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工具视角下“金课”建设的内涵与路径

2022-06-15赖丽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2年21期
关键词:金课工具内涵

[摘           要]  课程建设质量关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金课”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有效达成的重要举措,目前对“金课”建设的研究缺少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关注学校层面课程建设的内涵与路径。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课”政策及其配套活动进行分析,从总体而言,学校“金课”政策工具配备较齐全,但某些维度缺乏深入考量,作用形式存在差异,表现为权威型政策工具集中,激励型工具主要为经济扶持,能力型工具技能提升方面不足,符号劝诫型工具作用较完备,学习型当中课程思政成为亮点。在政策工具视角下,学校应注重均衡而有重点地发展“金课”政策各作用维度。

[关    键   词]  政策工具;“金课”建设;内涵;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21-0088-03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国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与使命,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按照生产实际和岗位需求设计开发课程,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实践能力。”[1]课程是学校育人的重要载体,课程的建设质量关系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职业教育从内涵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期,要实现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最终应落实到课程建设层面上,但目前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效果仍不够理想,还存在“水课”现象,建设“金课”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自教育部提出“金课”的概念以来,有较多学者对“金课”建设的内涵与路径进行了探索[2-4],但缺乏从政策工具的视角关注学校层面的“金课”建设。因此,基于政策工具的视角研究学校层面“金课”建设的实践,深入研究“金课”建设的内涵与路径,对提升课程建设质量,进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一、学校“金课”建设的内涵

2018年,教育部提出“金课”建设的概念和要求,指出“金课”建设的特征包括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5],但是“金课”这一概念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有学者认为“金课”只是对课堂教学质量或高或低的不同课程的一种标签化和形象化比喻。[6]有学者从“金课”的另一面“水课”来阐释影响“金课”的因素,认为课程是教师的个体特质、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程本身的特征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7]有学者从学生视角来界定“金课”的含义,认为“金课”指向优质教学和学生获得,是教与学的双向互动。[8]有学者从“金课”的影响因素探讨课程目标确立、总体规划、课程大纲等内容,进一步揭示高校课程建设的路径。[9]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金课”建设的主要内涵包括课程目标定位、课程规划、课程教学质量、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首先要结合产教融合发展要求以及通过广泛的调研确定课程理念和目标定位,制订课程建设总体规划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核心,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动手实践,通过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目前有较多学者从宏观角度对“金课”的内涵与路径提出较有价值的指导,但缺少从政策工具视角探索学校层面的“金课”建设。从政策工具的视角观照学校层面的“金课”建设,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课”建设为例,深入研究“金课”建设的内涵与路径,对提升课程建设质量,进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国家“金课”建设的目标和政策要求,于2021年制定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课”建设标准》,明确“金课”的含义,“金课”是指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先进,教学过程有实效,学习成效显著,融知识、能力与素养于一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金课”建设标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及学习成效四个方面对“金课”的内涵特征进行阐释,指出课程目标旨在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注重对专业培养目标达成的支撑作用,强调课程目标的适应性;课程内容要与产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规范相融相通,强调内容的先进性;教学过程强调采用丰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与学的有效发生;课程注重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学习效果,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明确“金课”建设的内涵,确立“金课”建设的标准,从理念和标准的角度解答了对“金课”建设内涵可能存在的疑惑。

二、学校“金课”建设的路径

政策工具是实现政策目标的方法和手段。施耐德(Schneider)和英格拉姆(Ingram)提出了政策工具理论[10],主要从作用形式等政策工具的细分维度将政策划分为五种类型,主要包括:(1)权威型:包括制度约束、设置标准、命令规定、行政处罚等。(2)激励型:包括经济扶持、财政补贴、物质报酬、税收减免、财政傾斜、奖学金等。(3)能力型:包括改善办学、技能提升、扶弱扶贫。(4)符号劝诫型:包括价值传达、政策鼓励、宣传引导、营造氛围、荣誉表彰。(5)学习型:包括职业培训、基地实训、研修访学、思想政治课。[11]该政策工具可以用以分析政策的类型及作用形式,借助该工具将学校“金课”政策工具划分为权威型、激励型、能力型、符号劝诫型和学习型五种类型进行分析。

本研究主要基于施耐德和英格拉姆的政策工具理论框架,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课”建设政策文本及建设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探索“金课”建设的路径。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开展“金课”建设的相关说明、“金课”建设经费管理办法、“金课”建设标准、“金课”建设任务书及相关配套政策活动。

(一)权威型政策工具:出台“金课”建设说明和标准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的政策引领,出台了关于开展“金课”建设的相关说明,说明中明确指出“金课”建设的目标、建设原则,并且涵盖建设经费、课程遴选、课程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组织管理等内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课”建设标准明确指出“金课”建设的内涵,提出“金课”建设的具体原则。同时,还设立了“金课”验收指标,采用否决制和资源量化的要求制订较完整的标准。这些学校层面“金课”政策文件明确了“金课”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权威地位,对“金课”建设进行了明确规定与说明,阐明了“金课”在课程改革和建设中的重要位置。

(二)激励型政策保障:为每门课程提供建设经费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采用了积极的激励政策,在课程建设激励方面给予大力资助,根据学校公布的计划和预算,全校有283门课程立项,课程支持数量较大,每门课程有超过10万元的建设经费,从课程建设投入层面给予经费的大力支持。此外,为确保“金课”建设经费的规范管理,学校出台了“金课”建设管理经费办法,明确规定“金课”建设经费的使用原则、预算管理和支出范围等项目,从课程建设的投入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能力型政策配套:举办专项研修暨“种子”师资培训

除了有较完善的约束制度、建设标准以及经费管理办法之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还发布了促进政策落地实施的配套活动,包括各类研修、培训等。继发布“金课”建设说明之后,学校为积极推进政策落地,出台了包括“关于举办‘金课’建设专项研修暨‘种子’师资培训的通知”以及改善建设资源、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等培训,对学校开展“金课”建设研修的目标、组织和形式进行指导,从师资层面积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改善学校的办学质量。

(四)符号劝诫型政策宣讲:开设动员大会,积极宣传引导课程建设

除了为教师提供专项研究活动之外,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金课”建设的价值传达,在政策引领、宣传引导上积极开展工作,为全校师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办多次“‘金课’建设动员大会”“‘金课’开发指导专题讲座”等,在全校营造较好的基于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氛围,促进课程建设过程中良好文化的形成,通过教师教学文化积极引领“金课”建设。

(五)学习型政策引领:全方位覆盖学习型政策

以成为中国高职教育高质量课程建设的重要引领为目标,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金课”建设,在学习型学校建设方面给予极大的关注,积极从职业培训、基地实训、研修访学、思想政治课等方面出台各项举措,大力推进“金课”建设。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聚焦学、教、管、资,实现资源、数据、应用的融通发展,构建智慧教学大平台,建立专业群生产性实训教学平台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大力支持课程建设质量提升。此外,学校大力推进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和课程思政建设,于2020年立项96门“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引领全校课程思政改革实践。在学习型政策方面,学校实行了职业培训、基地实训、研修访学、思想政治课等方面的全覆盖,有较完善的学习型“金课”建设体系。

综上所述,通过政策工具的视角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课”建设文本和政策活动进行分析,发现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课”建设政策工具较完善,但在某些政策工具类型的作用形式上有缺失,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学校“金课”政策及其配套活动在某些维度的作用形式欠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1)学校密切根据国家政策落实学校层面的“金课”建设,政策着重从学校层面进行校本制订和落实,因而未涉及国家宏观层面的作用形式。(2)对于其他政策工具类型,主要受到课程领导、教师课程信念和学校文化层面等因素的影响,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系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地调整与完善。

三、研究结论

从总体来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金课”政策工具配置较齐全,但某些维度缺乏深入考量,每個作用形式存在差异,表现为权威型政策工具较集中;激励型工具较单一,主要为经济扶持;能力型工具技能提升方面不足,对学生的立场缺乏深入思考;符号劝诫型工具作用较完备,正不断提升和完善;学习型当中课程思政成为亮点,重视校内基地实训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政策引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基于政策工具视角,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在“金课”建设路径上应进一步扩大激励型和学习型政策的作用,在政策鼓励、研修访学等细分维度加强开展课程建设相关活动,均衡而有重点地发展“金课”政策各作用维度,提升课程建设质量,促进“金课”建设体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EB/OL].(2021-10-12)[2021-12-1].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10/t202110l12_ 571737.html.

[2]邓忠波.大学课程中“水课”现象审视与“金课”建设进路[J].中国电化教育,2020,399(4):68-74.

[3]薄蓉蓉,冷明祥.高校“金课”建设的基本认知、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8):141-144.

[4]吴银银.“金课”建设的理论探源与教学实践[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0,12(6):93-97.

[5]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6]刘斯文,程晋宽.大学“金课”的建构逻辑:起点、过程与走向[J].高校教育管理,2020,14(6):117-124.

[7]汪雅霜,郝龙飞,钱蕾.谁往课程里面掺了“水”:高校“水课”形成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9,7(4):64-74.

[8]吴艳云,田杰,谢少华.“金课”的三种“镀金者”:形象描摹及其内涵解析:基于16位大学生的深度质性研究[J].高教探索,2020,210(10):60-66.

[9]马凤岐.建设“金课”是提高通识教育质量的关键[J].高校教育管理,2019,13(4):57-63.

[10]SchneiderA,IngramH.Behavioral Assumptions of Policy Tools[J].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90(2):510-529.

[11]马立超.“政策工具·发展链”二维框架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基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文本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9):12-18.

◎编辑 栗国花

①基金项目:2019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数字创意专业群实训教学平台内涵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9GWQN CX144)。

作者简介:赖丽花(1986—),女,汉族,广东深圳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猜你喜欢

金课工具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金课”建设背景下光传输技术课程的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金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心目中的“金课”
波比的工具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波比的工具
高校本科教育“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刍议
准备工具: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