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发布,静悄悄
2022-06-15王俊煜
王俊煜
在确定要做阅览室之后,我们决定,这个产品提供的核心价值将是“阅读氛围”。在业务计划书中,我们说,“购买阅览室的门票,并不会得到任何的‘獨家内容’,我们为你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氛围—和一群认真、阅读经验丰富、热爱阅读的人一起阅读的氛围—养成长阅读的习惯。”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产品定位。过去十多年我在互联网行业工作和创业,做过几十个互联网产品。在我看来,如果按管理难度分,最简单的是工具产品。工具产品给用户提供的价值往往是可以清晰描述的,也不难用客观的数字指标来度量,团队很容易有一致的判断。内容产品会难一些,因为对内容好坏的判断是主观的,不同的人达成一致的难度较大。最难的还是社区或者社交产品,基本需要依靠产品负责人的“独裁”。做这种产品,是要从零开始创造一个世界,产品的设计者往往自比造物者,需要更强势地放进去许多自己的价值判断。
前阵子JustPod的杨一老师问我,他发现很多产品团队都习惯考虑从社交入手来开发产品,“感觉这是国内互联网圈中一个很习惯的思维方
这次的发布,静悄悄式”,甚至成了一个“公理”。我的确有同感,做社交产品,似乎是不少人整个职业生涯中所追求的“皇冠上的明珠”。我自己习惯的思维方式却是相反的:一个产品,即使有内容和社区的属性,我也更倾向于从工具产品的角度去理解它。一方面,以自己的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去决定别人即使是在这个虚拟空间里面如何生活,我觉得也是过于自大的;另一方面,从很实用主义的角度来说,如果你能用更简单的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用更难的方法呢?行业认可我们能做出好产品,其实我们只是更扎实地照着教科书的方法,做好一些比较简单的事情而已。对工具产品而言,这个方法就是去理解用户是谁、他们遇到的具体问题,然后回归问题本身,针对性地推出功能来解决。轻芒杂志也是如此。
这种方法可以吸引一些对阅读的体验比较在意、相对来说也愿意花精力去学习、适应新的工具的用户,再由他们来带动更多人。但问题是,其中的一些核心功能,在我们经历了被停止运营后,也很明确地知道是很难继续做的。我们只能问自己,假如没有这些功能,在2021年的此时此刻,是不是还有一些人需要一个不同的阅读产 品?
轻芒杂志被暂停运营,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给了我的好奇心一个机会,就是研究大家到底为什么喜欢这个产品,它最不可替代的价值是什么?杂志下线没多久,我们就发放了一个没心没肺的问卷来问用户:你最怀念我们的什么?结果中,评价最高的是我们知道使用最多的一些工具化的功能。除此之外,我们总结为“阅读氛围”—同样的内容,在聊天软件中阅读、在社交App中阅读,就会想念原来在轻芒杂志中阅读的感觉。
其实这和读者朋友翻杂志的感受可能差不多,同样的内容,印在纸上,周末在家顺手拿起一本来翻阅,和偶然在朋友圈看到相比,阅读的仪式感就是有很大差别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最后还是决定要做一个App,因为要提供一个“氛围”,App还是较好的渠道。手机屏幕虽小,人们还是会认为,每个App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和小程序、网站给人的感受很不一样。
“氛围”,显然不是工具价值,也不是内容价值,这个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接近于社区价值,是我过去多年一直回避的更高难度的挑战了。怎么交付一个“氛围”,是我们接下来在规划新功能时的主要命题。
2022年1月下旬,我们开始研发阅览室App。原本的想法是用一个月左右完成,春节前后即可发布。因为之前经常出现计划和实际执行偏差很大的情况,这次我吸取了教训,没有轻信工程师给出来的时间预测,而是用近期的历史项目数据做了拟合,科学地得出了1.25个月可完成的预估。
第一个阶段的工作是“迁徙”在轻芒杂志中研发过的功能,这在4月刊的《新瓶装旧酒》中有过详细的介绍,我们希望尽量保留这些功能。但由于我们实际上最主要的几个功能都会被删掉,产品的基本架构还是需要重新做的。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在这个App里面应该阅读什么、如何阅 读?
轻芒杂志原来有一个功能叫“先锋读者”,读者关注这些“先锋读者”,可以看到他们“马克”了什么文章,在这些文章里面“马克”了什么段落、写了什么笔记。这个名字当时是我想的,虽然充满了愣头青的气质,但先锋就是先锋。在轻芒杂志中,“先锋读者”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只是一个补充,而在阅览室中,我们想把“先锋读者”放到“阅读氛围”的中心。
最早讨论产品的时候,曹蔚写过一段很好的话。“阅读即交流,”她说,“长文章是写作者由当下的体验而产生的、与读者之间的、即时而深入的交流……交流在读者的阅读当中得以完成。”阅览室应该“通过阅读长文章来促成读者与创作者之间频繁、持续的交流”。这段话对我启发很大,在互联网语境下说到“氛围”“交流”,总是会想到一些热热闹闹的功能,但实际上,安静认真地阅读,本身就是最好的交流。
如果说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信息的流动效率,那我们这个小产品想做的,就是更高效率地捕捉到不同的人在阅读同一段文本的时候在内心产生的那一点点化学反应。
除了这种无形的交流以外,我多年来一直有的一个想象,是在图书馆翻阅书本或者如今在多抓鱼买二手书的时候,能在页边看到前人留下来的批注、划的重点。在图书馆的书上写写画画,传统上来说不符合道德,但看到“前任”读者和自己有共鸣或者获得一些启发的时候,也会会心一笑。几年前和一位前辈聊天提到这个想法,他说到高中时在县城图书馆翻到一本书,上面留有本县上一届高考“状元”的笔记,记忆犹新。
如果说互联网的核心价值是提升信息流动的效率,那我们这个小产品想做的,就是更高效率地捕捉到不同的人在阅读同一段文本的时候在内心产生的那一点点化学反应。因此,在“阅读即交流”的基础上,我又加了两句,凑成了三句排比:“阅读即分享,利己即利他,马克即分享。”在产品功能的设定上,先锋读者的笔记默认对所有人可见,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同时看到,我们想尝试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阅读和交流的融 合。
有别于其他互联网产品以“分享”为主要目的,我们希望人们在这里不需要刻意分享、“运营”自己的账号。也不要敝帚自珍,对自己有價值的东西,一定也对一些其他人有用。我们选择用“笔记”作为交流的媒介,和“评论”相比,最大的区别也是在这里。
这些想法经过共同发起人的讨论,也写到了我们最后通过的《行为公约》中。我觉得这和一个人决定相比,也是更好地塑造氛围的方式。
迁移这些功能、重新排列组合花了比预期多许多的时间,大概到3月中旬才完成。但不管怎么样,算是高质量地完成了。功能都是老功能,但就好像把已有的家具在家里重新布一下局,往往也能带来全新的体验。
也有“全新”的工作。作为一个重视外表的团队,新瓶装旧酒,瓶子也很重要。包装,本来也是整个体验、“氛围”很重要的一部分。
品牌是KT(周梦婷)负责,她为阅览室品牌设定的最重要的形容词是“空间感”。其实那时候还没有“阅览室”这个名字,是她先定下来了“空间感”这个原则,我们才顺着这个原则想出了“阅览室”这个名字,它击败了其他备选名字。
为什么是空间感?KT说,脱离互联网产品的具体情景,想到“阅读氛围”,就会想到一种独立的、安静的、免受打扰的阅读感受,也应该是开阔的、自在的,可以自由享受不同的阅读乐趣的。这个创意过程是非常视觉的,也是我们熟练掌握的方法,她在Pinterest上收藏了许多不同的描述阅读的图片,挑出了最符合我们想象的一些,构成了整个品牌的情绪板,然后再总结出了这些关键词。
“空间感”如何在小小的手机屏幕中落地?一方面,确定了“阅览室”这个名字后,我们就引入了许多暗喻。比如,我们会想象阅览室有几层楼、每层楼都是做什么的,里面都有谁……在设计具体的产品之前,我们甚至请插画家小样帮我们画了每层楼的“故事”。另一方面,我们当时选择了“阅览室”这个非常没有特点的名字,是希望强调它的公共性,而“阅读氛围”又要求它能和人们惯常见到的其他场景区隔开,这两者有一些矛盾。
KT在做品牌的视觉识别体系(VI)。许多时候,一个VI似乎是从logo开始设计的,但logo本身很难体现空间感。最后,其实我们没有花太多精力在logo上,而是设计了一个完整的,让读者从嘈杂的、充满碎片的世界中暂时离开,进入阅览室的体验。好比图书馆,你很难想起某个具体的图书馆的logo是什么,但你会对走进图书馆大厅的感受记忆犹新。
我们最后是这样子实现“空间感”的。阅览室在手机桌面上的图标,用了一扇“门”,门外是黑色的。当你从手机桌面打开这扇“门”,我们会通过动画、过场等等试图模拟迎着光打开一扇门的感受,随后你会进入一个生机蓬勃的新的世界。和传统的阅读产品往往模拟纸张的感受有别,我们反而是将内容漂浮在了一个“空间”之中。
我其实并不擅长做视觉,因此设计这套主页断断续续多花了两周的时间。范老师也头疼,他管这个叫“活蹦乱跳层层叠叠”的首页,为了实现我们追求的各种效果,他也大概花费了额外两三周的时间。
其实主要还是我作为设计师交稿太慢了。工程师们有时候无事可做,会做一些奇怪的功能。我画设计稿的时候,有一次想到,阅读氛围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天气。我在广州长大,每个台风天窗外风雨大作,都是读书的好日子。
于是,我画了一个天气图标,然后有那么几天的时间,范老师还真的把这个功能做了出来。这个功能有什么用呢?我跟用户开玩笑说,如果你在阅读的时候想知道今天的天气,就不用抬头看窗外了,非常方便。我自己有一次还真的靠这个功能,才意识到外面下雨了。
是没什么用。但“氛围”,很多时候还是由这些没有什么用的小元素构成的。遗憾的是我当时因为根本没有想着这个功能会花时间去做,所以其实画得很不显眼。我们回头再改吧。
时间到了4月。即使减去春节假期,现在也已经过了两个月了,和我的科学预测比,超时100% 了。
现在距离“发布”,看起来就差一些新增的和阅读氛围有关的小功能了,例如回复别人的笔记、在笔记中@别人等等。但这也架不住我不断往里面加需求,这大概是产品经理最讨人厌的地方。事实上,不管提前多久定好计划,你总会在这个过程中又想起一些“要是能加上这个就好了”的新功能……到原定发布的那天晚上我们聚在一起看进度,发现还没有做的基本都是当天才提出要做的小功能,比如重新设计了欢迎界面、创始读者可以更换特殊图标,等等。单个来看都能理解,但加在一起,又是好几个日日夜夜的工作量。
有些则是之前考虑不周,临发布才想起来。比如,客服系统需要更换、审核功能有遗漏,等 等。
久拖不决。最后,大家还是一起熬了几个夜。2011年我第一次创业,也是第一次独立管理产品,很多细节不记得,但临发布的那几天,在办公室通宵,最后在桌子下面睡觉,还是印象深刻的。只是现在有家有小,体力也不如前,最后一天晚上,基本就是我们3个人一起围观工程师小杨工作。
如今的发布,也不如以前有仪式感。互联网公司发布产品,英文叫“launch”,火箭发射也叫“launch”,大概是每个工程师都有做火箭的梦吧,即使是走上了软件工程师这条道路……看SpaceX的火箭发射直播,也会对那种整个公司的兴奋感心生向往。
这次的发布,静悄悄。4月15日,我们邀请了第一批几十位“先锋读者”来体验我们的产品。又经过几周的调整,5月9日,我们发出邮件,邀请第一批数百名“创始读者”来体验阅览室。
至于阅读氛围建立得如何—我到今天可能才突然意识到,阅读氛围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包装,也不是我们的功能,而是这里面有谁,也就是说,先锋读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