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管蛋白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2-06-15韦晓娴
韦晓娴
【摘要】心血管疾病仍然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微管在心脏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越来越明确,但目前针对微管的认识仍相对缺乏。我们综述了微管、微管相关蛋白和翻译后修饰的结构和动力学,以及在心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關键词】微管蛋白;心脏疾病;机制;研究进展
微管是涉及广泛细胞过程的细胞骨架,能够调控多种生物学功能。微管蛋白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上,还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
1.微管蛋白的结构
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微管蛋白由α-tubulin和β-tubulin异质二聚体组成。它们是外径约为25纳米的空心圆柱体。多个tubulin二聚体形成原丝(PFs)。典型的微管蛋白有13个PFs。哺乳动物细胞和组织中,一些微管蛋白可由15或16个PFs组成,PF的数量与细胞内运输和微管排列。微管具有正极和负极两个结构极性。负极通常位于微管组织中心(MTOCs),而正极更为活跃,为微管蛋白的组装和解聚提供了位点。随着细胞内和细胞外环境的变化,微管结构是高度动态的,微管的组装和解聚迅速交替。新微管的形成是一个高度协调的生理过程,通常由几个部分完成。在特殊类型的细胞中,由于没有中心体和类似物,微管中心依赖于部分质膜,因此被称为非中心体 MTOC(ncMTOC)。γ-微管蛋白环复合物(γ-TuRC),由γ-微管蛋白、γ-微管蛋白环复合蛋白(GCP家族)、MOZART1和MOZART2组成,呈环状结构出现在微管的负端,稳定负端的微管蛋白二聚体结尾。
2.微管蛋白的作用
与其他骨架蛋白一样,微管有维持细胞形状、细胞分裂和细胞器运输的功能。在多种细胞中,微管的间期阵列与 MTOC有关。如成纤维细胞中,MTOC 位于细胞核周围,位于细胞中间,则微管呈放射状排列。神经元作为一种极其特殊的细胞,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微管组织。在轴突中,微管正端向外延伸,与许多细胞一致,而在树突中,微管正端和负端以纵横交错的方式排列。微管的力学主要来自两个层面。其中之一是被动过程。心脏微管沿着肌丝行走并与肌丝、线粒体、中间丝耦合。当肌丝收缩时,微管被压缩成正弦状。微管上的压力是心肌细胞在收缩过程中的阻力。事实上,心肌微管会增加病理条件下的舒张僵硬度。微管马达通过有针对性的方式运输细胞器、囊泡、mRNA 和蛋白质。MAPs 和 PTMs 也是调节微管运输的重要方式。
3.微管蛋白在心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在心肌细胞受到机械压力的刺激后,微管的密度随着心室壁厚度的增加而平行增加。据报道,促进微管解聚的微管靶向剂可缓解心脏肥大。与心脏肥大程度同步的微管密度相比,微管 PTM 的变化早于微管密度。心肌细胞中蛋白质合成增加也是心脏肥大的特征之一。随后的研究发现秋水仙碱将翻译活动限制在细胞核周围。去酪氨酸化微管更容易与中间细丝结合。心肌细胞中的微管排列混乱,去酪氨酸化的微管不会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障碍。在肿瘤学领域,许多化疗药物与心脏不良事件有关。尤其是微管抑制剂。尽管使用微管抑制剂会出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副作用,但它们的相关性仍不清楚。在基础科学研究中,微管参与心房组织中的KV1.5通道。KV1.5 是调节心房颤动的关键钾通道。除离子通道外,微管还调节间隙连接通道。一些研究也关注微管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4.结语
微管蛋白作为细胞支架蛋白,不仅在维持细胞形态上发挥重要功能,还能够调节多种生物分子,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上针对微管蛋白的药物如秋水仙碱,紫杉醇等药物能够调节微管动态变化,将来可为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Ti SC, Alushin GM and Kapoor TM. Human β-Tubulin Isotypes Can Regulate Microtubule Protofilament Number and Stability. Dev Cell. 2018;47:175-190.e5.
2. Overly CC, Rieff HI and Hollenbeck PJ. Organelle motility and metabolism in axons vs dendrites of cultured hippocampal neurons. J Cell Sci. 1996;109 ( Pt 5):971-80.
3. Caporizzo MA, Chen CY, Bedi K, Margulies KB and Prosser BL. Microtubules Increase Diastolic Stiffness in Failing Human Cardiomyocytes and Myocardium. Circulation. 2020;141:902-915.
4. Tagawa H, Rozich JD, Tsutsui H, Narishige T, Kuppuswamy D, Sato H, McDermott PJ, Koide M and Cooper Gt. Basis for increased microtubules in pressure-hypertrophied cardiocytes. Circulation. 1996;93:1230-43.
5. Melgari D, Barbier C, Dilanian G, Rücker-Martin C, Doisne N, Coulombe A, Hatem SN and Balse E. Microtubule polymerization state and clathrin-dependent internalization regulate dynamics of cardiac potassium channel: Microtubule and clathrin control of K(V)1.5 channel. J Mol Cell Cardiol. 2020;144:12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