在工作实践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工作优势。职业教育工作人员不仅可以借助产教融合工作引入多种不同的教学资源,还能借助这种方式实现师资队伍建设水平的提升。为了实现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完善,高职院校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产教融合工作的研究,明确产教融合工作的优势,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如高职院校可以考虑借助产教融合的工作模式,让不同企业为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实践岗位,帮助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者实现工作经验的积累。这样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者不仅可以更为有效地进行就业知识的讲授,还能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就业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另外,为了提升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者的工作水平,高职院校也可以考虑与不同企业管理者和项目开发工作者进行交流,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的理论和基础,以支撑高职院校更为科学、系统地构建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二)巧用工作实践的经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前文已述,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的构建需要借助更加科学、完善的指导体系,这样才能在完善高职就业服务指导体系的同时,让各项高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展现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工作人员有必要加强对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顶层设计工作的重视,明确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目标、原则、基本内容以及工作标准,完善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制度与机制。如在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中,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人员不仅需要从精细化建设的角度入手,明确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的基本内容、工作环节及工作标准,还应当从各项工作制度的落实和优化角度进行考虑,提升对监督制度和评价制度的关注,必要时,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明确各项监督工作的主体,还应当明确工作评价的具体方法、评价指标以及评价标准。这样高职院校不仅可以实现各项产教融合制度和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制度的落实,同时还能在工作实践中实现产教融合及就业服务指导工作体系的完善和优化,真正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求。

(三)巧设高职的课程体系,平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服务指导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为此,在高职院校就业服务工作体系构建的工作中,各层级工作人员需要对就业服务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平衡。为此,在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中,工作人员有必要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课程设置的角度进行思考,让学生能够借助更加系统和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自身就业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如为了让高职院校学生更为有效地适应工作环境,高职院校教师在构建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时,有必要将就业指导理论教学与学生的实训关联,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专业。譬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可以及时与专业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对应企业进行沟通,在学生学习完就业指导服务相关的课程之后,让学生以轮岗、替岗等多种不同的形式进入校外实训教学中。这样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能有效地平衡学生理论学习和课程实践的需求,帮助学生实现就业能力和素质的同步提升。

(四)巧借时代发展的优势,对接行业和社会的发展

产教融合政策的落实是为了让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对应的工作岗位中,在体现学生自身价值的同时,满足行业、国家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在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中,应当引导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实现指导内容与行业、区域和国家需求的对接。为此,高职院校工作人员可以考虑从时代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完成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的分析,并借助现代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及时将分析的结果运用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中,这样高职院校教师不仅可以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还能完成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价值的挖掘,真正满足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育人工作的需求。

(五)巧引产教融合的政策,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各种政策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的融入,不仅可以给高职毕业生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新方向,还能为贫困学生的就业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降低贫困学生就业的负担。所以,在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務体系构建的工作中,工作人员有必要引导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加强对国家和区域产教融合及就业工作政策的研究,并在教学实践中对不同的政策进行解读,让学生在了解专业发展形势的同时,也能了解国家和不同地区的就业政策。另外,为了提升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价值,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人员也可以从政策的宣传角度进行思考,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不同的政策内容进行宣传和解读,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铺好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中仍存在不足,高职院校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对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工作的研究,并从师资队伍建设、指导工作体系、高职课程体系、对接行业需求以及工作政策渗透等多个层面入手,探讨完善产教融合背景下指导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工作对策,为实现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的作用和价值提供基础。

参考文献:

[1]邹小雨.基于产教融合的现代高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21):191-192,198.

[2]杨颖.新时代医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37):65.

[3]高其胜.基于顾客满意度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14):246,

248.

[4]徐新月.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与产教融合的关系探究: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20,40(6):74-81.

◎编辑 马花萍

作者简介:马绍辉(1978—),男,浙江宁波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产教服务体系就业指导
凝聚幸福感 共绘“夕阳红” 临平街道打造全周期养老服务体系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四实一体”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