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视角下教学内容的研制和实施策略

2022-06-15张裕岭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4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

张裕岭

摘要:深度学习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绝不应该是教师想当然研制出来的,一定要契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事实上,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不同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的学情,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所研制的教学内容、所遴选的教学策略,也都应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教师可以紧扣预习单,通过学生的预习实践、教师的分析梳理,明确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板块,为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益奠基。

关键词:学情视角 研制内容 实施策略 预习实践

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一直都是铸造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奥苏伯尔就曾经说过:“对课堂效益影响最大的一点就是,学生已经懂得了什么。只有先把握了这一点,教学才有价值和意义。”说来容易做到难,语文课堂教学要想真正做到以学导教,需要教师有对现场学情及时把握的能力。真正的学情是随着教师的教学、课堂的互动以及情景的置换而随机动态生成的,教师很难及时把握学情的走向。那教师如何才能真正把握正确的方向,在捕捉具体学情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呢?

一、依托预习单,设置基本适切的教学内容

预习单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有序、高效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先学习,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为教师及时了解学情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在教学中精确而全面地辨析第一手的学情,以便及时针对学情进行精准的判断和调整。

首先,教师要根据基本学情研制出最适切的教学内容。统编版教材创造性地编著了语文要素,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不仅自成体系,与新课标所规定的每个学段的语文学习目标相吻合,同时也与当下的具体学情有着紧密的联系。编者更是举全单元之资源,倾力打造和落实单元要素。从这个角度来看,编者其实已经从学情的角度,明晰了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时也为教师研制教学内容提供了抓手。以统编版六下第一单元中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一文为例,基于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除了关注老舍先生独特的京味语言之外,还关注了作者描写的顺序,要求学生分清哪些部分是详细描写的,哪些部分是简略描写的,辨析这样描写的好处。鉴于此,教师就可以将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定位于三个方面,并将这三个方面体现在预习单中:(1)自主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北京春节多样化的民风民俗;(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对比中感受作者有详有略的布局安排,初步洞察这样写的好处;(3)关注课文中老舍先生与众不同的语言特色,初步体悟京味语言的别样特色。如此设置的预习单,紧扣教材中所设定的语文要素以及课后的习题,并与学生基本的共性学情相融合,教学内容适切。

其次,预习单的设置不宜过于花哨,要少而精,直接对学生的预习形成指导。如果过于“臃肿”,不仅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还会对课文形成直接的影响。为此,教师在设置预习单时,重在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自己对话,以布置3—5道题、完成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量为宜。比如统编版教材中《珍珠鸟》一文的预习单,教师就设置了这样的预习题型:(1)整体阅读课文,你觉得这篇课文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2)对比文本中的细节,你觉得大珍珠鸟与小珍珠鸟谁更信任“我”?(3)你在阅读课文时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还有哪些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这样的预习单,不仅关注了文本自身,也从编者编排的角度落实了其基本用意,更对应了学生的认知思维,可谓一举多得。

二、分析预习单,明晰关键的核心教学内容

预习单完成之后,教师一定要及时地了解学情,并形成有效的反馈信息,用于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如果不能从预习单中及时捕捉学生的具体学情,预习单就仅仅成为一张练习纸,而无法对课堂教学形成应有的冲击效能。因此,教师要针对预习单中的每一项练习进行及时提取、梳理和洞察分析,研制出契合学生预习单所展现出来的学情的内容。

以统编版四上第八单元《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为例,这篇文章是根据《史记·滑稽列传》中的内容改编而成的,主要描写了西门豹到邺县调查民情、惩治恶人以及兴修水利的故事。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会简要讲述。所谓简要讲述,并不完全等同于概括,而需要在简要复述的基础上,凸显课文中最重要的环节。通过阅读学生预习反馈单,教师发现学生自主理解调查民情、兴修水利部分时,并没有什么难度,但对于“惩治恶人”时西门豹的一些言行,很多学生并不能揣摩出应有的态度和价值,这就给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带来了较大的障碍。为此,教师便在原始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单元学习的核心内容,并相机设定了教学的内容板块:

其一,整体把握语段内容,明晰惩治环节。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了解西门豹惩治恶人一共分为三步:救新娘、惩首恶、吓官绅。这样的梳理,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西门豹的智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梳理情节发展的线索,为复述提供了抓手。

其二,关注文本细节,了解惩治智慧。西门豹显然是有备而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探究:为什么西门豹在惩治了巫婆和官绅头子之后,要在漳河边站立好长时间?学生在交流探讨中发现,这是西门豹在故意等待,以便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这就是一场骗局,同时也起到震慑其他官绅的作用。

其三,组织串联,创设可感情境。鼓励学生将前后情节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将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到实处。

在这一课例中,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单所形成的反馈,进一步明确并夯实了语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带得走”的语文能力。

基于学情视角下教学内容的研制和实施策略2022年5月中第14期(总第114期)三、依托预习单,设置妥帖对应的教学流程

有了目标,就可以研制教学内容;有了教学内容,就可以设置清晰的教学流程。因此,教师在依据学情明确教学内容之后,其教学板块的设置、教学流程的实施,也需要从学生的学情入手。

以《珍珠鸟》一文为例,教师根据学生预习单的反馈,将洞察作者借助细节刻画人物和人鸟相处过程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并相机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流程:首先,教师与学生交流自己认为的中心句,并抛出统领整篇文章的思辨性话题:你觉得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谁更信赖作者?教师根据预习单,分别邀请三个答案不同的学生来阐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借机唤醒学生原始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的独特认知。其次,教师根据学生在交流中的不同认知,引发学生在认知上的巨大冲突,就课文中的大珍珠鸟是否真的信赖作者,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表达细节,如“生气地叫”“再三呼唤”等关键信息,梳理小珍珠鸟逐步接近作者以及大珍珠鸟的态度这一明一暗的两条情感线索。最后,教师紧扣学生在阅读交流、碰撞过程中所形成的疑惑,组织学生借助其他学生的认知,体悟作者是如何一步步地取得珍珠鸟信赖的,并绘制人鸟彼此接近的信赖图,从而更深入地感受作者连续运用动词来传递情感的表达“密码”。

在这一课例中,教师所设定的教学板块和流程,并不是一厢情愿解读的成果,而是完全依托预习单中所反馈的学情,有针对性地展开的设置,体现了以学情为基础的深度学习理念,更为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度学习所需要的教学内容,绝不应该是教师想当然研制出来的,一定要契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事实上,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能力和不同的学习方式,针对不同的学情,教师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所研制的教学内容、所遴选的教学策略,也都应该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状态。为此,教师就需要扎扎实实以学情为基础,积极探寻学生内在的学情,为提升其语文能力奠基。

責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体验营销在遵义旅游业中的运用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探讨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系中的实施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