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实践

2022-06-15陈建华

求知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生物课堂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陈建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为了提高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力,多元教学方法被引入课堂,其中情境教学法得到了广泛应用。情境教学法强调在生动的场景和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环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其目的是更好地保持课堂活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文章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探索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生物课堂;应用策略

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青睐的一种指导方法,其核心是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相契合。运用情境教学法,就是强调注重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时的体验,强调以多样且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其高效理解知识和提升能力增加内在驱动力。而多样情境的建构也能够帮助学生生成知识结构,有效发展学科思维。因此,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为例,分析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原则以及当前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具体实践策略,让情境教學法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

一、在初中生物课堂应用情境教学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情境教学法具有现实应用意义,但在生物课堂的实践尚不理想,还有待优化。首先,在情境的创设上,教师未能将课程主题和实践情境融合起来,没有较好地体现情境的引导力和思维启发性,导致学生在情境中的视野较为狭窄。其次,部分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过于强调情境的丰富性,以致学生无法聚焦主题内容,生物思维零散,很难形成系统且深刻的认知观念。最后,当前生物课堂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缺乏科学性,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前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导致实践效果并不理想。比如在多媒体情境的创设上,由于教师过度强调动画、图片等要素,导致学生的关注焦点有所偏离,或教师在课堂上不进行思维聚焦的方法指导,使学生仅仅掌握表层内容,而难以对知识形成深刻的认知[1]。可见,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时,必须要围绕生物学科对学生的培育目标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来展现,让情境教学法创造知识生成的空间,使其真正发挥出提升学生素养的效用。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意义

情境教学法是课堂中教师针对性地创设和引入以形象为主体、具备情绪色彩的场景,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形成积极体验,并有效理解教材知识,发展生理机能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生物课堂进行情境教学,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思维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了基础的学科经验和感知,但相比小学,他们面临的生物课程在知识量和难度上有所增加。那么,为了保证学生后期依旧维持积极的学习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需要充分展现初中生物的趣味性和魅力,唤醒学生的情绪感知。当他们对生物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发展需求时,便会主动进行探究。而情境教学法能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具象且生动的情境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也能够展现生物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在耳目一新、轻松愉悦的场景中深入展开学习活动,并在高涨的情感下增强知识内化和深化的效果。所以,初中生物课堂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初中生增强自主学习意识,为其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境教学法可以借助生动的图画、饱满的语言、动态的视频以及真实的生活场景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中,情境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多元素的刺激,让学生在获得内在情感的深刻体验时,创造力、想象力也得到相应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生物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在学习中,教师所创建的生活情境和实践情境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使其在不同的实践中挖掘认知的潜能,并在亲自动手实践中梳理意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认知转变,从而提升自身的学科探究能力,高效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三)提升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情境教学法具有多样的组织形式,包括实物展示、进行生活情境的连接、进行探究实践等,强调调动学生的内在认知、情感,将其作为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有效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更高效地理解知识。相比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更加鲜活,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可以在丰富趣味的情境下与教师互动,使教学目标顺利落实。同时,学习生物知识是学生和外部环境、客观知识共同作用的过程,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功与否除了和已有知识能力、智力因素有关,非智力要素也发挥极大作用,比如情感、意志、学习兴趣等。情境教学法比较强调对学生情感的诱发。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所展现的饱满的情感语言和具象的情景画面,可以对学生的意识和思维形成强烈感染和引导,能够让他们快速理解知识,升华个人的情感思想,从而更有效地落实生物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原则

(一)激发学生兴趣

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望和愿意主动探究是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当前的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是直接向学生传递课程知识,而应从学生思维特征和发展规律出发,选择适宜的引导方式,从增强课堂的吸引力着手,为后期有效落实培育目标奠定基础。在生物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生物学科的吸引力,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拥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和浓厚的情绪色彩,能让学生对生物课程产生一定的体验感,然后在这种场景和积极情感的双重作用下理解知识技能,习得所需要的思维方法。另外,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时要注意做好两方面的调整,一是教师要注重观察学生在情境教学法中的反应,即对生物概念、现象、问题的参与程度,以科学的要素调动学生的情感,培养其探索精神。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情境元素进行优化,还需要做好情绪的调控,即充分运用潜移默化的情感力量来保持课堂的积极氛围。二是关注学生在情境中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程度,以具有针对性的方法指导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潜能,让他们在课堂中有效提升学科素养[2]。0A76964B-E30D-4A86-88D8-23BC84F2A8E7

(二)师生进行深入交流

在任何教学模式中,师生的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活动,这是促进学生有效思考,并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要遵循师生交流原则,即教师要通过趣味性和开放化的情境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就知识场景和问题场景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扮演好启发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不能直接借助情境来灌输知识,而要灵活地启发,让学生独立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入现实生活情境,去观察大自然中的生物现象,在这特定的情境中,师生间的互动要具有启发性,即引导学生借助个人经验初步观察和体验,当他们形成独立见解后,教师就继续引导,进一步深化情境中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深刻领悟。同时,师生的交流还需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当前习得知识和品格素养的掌握上,教师可通过问题互动,把握学生存在的难点问题,然后对情境教学法进行相应优化,以提升教学质量。

(三)产生思维引导效果

情境教学法依托情境来展现知识,并让学生从中获取信息,认真思考,因此,在情境中渗透相关的知识尤为重要。在具体实践中,教师要保证创设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思考,在情境的探究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使其建構出完整的认知体系。从性质来说,情境教学法以唤醒学生的情感为核心,但学科根本培育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发展生物核心素养[3]。所以,初中生物课堂所应用的情境教学法要具备发展性,要能引发学生思考,使其在情境活动中深化生物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另外,在实践中,教师要把握情境教学法的动态特征,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活动,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还要借助情境元素来交流探索生物知识,打破教材局限性,让学生更好地培养思维创造力。

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多元素融合,创设生动形象的语言教学情境

按照教育的需求来说,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首先要从语言创设出发。按照初中生的个性特点,他们在风趣幽默、热情饱满的语言环境中更易于凝聚注意力,调动自我意识。因此,初中生物教师要把握语言情境的作用,从两个方面来实施教学。第一,教师要将亲切的态度和激情的语言结合起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破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心理。同时,启发性的语言要更加凝练、规范,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对新知识的表述要做好具象化的处理和关键词的启发,比如在指导学生了解生物圈的知识时,语言情境要突出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等要点,确保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可以有效思考,快速提取核心知识点。第二,语言教学情境要与不同元素融合来增加感染力[4]。在课堂教学中,如果只依靠教师的单一讲解,学生很难对复杂的生物现象产生具体的认知,但借助形象的图片、视频,可以帮助他们快速理解语言的真实含义。比如,在学习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教师不管怎样描述细胞的结构,学生都很难在情感上形成强烈的探索欲。只有教师在语言情境中辅以具体的图示,拆解出细胞的结构,才能让语言具备吸引力,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细胞结构形象。因此,教师需要优化语言情境的实践过程,除了依靠态度和神情加强感染力,还可以运用辅助元素来支持教学活动,同时,建构师生对话情境,让学生的语言在课堂中得到发展,以提高情绪感知力,更好地发展学科思维。

(二)场景化展现,设计趣味丰富的动态教学情境

生物是学生了解物种奥秘的学科,初中生物课程体系涉及生物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等内容,不仅内容广阔,而且具有抽象性,学生需要透过表象的生物世界去理解内在的运作规律,那么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展示生物的微观运作场景,使学生能够看到生物世界丰富趣味的一面,进而依靠动态情境的引导来深化个人的生物认知。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创设动态教学情境[5]。第一,将知识与学生的发展和生活联系,在情境中融入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比如,青春期的学生对人体的发育和生命结构充满好奇和困惑,那么,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教学情境,以学生已有的探索欲望和知识经验作为启发点,使其更好地学习新知识。第二,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动态地呈现生物知识,让学生借助图片、视频详细地观察生物的运作方式,比如细胞、器官、组织等的结构和功能。要想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建构完整的认知体系,就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进行分解和呈现,使其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塑造完整的生命观念。

(三)问题探究,组织精彩深刻的生物实验情境

生物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首先应围绕学科特征来开展教学,即创设生物实验情境,为学生打造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亲自实践来理解知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这一过程需要教师以问题情境作为启发点,引导学生初步思考,确定思路之后投入实验,然后跟随动手操作的状况进行观察,最终将获得的结果和自身的猜测进行对比,师生借助此情境交互探讨,然后优化思维认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问题的设计要强调生活化,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从生活走向生命的桥梁,使学生在课堂中吸收能够解释与解决生活问题的知识,更好地发展生物知识应用能力,从生物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其次,教师在创设生物实验情境时,要设计精彩的活动,让其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启发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探究,在实验探究中保持积极参与的欲望。但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细分培育目标,在情境中渗透对应的问题和知识点,避免学生盲目探究。最后,教师创设的生物实验情境要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在问题的设计上层层递进,让学生始终保持思维的活跃性,强化直观认知的同时,真正依靠实验来总结归纳出核心知识点,明确知识的内在联系,树立生物学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观念。

五、总结

情境教学法具有生动性和具象化的特征,能够唤醒学生情感的需求,由此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充分发挥情境教学法的实际效果,增强生物培育质量,教师需要围绕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特征来创设语言情境;辅以其他必要元素对学生进行思维启发,同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按照知识结构设计趣味动态情境;对抽象内容实施具象转化,还要按照生物特征组织实验探究情境,在调动学生内在情绪感知的基础上培养其生物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林溢琦.基于生物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探究:以“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27):122-124.

李婕妤,李艳红,胡斌.初中生物教材课外阅读栏目的学习现状研究:以南充市N中学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4):232-233.

吴婷.基于STEAM教育设计理念的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以苏科版“能量的释放和利用”为例[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25-26.

杜娟.将知识融入情境,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体会[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7(03):92-93.

乔志强.创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找准学生认知的矛盾点:来自一堂初中生物课的启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06):75-77.0A76964B-E30D-4A86-88D8-23BC84F2A8E7

猜你喜欢

生物课堂情境教学法应用策略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学习共同体视域下高中生物课堂的“问题教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