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48 h 内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2-06-14朱海旭

中外医疗 2022年12期
关键词:曲班阿加凝血酶

朱海旭

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邳州 221300

脑梗死主要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主要由血管壁病变、血液成分、血液动力学改变引起[1]。 这种情况发生时会引发患者出现脑组织缺血以及缺氧情况, 使患者神经功能出现缺失[2]。 此种病症发病较急,发病率较高,使致死率随之上升,此种病症在抢救后,会引发残疾症状的情况,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 在临床中,一般通过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提升其治疗效果[4]。 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8 年6 月—2021 年7 月在该院进行脑梗死治疗的4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48 h 内发病且超过溶栓时间窗或无法行溶栓治疗,使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 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BI 指数)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80 例脑梗死患者,依据住院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常规组40 例和研究组40 例。研究组,男22 例,女18 例;年龄50~73 岁,平均(61.5±3.8)岁。 常规组,男21 例,女19 例;年龄52~76 岁,平均(64.0±4.0)岁。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研究经由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 ①患者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标准》,经临床诊断为脑梗死患者;②患者的肢体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缺损;③患者发病时间不超过48 h;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患者为短暂性缺血发作;②患者有严重心、肾等其他器官障碍;③有血液系统性疾病及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者;④不具备溶栓及介入条件者。⑤NIHSS 评分>21 分,严重卒中。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患者应服用100 mg/次,1 次/d。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国药准字H20123115, 规格:75 mg)。 患者应服用75 mg,1 次/d。

研究组: 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阿加曲班治疗,阿加曲班注射液(国药准字H20050918,规格:10 mg),静脉注射,在0.9%浓度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加入阿加曲班,对此药物稀释,注射至患者的静脉中,推进速度控制在2.5 mg/h,6 支/d,48 h 持续泵入,其后的5 d,2支/d(阿加曲班20 mg),早晚各1 次,1 支/次(阿加曲班10 mg),每次以3 h 静脉滴注,治疗周期为7 d。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统计。 其中分为3 种情况,显著进步、好转、无效,总有效率=(显著进步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00%。 治疗后,依据(NIHSS)评分,显著进步:治疗后患者评分较治疗前减少50%~90%,好转:治疗后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0%~49%;无效:患者评分减少在10%以下。②使用NIHSS 来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量表包含意识、语言,以及运动和感觉等方面,评分0~42分,分数越高,神经缺损程度越严重,详细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1、2 周后比较两组NIHSS 评分。 ③日常生活能力以Barthel 指数(BI)评分评定,重度依赖:≤40 分;中度依赖:41~60 分;轻度依赖:61~99 分;无需依赖:100 分,对患者自理能力情况进行记录。 ④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或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对比,如皮肤黏膜出血、脑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对患者出血事件的发生例数进行统计和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 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Table 1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2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BI 指数对比

治疗1、2 周后, 研究组NIHSS 评分低于常规组,BI 指数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BI 指数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and BI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points]

表2 两组患者NIHSS 评分、BI 指数对比[(±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and BI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s), points]

?

2.3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bleeding even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增加,使血流速度下降,致使患者脑血管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会引发患者脑神经受到损伤[5]。 当患者发生出血性梗死时,应停止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临床中多采用西药治疗的方法, 如服用阿司匹林以减少患者血液凝聚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但治疗时存在损伤患者神经细胞的风险[6]。 氯吡格雷药物主要为ADP 受体拮抗剂,其主要具有抑制血小板和人体内ADP 结合的作用,通过阻断ADP 的释放,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并影响患者出血时间[7]。 当与阿司匹林联用时,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阿加曲班和肝素相比,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出血倾向小、无免疫源性等潜在优点[8]。

阿加曲班为左旋精氨酸的哌啶羧酸衍生物,属于抗凝血功能性药物,其中S-同分异构体抑制剂中凝血酶的活力为R-同分异构体的两倍,阿加曲班属于小分子物质,其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有效抑制凝血酶活性[9-10]。 以可逆的方式结合于凝血酶活性位点, 并且不需要抗凝血酶Ⅲ的辅助即可实现抗血栓效果,主要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催化,从而对人体产生抗凝作用[11]。 由于血栓会损害凝血功能,而阿加曲班属于新型凝血酶抑制剂, 能够与凝血酶进行可逆性结合,同时不用抗凝血酶Ⅲ加以辅助,而抑制凝血酶催化反应[12]。 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尤其对48 h 内非心源性缺血性患者发生事件进行评估后发现,使用阿加曲班治疗对于患者早期恢复,以及减少微栓子,恢复患者局部脑组织灌注有重要作用。其可直接作用于凝血酶催化点,提升患者治疗的安全性,进而对局部高凝的状态进行改善[13-14]。具有阻止患者红色血栓形成的作用,作用时间较短,起效较快,出血倾向性小等优点[15]。 阿加曲班在与凝血酶直接作用时, 对胰蛋白酶以及激肽释放酶等蛋白酶不产生抑制作用, 并且其促使患者APTT 值延长到患者正常值的两倍多,当患者停药2~3 h 后,患者的APTT值恢复正常[16-17]。

该研究显示: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0%,高于常规组的80.00%(P<0.05);研究组治疗后1、2 周的NIHSS 评分分别为 (3.56±1.11) 分、(3.11±0.79)分,均低于常规组的(4.21±1.29)分、(4.01±1.05)分(P<0.05);研究组治疗后1、2 周的BI 指数为(85.03±9.77)分、(90.12±9.25)分,均高于常规组的(79.25±8.85)分、(84.47±8.78)分(P<0.05);研究组出血事件发生率(5.00%)与常规组(7.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与陈晓东[18]的研究结果一致,在其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0%(P<0.05),同时观察组NIHSS 评分、生 活 能 力(ADL)评 分 分 别 为(2.02±0.39)分、(59.78±3.45)分,也均优于对照组的(3.43±0.44)分、(46.78±3.78)分(P<0.05)。进一步证实了阿加曲班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疗效, 在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的同时可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

综上所述,在临床中对脑梗死患者在48 h 内采用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缺损情况, 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曲班阿加凝血酶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用药方案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超声引导下压迫联合瘤腔注射凝血酶治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观察
磁珠固定化凝血酶的制备及其在槐米中活性化合物筛选中的应用
阿加曲班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应用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
阿加曲班在肾脏替代治疗中应用的Meta分析
凝血酶谱在正常人与脑梗死患者中的对比研究