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

2022-06-14陈倩馨倪莉莉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网店证书电子商务

陈倩馨,倪莉莉

(1.安徽师范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2.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2019年,国务院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在职业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即“1+X”证书)制度试点。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跨界、跨行、跨域特征,1+X就是学校学历教育和社会用人需求两个方面要素的对立统一,反映出职业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1]作为全国“1+X”证书试点院校,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推动“1+X”证书培训、考试。电子商务专业更是作为省高水平高职专业和首批试点证书试点专业,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 我院电子商务“1+X”证书培训认证现状分析

目前,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已成功申报网店运营推广和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两项“1+X”证书试点及考核站点,并在2020年6月组织了首批学生进行“1+X网店运营推广证书(中级)”的培训、考试。2020年,我院“1+X网店运营推广证书(中级)”共培训150人,参加考试150人,考核通过73人,通过率48.7%;“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中级)”共培训141人,参加考试141人,考核通过92人,通过率65.2%。

2020年,我校“1+X网店运营推广证书(中级)”和“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中级)”分别组织过两场培训和考试,相关数据整理如下:

表1 1+X网店运营与推广(中级)

表2 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中级)

图1 1+X网店运营与推广(中级)通过率

图2 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中级)通过率

整个2020年度,电子商务专业的“1+X”证书的培训考核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两种证书的通过率都在第二次培训时取得了较大进步,尤其是“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中级)”证书,第二次培训的通过率相比第一次培训提高了81.3%,进步显著。

通过“1+X”证书的培训、认证,使得我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有了很大提升,对于课程的理解更加深入,而构建培训教师团队,多名教师共上一门课,也增强了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对于学生而言,通过“1+X”证书培训,他们更扎实地掌握了专业技能,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多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2 培训过程的经验

在第二次培训过程中,培训教师团队改进了教学方法,调整了教学重难点,在培训成果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下面就以 “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 (中级)”培训为例,分析第二次培训取得进步的经验。

2.1 搭建数据化分析“讲师团”,注重沟通配合

在传统授课过程中,往往是一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一门课程的讲授,教师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和该班级学生的学情都有正确掌握,但由于“1+X”考证培训课程容量大、培训时间短,所以必须依靠教学团队配合才能实现。在第一次培训中,由于培训老师没有相互合作讲解同一门课程的经验,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出现过一些混乱。有些需要串成体系讲解的知识点,或者前后两种易混淆的操作方法,由于中途更换老师,未能完成前后对比讲解,导致学生没有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

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里面的两个操作方法为例,在模块三《运营数据分析——客户忠诚度分析》中,有分析客户重复购买率的步骤,其中需要运用数据透视表中的“值筛选”,选出购买频次“大于或等于2”的客户。而在模块五《数据监控与报告撰写——异常数据鉴别与分析》中,需要利用条件格式突出显示某一列值“大于等于90”的客服人员。这两个操作方法有共通之处,但适用的条件不一致,在授课中,需要在讲解后一种方法之后,再对比复习前一种方法。但由于这两种实操方法分别由不同的老师讲解,所以在第一次培训时,老师没有对比复习两种方法,导致知识点混淆,学生掌握不精。

在第二次培训中,我校电商专业搭建了四人“讲师团”,其中一名老师作为牵头负责老师,她在接任“1+X证书”培训任务前,就已长期教授《网店数据化运营》这门课程,具有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对于重难点的掌握较深刻。培训前,由该名主要负责老师制定培训计划与分工安排。四名培训老师通过QQ群保持在线交流,每次培训结束后,当天的培训老师把培训内容、学生掌握情况、与其后知识点的联系、遗漏部分(如有)分享到该群,以供后面的老师参考。除此之外,在“1+X”培训期间的每周三下午,四名培训老师都会碰头开会,交流一周培训心得。

培训老师中有一位牵头负责老师,各培训老师之间注重沟通交流,才能合理分配培训任务,增强培训内容的一贯性、合理性,减少知识点的遗漏。

2.2 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入前置课程

若要完整构建“1+X”教学体系,就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实现学生、老师之间的互联。[2]

在第一次培训中,学生对于Excel办公软件的函数运用掌握不足。当实操中需要用到函数时,学生只能被动地复制粘贴函数,他们不理解函数的意义和适用范围,容易混淆函数,也容易在考试时手忙脚乱,用错函数。

第二次培训时,讲师团通过在线平台“i博导”,在所有涉及到函数的章节里面添加“前置课程”。前置课程主要包括三块内容:“问题”、“解决办法”、“进阶任务”。“问题”就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通常不会很难;“解决办法”就是解决该问题的函数;“进阶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挖掘学习该函数较高级的应用场景,或通过该函数与已学函数的组合运用,解决复杂问题。

推荐理由:在半个多世纪里,600多万黑人离开世代居住的故土,为了一个难以预测的未来迁徙到美国的其他地方。有人是为了躲避无处不在的歧视和恐怖,有人是为了远离近在咫尺的生命危险,有人是过上梦想中的生活。无论是南方炽热棉花田里的女工,还是意外辍学的“刺头”工人,还是挤进窄门的大学精英,他们或早有打算,或身不由己:离开,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到一无所有的远方去寻找新的生路。

以“VLOOKUP”函数为例(见表 3),在前置课程中,“问题”是要求同学在一份信息繁杂的“员工信息表”上,找到指定两名员工的联系方式;“解决办法”就是介绍VLOOKUP函数的概念、语法、用法,以及用此函数解决刚才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进阶任务”是在这张表格中,找到指定员工的联系方式、年龄、性别。

表3 VLOOKUP函数

在上课前,教师通过微信群给学生布置任务,学生先通过“问题”激发思考,再通过“解决办法”掌握函数,最后通过“进阶任务”进一步巩固函数使用方法。通过课前自学过程,在正式授课时,学生已经对于函数有了基础掌握,授课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培训过程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搭建教学团队,第二次培训的成绩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笔者仍发现了培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具体有以下3点。

3.1 课证分离,以短期应试性培训为主

以我院“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中级)”为例,受新冠疫情影响,学生延迟返校,所以2020年第一次培训安排在6月,培训时间仅为12天。2020年第二次培训安排在10月,培训时间为33天。为了不占用正常上课,培训时间主要安排在晚上和周末。短期培训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证书培训与专业课程的分离导致“1+X”证书考核趋向应试培训,额外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背离了“1+X”证书制度的初衷。[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进,将“1+X”证书考核的模块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实现职业技能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3.2 部分学生认识不足,主动性欠缺

在前两次培训中,本着让更多学生参与的原则,只要自愿参加培训的学生,最后都可以报名参加认证考试。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只是出于好奇,或是逃避晚自习而报名参加培训,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强度培训之后,这部分学生出现了消极的情绪,甚至想要放弃考试,但由于已报名,所以这部分学生只能继续参加考试,这就导致了通过率被拉低。

3.3 过程性考核不足

“1+X”培训效果主要以培训结果——考证分数为判断依据,而忽视了过程性考核,如学生的考勤、作业、自主学习等方面。过程性考核强调对学生的综合知识和能力素养的评价,有时比结果导向性的评价方式更能反映学生的真实学情。[4]

4 “1+X”培训的改进措施

4.1 加强课证融通,改进课程标准

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其中,专业核心课程中有一门《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与“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中级)”的很多内容都有交集,因此可以把考证培训的大部分内容融合进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这门课程里。这就需要对课程的结构、重难点等进行相应调整。

除此之外,在其他课程的教授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课程置换、内容强化、内容补充、深度或广度拓展等方法力求与“1+X”证书中的模块对应。

以《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这门课程为例,在授课时,可以对函数在Excel软件中的应用进行内容强化和补充,将“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中级)”中的函数融入课程教学中。

4.2 扩大培训面,设置参加考核的标准

针对学生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的问题,可以在课证融通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参加培训的数量,但在正式报名考核之前,先进行初步考核筛选,通过者才可以正式参加“1+X”证书的考核。如果这一次没有通过初步考核筛选,还可以继续接受培训,通过初步考核筛选后即可参加下一批“1+X”证书的考核。优选部分学生参加考核,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竞争淘汰机制,既能营造学习的氛围,也有利于提高“1+X”证书的通过率。

4.3 增加过程性考核

为改变结果导向型考核机制,可在学生正式报名参加考证之前先要求其通过过程性考核,过程性考核分数包括上课出勤、作业完成情况、线上资源库自学情况等,如果学生该项分数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则不能参加本次的“1+X”考核。但学生可以通过在接下来的培训中提高自己过程性考核的分数,争取到下一批“1+X”考核的名额。

4.4 通过学生社团、协会发掘职业技能的应用场景

对于考证通过的学生,可以认为其基本具备该证书需要掌握的相关职业技能。但学生只是在做题、考试中体会到相关技能的用法和意义,在实际工作、生活场景中并没有体现。对于电商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要熟悉网店运营业务、企业ERP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责任感、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沟通意识。[6]而学生社团、协会等在其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以我校为例,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协会成立于2018年,面向有志于发展电子商务的同学,提供一个交流与实践的平台。该协会的会员基本都有自己正在运营的网店,也为其他专业准备开设网店的同学服务。

以“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证书(中级)”内容为例,电子商务协会吸收已通过考核取得证书的同学为会员或顾问,在为开设网店的同学服务时,对店铺后台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并运用分析结果出具数据报告、诊断结果,提出改进方案。真正将“1+X”证书的内容应用到工作场景中。

5 结语

建立和实行“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以“1+X”证书制度为契机,促进课证融通,增加过程性考核,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改进,也体现了对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视。将证书要求深度融入课程教学,重构课证融通体系,不断探索教学改革之路,才能顺利迎接“1+X”证书制度带来的挑战。

猜你喜欢

网店证书电子商务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收录证书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网店随意买卖 假货“借壳”横行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