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现实性
2022-06-15黄湘
黄湘
“元宇宙”正在成为当今世界的关键词。这不仅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巨头“脸书”改名“元宇宙”所引起的新闻效应,更是因为近年来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字虚拟宇宙不再是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的遥远幻景。
“元宇宙”,或者说数字技术所创造的虚拟现实世界,是一个沉浸式的由电脑程序的互动所生成的世界。在未来10年到20年,脑机接口将允许人们绕过眼睛和其他感觉器官来获得完整的虚拟感官体验,远比通过自己的身体所感受到的要丰富细腻;特制的眼镜将可以根据电脑程序,允许人们在看到物理现实世界的同时,将虚拟的数字对象投射到环境中。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最终可能会高度融合,通过一个滑块,拨到一端进入一个纯粹的虚拟世界,拨到另一端进入一个纯粹的物理世界,在两者之间滑动时,可以出现两者不同程度的组合。
1999年问世的电影《黑客帝国》是探讨“元宇宙”的先驱之作,主人公尼奥习以为常的生活实际上是通过将人的大脑连接到电脑系统上产生的数字模拟,这部电影的立意是将数字模拟视为一种幻觉。当年33岁的哲学家查尔默斯(David Chalmers)正是在《黑客帝国》的激发下,开始关注有关虚拟现实的哲学问题。二十多年后,他在今年1月出版的《现实+:虚拟现实与哲学问题》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观点:实际上,“尼奥的世界是完全真实的”,虚拟现实就是真正的现实。
“现实+”是查尔默斯对于包含了虚拟世界和非虚拟世界的整个宇宙的统称,狭义的“现实+”相当于物理现实世界与数字技术所创造的“元宇宙”的结合。而在广义上,“现实+”可以是一个包含了各种形式的虚拟世界的多元宇宙。
首先,查尔默斯指出,我们很可能已经是一个虚拟现实的居民了。人类已经发明了虚拟现实生活的游戏,未来这些游戏将变得更加复杂。在宇宙的其他地方,如果任何外星人群拥有人类水平的智力,他们最终应该可以开发出计算机并对其编程;如果这些外星文明生存得足够长,他们很可能会创造出虚拟宇宙。从统计学上讲,这意味着虚拟生命的数量可能已经大大超过了原初版本的“真實”生命,换言之,我们不太可能生活在一个原初版本的“真实”世界中,而是更有可能生活在一个“现实+”的宇宙中,也就是一个包含了许多世界(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宇宙中。我们的“现实”世界很可能只是某个更高级、更先进的文明所制造的一个虚拟现实。关键在于,我们永远无法证明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中,因为任何证明我们生活在“现实”世界的证据都可能是虚拟的。
上述猜测当然既不能证实也无法证伪,但它足以解构世人对于“现实”的执念—我们习以为常的“现实”并非理所当然、坚不可摧,并不能在怀疑论的诘问之下立于不败之地。《现实+》的核心主张是:实际上,虚拟现实是真正的现实,数字对象是真实的对象,以真实的程序运行为基础,因此,在虚拟现实中的人对他们的虚拟环境的了解,与我们对物理环境的了解是完全等价的。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查尔默斯的首要任务是定义何为“现实”,他提供了五个界定“现实”的标准:存在(existence)、因果能力(casual-power)、心智独立(mind-independence)、非虚幻性(non-illusoriness)和真正性(genuineness)。
首先,现实的一定是存在的,但是存在的不一定是现实的。这样就引出了第二个标准:因果能力,某物是真实的,当且仅当它能影响事物或被事物所影响。按照这个标准,物理上存在的物体显然是真实的,圣诞老人不是真实的,但关于圣诞老人的故事是真实的,因为后者可以影响事物,也可以被事物所影响。查默斯指出,因果能力可能是现实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因为一个抽象的数字或一个被遗忘的梦也是现实的,但是并没有因果能力。
查尔默斯指出,虚拟现实中的物体在虚拟现实中具有因果能力,当两个物体在虚拟现实中互动时,电脑中的两个相应的数据结构是在真正相互作用。当一个虚拟物体以某种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该数据结构处于影响我们意识经验的因果链的起点,其方式与一个物理物体可能处于影响我们经验的因果链的起点一样。因此虚拟现实中的物体满足了现实的这个定义。
《模拟多元宇宙: 一位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家探索平行宇宙、量子计算、模拟假说和曼德拉效应》
作者:[美] 里兹万·维克(Rizwan Virk)
出版社:Bayview Books
本书探讨了将宇宙视为“模拟的多元宇宙”的理由及其意义。
《上帝方程式:对万物理论的探索》
作者:[美] 加来道雄(Michio Kaku)
出版社:Doubleday
本书探讨了物理学家对于如何综合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各种争论。
第三个标准是心智独立。查尔默斯引用了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的话:“现实就是当你不再相信它的时候,它也不会消失的东西。”他将这句话改为:“现实就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心智而存在的东西。”显然,虚拟现实中的数字对象是满足这个定义的,因为即使没有任何人体验它们,它们也依然作为数字过程而存在。
但是,心智独立和因果能力一样,可能是现实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一个反例是,我们所有的经验都发生在我们的心智中,但是我们不会说我们的经验是非现实的;另一个反例是,我们之所以把一些印有图案的纸张当成货币,只是因为我们都相信它是货币,货币的现实性不是心智独立的。
第四个标准是非虚幻性,也就是说,事物确实如其所见,不是一个幻觉。这是一个具有实践意义的标准,因为幻觉的东西迟早是要露馅或是破灭的。而如果一个人毕生生活在完全的虚拟现实里,所有事物最终都是数字的存在,那么对他来说,虚拟对象就是真实的对象,他所见过的每一朵真实的花一直都是数字化的,虚拟的花对他来说就是一朵真花。无论是鲜花盛开,还是他生活在某个国家,都是“确实如其所见”的事实,不会受到扰乱。
第五个标准来自20世纪著名语言哲学家奥斯汀(J. L. Austin),他在《感觉与可感物》(Sense and Sensibilia)一书中指出,当人们使用real(真实)这个词的时候,他们不会问“某物是不是真的”(Whether something is real),而是会问“它是不是一个真的×”,比如孩子会问动画片里的唐老鸭是不是一只真正的鸭子。查尔默斯指出,对于一个毕生生活在虚拟现实中的人来说,虚拟现实里的花就是真正的花,书就是真正的书,人就是真正的人。真正性的标准也可以满 足。
上述论证过程的方向是论证虚拟现实等价于现实世界,接下来,查尔默斯展开了反方向的论证,即现实世界等价于虚拟现实。他的论证是基于物理学中的结构主义,这是一种被很多科学哲学家接受的哲学立场,它认为,物理学包含了数学与观察/测量,仅此而已。数学结构实現了我们所经验到的物理宇宙,使之成为现实,不需要有任何更深层次的“物质”来支撑它。正如量子力学、弦论等非常抽象的物理学领域所显示的,底层的物理现实并不是人们凭借世俗的常识所想象的一些“建筑块”和空间,而是复杂的数学结构和过程。
查尔默斯指出,从物理学的结构主义出发,很容易得出结论:虚拟现实可以被算作真正的现实。因为虚拟现实有正确的因果结构,它有正确的不同实体之间的数学上可定性的互动。重要的不是这些东西在本质上是由什么构成的,而是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
物理学的结构主义不仅仅是一种哲学立场,它在物理学内部有其对应物。1989年,“黑洞”一词的创造者,物理学家惠勒(John Wheeler)发表论文《信息、物理、量子:对链接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观:微观粒子可以变化和消失,但我们总是可以通过测量而获得信息,信息比特(bits of information)—某物存在或不存在、向上或向下、0或1等—很可能是现实世界的组成基元。这种全新的宇宙观号称“比特假说”,它认为,物理现实是建立在比特或一些计算过程的互动水平上的,换言之,现实中的物理对象下面有一个比特的层次。这并不是说没有东西是真实的,现实世界仍然有桌子和椅子、原子和夸克,只是它们是由比特构成的,在夸克之下还有一个比特的层次,现实世界依然是完全真实的。“比特假说”是一个融贯的假说,得到了不少物理学家的认真对待。
同样的,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中,这个世界里也可以有桌子和椅子、原子和夸克,只是在这之下还有一个比特的层次,所有的物体,从原子夸克到桌子椅子,都是通过涉及比特互动的电脑程序实现的。这就说明现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是等价的。
综上所述,查尔默斯认为,我们不可能确定自己不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现实的世界中,而如果无法确定一个人是否生活在虚拟现实中,那么生活在虚拟现实中和生活在“真实”世界中就没有什么重要区别。
在1996年出版的第一部著作《有意识的心灵》(The Conscious Mind)中,查尔默斯提出了关于意识本质的“组织不变性原则”。这一原则认为,意识并不是大脑的物理基质的产物,而完全是其包含的关系和功能结构的结果,因此,任何在结构上与活体大脑同构的计算系统都会产生与该大脑相同的经验,无论该系统是由何种平台或物理媒介所实施的。因此,人们的大脑应该可以通过电脑芯片一次一次地替换每个神经元而逐渐转变为并非有机物的硅材料,在这个过程中,意识似乎不太可能与原来的神经元一起逐渐消失,因为新的硅脑与它所替换的活体大脑同构,会产生相同的意识。查尔默斯在《现实+》一书中重复了上述论点,他认为这是将一个人的思想转移到虚拟平台上的最安全和最可靠的方法。
在1974年出版的《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一书中,哲学家诺齐克提出了一个思想试验:假设有一台“体验机器”,可以与人的大脑相连接,在脑海中模拟出其所渴望的各种成功体验,比如,一个渴望亲密关系的人可以通过接入这台机器体验到最充实的亲密关系;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也可以由此享受奢侈人生。诺齐克认为,如果接入“体验机器”意味着从此失去与现实的接触,那么绝大多数人最终会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体验,而不是机器提供的成功体验,因为人们想要做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不仅仅是一种做事情的虚假体验。在电影《黑客帝国》中,主人公是选择红色药丸进入残酷现实,还是选择蓝色药丸留在虚拟梦境,其实就是“体验机器”思想试验的另一个版本。主人公尼奥吞下了红色药丸,他的身体与电脑系统断开了联系,从而第一次体验到了物理世界令人恐惧的现实。
查尔默斯指出,诺齐克所描述的“体验机器”与虚拟现实并不是一回事。“体验机器”似乎是预先编程的、有脚本的,一旦你的大脑接入机器,你将能够获得渴望的成功,但这并不是你真正做的事情,而仅仅是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仅仅是脚本本身的发挥。相比之下,当你进入虚拟现实,即使是一个普通的视频游戏,你仍然具有某种程度的自由意志,在某种程度上控制着所发生的事情。虚拟现实没有脚本,它不是预先编程的,而是开放的。诺齐克对于“体验机器”的贬斥,并不能否定虚拟现实是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更何况,在一个多用户的虚拟现实中,很多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不存在重要的区别。
有论者认为,作为数字虚拟现实的元宇宙在本质上无法与“真实”的物理现实世界相提并论。而在查尔默斯看来,至少在原则上,人类可以在元宇宙中过上有意义的生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展开深刻的道德和政治讨论。这类似于向一片无人居住的广袤区域移民,并开疆辟土,而不是逃避现实的幻觉、幻象或虚构。当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还不会完全放弃物理现实世界转而生活在一个元宇宙,元宇宙只是物理现实世界的补充,而不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