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效益导向的“以评促教”

2022-06-15黄惠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62期
关键词:互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黄惠美

【摘要】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然而,写作教学又是一个令人头疼的话题,陷入了“学生难写,教师难教”的困境。为了促进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从抓评语入手,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自评—互评—面评”复合式模式,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力图以效益为导向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并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达到发展学生写作水平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语文;写作教学;自评;互评;师评

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谈起写“作文”,不仅许多学生苦恼,而且一部分教师也颇感头痛。于学生而言,苦思冥想,搜肠刮肚,煞费心思还不一定能获得预期的效果;于教师而言,要大量批阅学生作文,“全批全改,精批细改”,说说容易,在实际操作中却让教师疲于应付。况且,教师花费的大量心血,对学生来说却是受益甚微。久之,学生对写作失去了信心,教师对写作环节越来越不重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让学生愿写、会写,是让写作教学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的当务之急。

写作教学心理研究表明,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就会有一种“期望概率”,即学生自觉追求的目标,期望达到最好水平。因此,一般都强调对学生的作文要及时批改、反馈。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写作有如下要求,“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鉴于此,笔者尝试从“自评—互评—师评”复合式模式入手,把好作文评语关,促使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个人自评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关键在于尊重他们的人格。具体到写作中,表现为尊重学生的写作思维,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把他们看成与教师身份平等的“人”,并尽最大可能为满足他们的正当需求而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为他们自主发展预留空间。

在实际作文批改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写作的内容与教师布置的内容有较大出入。这时,教师就会去猜想,学生到底有没有听清要求呢?还是有别的想法?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该怎样处理?是简单地以“偏题”作结,还是去找学生询问具体写作思路?笔者认为,如果仅以“偏题”两字作定论,一是对学生主体不尊重,处理过于草率;二是扼杀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于今后发展。但要是对出现的每一种特殊情况,教师都去找学生当面询问,负担确实过重。况且,教师批改作文总需一段时间,而学生对事物的记忆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可能教师去询问的时候,学生已经记不起自己当初的构思了。因此,教师必须把握一个最佳的时间段,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评价的机会,促使他们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进行回顾、反思和评价,培养写作的主动性和对写作负责的态度。一般要求在学生完成作文后,马上把自己关于写作此文的构思、方法记录在文后,并且谈谈自己对本文的看法,认为哪些方面比较满意,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希望获得怎样的评价,等等。这样做,首先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创作成果的尊重,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教师非常重视每位学生的独特体验。更重要的是,此举增加了学生写作的庄重感,在选材、构思、立意、写作方法选取等方面慎重考虑,力求能创作出令自己满意,让教师认可的作品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知己”之明,既让学生看到自身具备的优点,同时也让学生能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足,以求下次能扬长避短。学生自评省去了教师无端猜疑之苦,使教师能清晰地洞察学生的写作思维意图和过程,了解学生的内心期望,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

二、学生互评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作文教学一项固有的和极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写作能力的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清人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可见,文章“入妙”须“频改”,在“频改”中才能领悟文章“入妙”之法。学会评改作文,就掌握了寫作文的技巧和方法,对一些常见毛病能自觉避免。那么,如何开展互评呢?

首先必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一定的写作理论,提高对习作的鉴赏能力。2002年语文新大纲、2003年《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要求是:“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养科学理性精神。”“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进一步提高记叙、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基于此,我们的作文修改要重在强化、培养学生写“四种文字”的意识:一是认真书写,写清楚文字。《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写字有如下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无论是何种考试,对作文的评分标准中,都有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等要求。因此,特别强调,写好文章从书写开始。二是明白地表达,写明白文字。首先要让学生知道几种常用的表达方式,记叙文要把中心事件叙述清楚,议论文要把基本道理论述明白,说明文要把事物或事理介绍得条理清晰。三是我手写我心,写真情文字。作文最具效果的莫过于“以情动人”,真情可以摧毁一切防线,在感动人之余,获得别人认可。因此,一切的“假、大、空”要坚决剔除,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真情,发现真情,表达真情。四是个性显示,写创新文字。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石,是新课程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具体到写作中,则要鼓励学生想他人之未想,写他人之未写,来展示自己独到的眼光和个性,不断发现新的事物,积累新的体验。

其次,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相互批改。学生们以六人为一组,在自评后六人两两结对,互评文章。互评对象以不固定为宜,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鉴,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教师应反复强调“四意识”,以此为尺度,要求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品读同学的习作,并对习作下恰当评语。要求学生尽量寻找习作的闪光点,大到结构立意,小到错别字、标点都可以成为评价的内容。只有善于发现,才会刻意改正。为同学改作文,下评语,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习作的兴趣和热情,更让学生有机会了解掌握评改作文的基本要求,自然也增强了写作能力。

三、教师点评

学生心目中,教师是具有权威性的。学生总是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自评和互评基础上,教师也要为每一位学生的作文下评语。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习作作深入点评,察看个人的自评是否切合实际,另一方面是了解学生互评的情况,对互评结果作客观分析。

在教师的点评中,最应注意的问题是教师的语言艺术。下面就此谈笔者的个人看法:

(一)语言实在而不失实效

评语最忌空话和套话,其抽象、笼统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不明白教师的意图。有的教师下评语总是用“生活气息不浓”“描写不够细腻”“中心不突出”“条理不清楚”等抽象的套话。试想,学生拿到教师的评语就会知道怎样写才算“生活气息浓厚”“描写细腻”“中心突出”“条理清楚”了吗?所以说,这样的点评无胜于有,至少它不会让学生有心理阴影。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尽量考虑用最实在的话来说明问题。比如,“此句比喻用得好”“首尾能自然呼应”“结尾点题较深刻”等。而针对学生不足之处,教师可以尝试为学生修改,让学生比较孰优孰劣。经过反复训练,学生会在实际写作中注意采分点和失分点,从而写出更好的文章。

(二)语言中肯而不失希望

评判学生习作水平的标准有很多,这就要求教师持中肯的态度。一方面,要努力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加以点评和鼓励,这样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健康的写作心理;另一方面,对于习作中的不足之处也应该加以点评,不要讓学生有“一白遮百丑”的观点,毕竟人无完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指出缺点,能让学生考虑问题更全面。同理,即使是水平很差的习作也有其可取之处,关键是教师衡量的尺度问题,哪怕是用了一个新鲜的词语,写了一句实在的话语,教师也可以大加赞赏。因此,面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充满希望,通过中肯的点评,给学生提要求,让学生树立起信心,朝更高的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2]谢象贤.语文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韦志成.语文课程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钟春雪

猜你喜欢

互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
纪录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走出经验主义、拿来主义迷津——苏宁峰《表现论视野下中学语文的批判性解读》序
浅析中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协作式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践
生生互评 共同进步——小学生习作互评的实践探究
高职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研究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